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赵本山在东北的地位,想必无需赘言。
过去无论是组织演出还是组建团队,只要他开口,圈内人士大多都会给予支持。
“出了山海关,就找赵本山”这句老话,确实不是空穴来风。
然而令人意外的是,他儿子赵大牛举办一场足球比赛,竟有人敢于“不给面子”。
这个人,正是前国脚范志毅。
不仅没有出席赵大牛的赛事,还转身前往青海果洛参与青少年足球指导工作。
要知道,在赵本山多年积攒的人脉中,敢如此公开不配合的,范志毅还是第一人。
本文陈述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赵大牛邀请范志毅遭遇变故
2025年8月,赵本山之子赵大牛怀揣着“证明自己”的想法,筹划起“东北明星足球赛”。
他心中盘算着,借助这场赛事推广东北文旅,既能向外展示东北丰富的旅游资源,为家乡办点实事。
也能借此摆脱“炫富哥”“创业失败者”的标签,破除“只会啃老”的星二代偏见。
为了提升赛事的专业性,他决定邀请前国脚范志毅作为嘉宾。
在他看来,凭借父亲在东北的影响力,请动这位“范大将军”应该不成问题。
8月底,赵大牛主动联系范志毅,言语中带着十足的底气。
交流过程中,赵大牛豪爽地表示,只要范志毅愿意来沈阳参与比赛,费用方面不是问题。
不过,他还提出了一个额外要求,希望范志毅能与宋小宝合作一个小品节目。
赵大牛认为,赛事要吸引人,就得热闹。
请范志毅,既能借助其专业背景提升赛事规格,又能增加娱乐元素。
再加上赵本山的面子和金钱诱惑,他觉得范志毅没有拒绝的理由。
但他没想到的是,范志毅对足球的态度比他想象得更认真。
范志毅明确表示,踢球没问题,哪怕没有报酬,只要是正规的足球活动,他都愿意参与。
但若要把足球和小品混搭,把专业赛事变成娱乐节目,他坚决反对。
赵大牛并未察觉到范志毅的坚决,反而认为对方会改变主意。
于是,他将范志毅的名字放在宣传海报的中心位置,对外宣称其已确认参赛,并借此大量售票。
他以为这场“面子工程”已万无一失。
可就在比赛前三天,范志毅的助理突然传来消息,称其因行程冲突无法出席。
赵大牛这才慌了神,此时门票已售出大半,海报也已遍布全城。
如果范志毅缺席,观众很可能会要求退票。
他束手无策,连夜打电话向赵本山求助。
赵本山阅历丰富,没有责怪儿子考虑不周,而是冷静地教他如何应对。
次日清晨,赛事官方发布公告,称范志毅因理念不合无法参赛。
同时承诺观众可全额退票,并赠送一张沈阳文旅景点通票。
随后,赵本山给宋小宝、王小利等徒弟逐一打电话,表示支持儿子办赛。
又安排妻子马丽娟和女儿球球到场助阵,全家人齐上阵,尽量营造热闹氛围。
经过这一番调整,退票人数减少,这场差点“流产”的球赛,最终得以顺利举办。
沈阳明星球赛变成闹剧
2025年9月9日,沈阳“东北明星足球赛”如期举行。
赛场周围悬挂着沈阳故宫、张氏帅府的宣传海报,大屏幕循环播放文旅宣传片,初看确实有推广家乡的诚意。
但比赛一开始,场面便逐渐失控,原本的足球赛事逐渐演变为“娱乐秀”。
拉拉队没有跳起常见的足球宝贝舞蹈,反而穿上东北花布衫表演二人转,唱的还是《乡村爱情》的插曲。
宋小宝与赵四入场时,更是将“娱乐感”拉满。
他们模仿脑血栓患者的走路姿势,逗得台下观众哄堂大笑,仿佛赛场变成了刘老根大舞台的户外分场。
正式比赛开始后,更是一连串让人啼笑皆非的场面。
篮球运动员韩德君上场后,习惯性用手挡球,裁判却视而不见。
谢广坤认为裁判不公,当场冲上场理论,还指着摄像机说:“你这判罚播出去观众都得骂你!”比赛因此中断十分钟。
最引人注目的还是赵大牛本人,他体重超过200斤,穿着球衣上场,跑几步就气喘吁吁,肚子随着呼吸晃动。
奇怪的是,只要他拿到球,对手仿佛被点了穴。
要么放慢脚步跟在后面,要么故意躲开,连防守动作都不做。
有一次他射门,守门员明明能扑到,却只是象征性地伸手,眼睁睁看着球进门。
整场比赛,赵大牛“进了”好几个球。
进球后他还与队友田娃一起跳起“苍蝇洗头”的庆祝舞,台下的赵本山笑得前仰后合,不停地鼓掌。
这一幕被网友拍下上传网络,评论区瞬间炸锅。
有人说这哪是踢球,分明是陪太子读书。
还有人调侃这是现实版《西虹市首富》,花钱买个“进球王”当当。
当然也有人认为,几十块钱的门票,不仅能看喜剧演员演小品,还能免费游览多个景点,挺值。
就在这场“娱乐化球赛”引发热议时,另一段视频也在网络刷屏。
比赛当天,范志毅并未缺席“足球赛场”,而是现身青海果洛的青少年足球训练营。
视频中,他身穿运动服,亲自示范射门动作,耐心指导孩子们纠正姿势。
网友们瞬间明白:范志毅不是不给赵家面子,而是不愿让足球沦为娱乐闹剧。
闹剧背后的处世硬道理
这场东北明星足球赛引发全网关注,热搜榜上挂了好几天,有人觉得好笑,有人觉得尴尬,也有人觉得惋惜。
表面上看,是赵大牛做事考虑不周,范志毅不给面子。
但深入分析,背后藏着三个现实道理,无论做事还是识人,都很有启发。
首先,人情社会正在逐步被专业社会取代。
赵本山那一代人,靠人脉、靠面子确实能成事。
并非他们能力不足,而是当时许多行业规则尚未完善,“熟人好办事”是常态。
但如今不同,每个行业都有自己的底线和标准。
专业的事必须按专业来,没人会因人情而牺牲职业操守。
正如范志毅,他尊重的是足球的专业性,而不是赵本山的面子。
网友之所以为他点赞,不是因为他“敢怼”,而是认可他对专业精神的坚持。
现代社会越来越看重实力,靠关系、靠面子或许能撑一时,但撑不了一世。
其次,星二代要想“破圈”,摆脱光环,最终还得靠自己。
赵大牛想摆脱“炫富哥”“创业失败者”的标签,这个想法没错。
但他一开始走的是老路,想靠父亲的人脉搞定范志毅,用娱乐掩盖专业不足。
不过换个角度看,相比过去只知享乐的星二代,他已经迈出了第一步。
凌晨盯流程、深夜练球、亲自对接网红,这些行动都值得肯定。
只是还需要更懂专业、更注重细节,别总想着靠人脉解决问题。
最后,文旅推广不能只靠热闹,得抓住“内核”。
赵大牛希望通过足球赛推广东北文旅,这个出发点值得肯定。
但他只是挂出沈阳故宫、张氏帅府的海报,却没有真正将文旅与足球结合。
其实他完全可以融入东北足球文化展,展示老工业基地的足球历史。
或者邀请本地校园足球队与明星踢友谊赛,既保留娱乐性,又能突出主题。
这样观众看得开心,也能真正达到推广家乡的目的。
这场东北明星足球赛确实闹了不少笑话,但也不是毫无意义。
对赵大牛而言,这次经历或许能让他明白“人情撑不起场面,实干才能长底气”的道理。
对围观群众来说,也能反思:做事看人,不能只盯着关系和背景。
真正重要的,是专业能力、踏实态度。
结语
时代早已改变,那些靠面子撑起的场面终将落幕,唯有脚踏实地、守住做事的底线,才能让每一份努力都落到实处。
无论是星二代想要破圈,还是普通人想要成事,都应如此。
参考文献:1.生活帮:《东北明星足球超级联赛喜剧效果拉满宋小宝郭艾伦接连整活!》2025-09-102.抚资讯间:《范志毅被指出尔反尔,海报占C位却不出席,或嫌足球东北超瞎胡闹》2025-09-143.北青网:《赵大牛发起“东北超”“像过节一样”》2025-09-12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