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男的又来了"——这句看似平常的聊天记录,背后藏着怎样的惊恐?9月15日,演员张予曦发博自曝被两伙人长期跟踪骚扰,"跟踪几个月"、"闯入家中"、"家人遭辱骂"等字眼令人不寒而栗。这已不是单纯的追星行为,而是赤裸裸的违法犯罪。当星光成为负担,当喜爱变成伤害,我们不得不思考:为何名人隐私总在被践踏?
![]()
触目惊心的跟踪细节
根据张予曦公布的聊天记录,事件远比想象中严重。一伙人不仅多次闯入她本人住所,还骚扰其租户,直接询问"张予曦在哪里";另一伙人则进行了长达数月的跟踪,甚至在夜间尾随。更令人愤怒的是,这些人还给她的家人和工作人员发送辱骂信息。张予曦最终拍下车牌并报警,表明已收集证据。
这种猖狂的跟踪行为已涉嫌违法。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非法侵入他人住宅可处10-15日拘留;长期跟踪骚扰更可能构成刑事犯罪。但现实中,类似案件往往因"没有实质性伤害"而被轻视。
名人隐私保护的困境
张予曦的遭遇撕开了娱乐圈的一道伤疤:艺人隐私权保护的无力。长期以来,公众对明星的好奇心与窥私欲,催生了一条灰色产业链。从跟踪偷拍,到购买航班信息,再到酒店房间号泄露,艺人的生活几乎透明。
![]()
令人担忧的是,这种侵犯往往打着"粉丝行为"的幌子被合理化。但实际上,真正的粉丝会尊重偶像的私人空间。那些潜入家中、长期跟踪、骚扰亲友的行为,已经远超正常的追星范畴,而是病态的执念与犯罪。
独居女性的安全警示
张予曦事件也折射出独居女性的安全隐患。无论是否是公众人物,女性都可能面临类似的威胁。夜间被跟踪、住处被闯入、信息被泄露...这些都可能发生在任何一位女性身上。
![]()
我们有必要掌握一些自我保护技能:更换住所门锁、安装监控设备、保留证据及时报警、避免独自夜归...最重要的是,像张予曦一样勇敢发声,不再沉默。社会也需要建立更完善的保护机制,让每个人都能安全地生活。
![]()
张予曦的勇敢发声值得敬佩。"我永远会做我自己"——这不仅是对跟踪者的警告,更是对所有人权的宣言。在一个文明社会,没有人应该活在恐惧中。
我们期待法律能给予受害者有力保护,也呼吁公众理性追星,守护人与人之间最基本的尊重边界。星光不该成为负担,喜爱更不能成为伤害的理由。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