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兰圈
先走个骂裁判的流程,然后再正经聊聊比赛。
3:26拉比奥特的无球插上,与选择卡位的佐尔泰亚发生纠缠被吹犯规。实际上防守人的卡位选择并不足以让门将有足够时间完成出击,拉比奥特完全有机会抢身位向前的情况下佐尔泰亚有犯规的嫌疑。
到比赛后段,希门尼斯禁区内无球状态下被“一搭”;普利西奇突破进禁区被“二搭”。当然还有最后时刻看了VAR依然黑掉的点球机会。全部都被无视了,很难不让人回想起上赛季加比亚被肘击的场景。
当然米兰也并非完全没得益,例如上半时托莫里的蹬踏黄牌,换个严厉点的裁判也是有直红的可能。但无论论数量还是质量,这场裁判都该绑定在耻辱柱上。
————黑哨分割线————
国家队比赛日回来,国脚们舟车劳顿,甚至有几位跨越大半个地球,执行轮换才是正常的。于是一度有消息德温特会取代帕夫洛维奇出任首发,但最终还是选择维持帕-加-托的中卫组合。后防线替补只有三个新援和一个青训,其中三个还是20岁的毛头小子,与主力实力分野明显,为了稳定少做轮换不难理解。然而在理论上储备最丰富的中场,依旧把刚过40岁生日的莫德里奇放在首发之列,单线作战下阿囧的用人思路显而易见——没伤没病,没有休息。
锋线继续减员,莱奥复出时间推迟,恩昆库只有20分钟体能,在远洋归来的普利西奇和希门尼斯之间,挑了个上场更少也更符合“前锋”形态的墨西哥人,搭配上“古利特白日梦存续版”——奇克组成锋线。
这个一看就临时搭配强度随机的组合实际上打出过联动表现:
10:40,米兰高位逼抢下博洛尼亚后场传球被莫德里奇预判铲截,奇克带球变传球,希门尼斯禁区内扣过防守用主力左脚完成射门。
半场结束前,莫德里奇主罚角球,奇克前点争顶后蹭,希门尼斯底线包抄击中立柱弹出。
加上希门尼斯浪掉的几次射门,这就是首发双人组贡献的全部了。
作为理论上能利用体型弥补希门尼斯不足的奇克五次地面对抗全部失败。
13:35本方后场界外球发出,英格兰人背身也没顶住对手,直接送给博洛尼亚一次反击。
1:50奇克后撤接应魔笛传球后有直接领球向前的机会,但拖沓下被对手合围,最后没有护住球送出犯规。
而他的队友……
停球过大被断。
被卢库米直接扛开。
锋线完全无法在战术中产生效果,好在防守端稳得住,而其中的关键人物就是到队不足三天的拉比奥特。
双前锋基本不回收,弗法纳与莫德里奇固守中路,拉比奥特会更靠近边路。而在另一侧萨勒马克尔斯会不断在右后卫(5后卫)→右中场(4后卫)→右边锋转换以满足防守需求。这种不平衡模式其实漏洞很明显,毕竟忙碌的萨勒马克尔斯并不能持续满足覆盖,也只是对上了夏窗经历核心左边锋转会,替代者坎比亚吉强度不够的博洛尼亚。
拉比奥特在左路提供了海量的覆盖。
还反向教学如何背身护球,但扛不住身后的队友锐意丢球(埃斯图皮尼安球权丢失17次为全队最多)。
拉比奥特的高光很好诠释了囧的哲学——覆盖及对抗,进攻参与积极也不能疏忽防守。另一侧的弗法纳就要失色不少。
结合囧的进球要求,弗法纳似乎该提供类似拉比奥特的镜像作用,但从第一场浪射王一直减少到本场零射门显然在不断调整,加上身边有莫德里奇这种核心级发动机,做好防守该是法国人第一要务,然后再徐徐图之。然而实际上,当队友压上的时候他的防守并不在线。
23:56加比亚后场头球解围,弗法纳没有积极争抢落点。
50:30博洛尼亚后场大脚长传,米兰整体防线高位施压,中路拖后的弗法纳放任对手向前拿下二点。
现在还能以调整适应为由,在魔笛和拉比奥特必然锁定首发的情况下,竞争的苛刻程度会相当大,毕竟本场里奇替补的表现不错。
在裁判判罚和运气不佳(四次命中门柱)的情况下,1:0拿下主场首胜并不容易,但显然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