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巷集市,既承载着便利日常的“烟火气”,也检验着城市治理的精细水平。如何让热闹的市井生活与整洁的市容环境并行不悖?平塘县通过“划行规市、落实三包、诚信经营”等一系列举措,积极探索规范有序、充满温情的文明街市治理新路径。
干净整洁的平塘县城新区农贸市场。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平塘县三天广场、丰业步行街等夜市指定区域逐渐热闹起来。小吃、水果、小商品摊位排列整齐,统一铺设的红色地胶格外醒目,每个摊位旁都摆放着垃圾桶。摊主亮证经营,顾客悠闲穿梭,享受夜晚的便捷与惬意。这幅规范又充满生机的“夜市画卷”,正是平塘县大力推进“划行规市”的生动缩影。
“我们按照堵疏结合、便民利民的原则,在城区科学规划设置了9处集中经营区域。不是简单地一禁了之,而是更注重规范引导,帮助流动摊贩安家落户,明确经营时间、范围和卫生责任,既让经营者有地方可去、合规经营,又让市民朋友购物更安心、更便利,目标是让城市的烟火气伴随着秩序和文明,真正实现市容管理和民生需求的和谐统一。”平塘县综合行政执法局数字化城市服务中心负责人高骏介绍。
干净整洁的夜市。
“划行规市”不仅是划分区域,更是一场精细化的管理变革。平塘县有关部门分区设置经营类别,设立管理制度牌,严格落实“一摊一篓一地胶”,配置油烟净化设施,做到“摊走地净”。对多次被投诉、噪音扰民且拒不整改的摊主,坚决依法取缔。今年以来,已取消15家摊主的经营资格,确保惠民政策不被少数人破坏。同时,持续整治农贸市场占道经营、车辆违停、活禽宰杀未分离等现象,累计处理违停车辆511辆,下达整改文书19份,守护好市民的“菜篮子”。
“我以前来买菜,摊子乱摆乱放,走路都不好走。买个菜不方便,现在摊子整整齐齐的,买菜特别方便,看着也舒心。”市民杨胜宏心情愉悦地说道。
干净整洁的夜市。
良好的秩序离不开各方的共同维护。平塘县城区严格落实“门前五包”责任制,乡镇推行“门前三包”,号召商户和群众主动参与门前及周边环境的整治与监督。
商户石兴红很注重店面环境卫生:“我们每天开门就把药店里面的这些卫生打扫干净,顾客看到有个舒适的环境,心情好。”
此外,平塘县城管部门加强日常巡查与执法,对出店经营、占道经营等行为实行教育、管理和处罚措施。今年以来,累计下达整改文书44起,处罚7起。同时,并非一味禁止,更注重规范引导,制定《临时占道申请流程》。今年以来,已审批临时占道44件,真正实现“放管结合”,既维护市容秩序,也保障商贩合理经营需求。
整治超店面经营。
高骏表示:“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完善管理制度,推动引入智慧化管理手段,进一步优化便民摊点的布局与管理,通过提升服务水平,规范经营秩序,既让摊贩安心、长久经营,又让市民消费更方便、更舒心,我们努力让城市的烟火气和文明风相辅相成,真正实现良性发展、双向共赢。”
文明的市场环境,更深层的基石是“诚信”。平塘县广泛宣传消费者权益保护法、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通过签订《诚信经营承诺书》、评选“诚信经营户”等活动,积极营造公平、有序、守信的市场氛围。
平塘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平舟分局局长郭言芹说:“诚信是经营的立身之本。我们通过宣传引导和典型培育,让商户意识到,只有诚信经营,才能树立口碑、持续发展。落实门前‘五包责任’,共创美好环境,努力让‘文明经营、诚信平塘’成为我们一张亮丽的名片。”
从“划行规市”为“烟火气”注入秩序,到“门前三包/五包”压实各方责任,再到“诚信经营”筑牢市场基石,平塘县通过一系列扎实举措,推动街市管理不断从“治标”走向“治本”,让文明新风逐渐浸润城市的每一个角落。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袁绍阳
通讯员 江利 杨世丽
编辑 高荣华
二审 卢泰铭
三审 张发扬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