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3日,由哈密市、伊州区两级农业技术中心及农机推广服务中心专家,联合鹤壁市浚县援疆农业专家组成的测产组,在伊州区柳树沟乡一棵树村的25亩花生试验示范田里,对豫花93号花生品种进行现场测产。
据介绍,该试验田采用一膜六行平播模式,宽窄行控制在25—50厘米,穴距13—15厘米,每亩达1.1万—1.2万穴,完全适配机械化作业。测产过程中,测产组按照规范流程,用卷尺在田间随机圈定3个1平方米的采样点,每个采样点间距超过10米,确保数据代表性。随后测量株距、行距,并完成采收、称重与产量测算,最终得出花生鲜果亩产1015.17公斤,干果亩产536公斤的亮眼成绩。
河南援疆干部人才、河南省鹤壁市浚县农业农村发展服务中心副主任姜玉琴说:“豫花93号高产稳产和抗病性优势很突出,是高油酸花生品种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的品种。”
记者了解到,这片示范试验田今年针对茎基腐病采用药液随水滴入的防治方式,病害发生率大幅降低,在此应用的水肥一体化技术——根据花生不同生育期需水需肥特点精准供给,既提升水资源利用率,又降低种植成本,为伊州区干旱地区花生种植提供了科学方案。伊州区农业农村技术推广中心推广研究员杜兰英表示,该试验田为黏壤土地且略带碱性,并非花生最适宜的沙壤土,却仍实现高产,证明花生可在不同土质种植。此外,花生种植用水量不大,对节水种植有一定的示范带动作用。
作为山区易地搬迁后以畜牧养殖为主的乡镇,柳树沟乡在转型发展农业经济时,曾面临饲草料短缺、农业结构单一的困境。2024年在河南援疆力量支持下,一棵树村试种了豫花155号、豫花9326号等4个花生品种,经筛选后确定豫花93号为最优品种并在今年延续种植,不仅为畜牧产业提供了优质饲草,还为盐碱地节水高效作物种植提供了科学依据,双向助力全乡产业结构调整。
据了解,河南援疆花生种植试验项目已开展两年,通过品种筛选、技术优化、模式创新,逐步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的花生优质高产高效栽培模式。此次测产结果将为后续大面积推广提供数据支撑,进一步推动豫哈两地农业技术交流合作,为伊州区农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