美联储9月降息,这次真的“为时已晚”?
美联储9月份降息的概率达到了百分之百,几乎已是板上钉钉。但不得不说,这次降息来得实在太晚了。
一、降息时机,关乎成败
美联储降息,本无绝对的好坏之分。倘若经济基本面尚好,只是有轻微降温的苗头,此时降息属于防患于未然,能有效提振市场信心,为经济注入一剂“强心针”。可一旦就业数据开始恶化,比如裁员潮涌现,求职难度大增,在这种情况下降息,就如同病人病入膏肓才送医急救,本质上是经济已不堪重负,降息不过是事后补救。短期内看似有些效果,实则大概率只是回光返照。
二、特朗普政策与降息困境
自特朗普二次当选总统后,主要推行了两项关键举措:一是四处加征关税,不分对象、毫无差别。二是不断催促美联储降息。特朗普心里很清楚,全球范围加征关税是步险棋,反噬在所难免。前期美国凭借雄厚家底还能勉强支撑,但长此以往必然出问题,其中就业就是关键指标。一旦就业形势恶化,民众就会恐慌,担心失业、收入减少,自然不敢消费和投资;企业也不敢贸然扩张,甚至会缩减生产规模,如此一来,便无人愿意在美国扩大投资。所以,特朗普加征关税后,想通过降息促使产业回流来“回血”,就像年轻人一边熬夜一边喝枸杞,试图弥补损耗。
然而,特朗普与鲍威尔关系不佳,美联储又不受美国总统直接指挥,这就导致美国就业数据不断下滑,单纯靠数据造假已难以维持局面。等到美国就业数据严重恶化后再降息,已然错失最佳时机。
三、历史教训:2008年金融危机
回顾2008年金融危机,当时美国就业数据一塌糊涂,美联储紧急宣布降息,股市和大宗商品迎来了短暂的疯狂。但好景不长,这种繁荣仅维持了半年,随后便引发了全球性的大崩盘。这一历史事件为当下敲响了警钟。
四、对未来的影响与趋势
对于我们而言,必须认清这一规律:降息初期往往会引发二次通胀,多数商品将在9到11月份进入加速上涨阶段。但这种上涨不会持续太久,到2026年,若事实证明单纯降息无法挽救美国经济,局势反转也将随之而来。我们需要提前做好准备,应对可能出现的经济变化。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