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观宁夏,有您更精彩
这些年越来越感受到银川味道已经趋向单一性。
无论是去到面馆吃炒或者烩面,还是吃煲仔饭、快餐或者正餐的炒菜,发现基本都是一个师傅教出来的一样,突出的就是一个辣,颜色偏向于红色,那种极细辣椒面作用出来的红色!
那些曾经风靡的杭帮菜馆、粤菜馆等基本式微,难得见到一家,就连川菜馆似乎都被同化了一般。一开始让人有些百思不得其解,然而,随着了解的深入,才发现,原来这出现在大量涌入的新银川人身上。
都知道,过去的银川是“银川有天下人,而天下无银川人”。意思是银川人口的构成,是由五湖四海的人们汇聚而成。各个地方人们带来的饮食习惯由于群体大,也在本地落地生根自成一派。所以可以看到那时候的银川城里餐饮可谓百花齐放,风味多样,以“川粤苏鲁”菜系为多。
尤其是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末开始,由于很多来自上海、江浙一带的人们(支宁人),于是,杭帮菜也是占据一席之地的。后来,随着河南、陕西的人口增多,又增添了陕西菜和豫菜系列。
变化大概是从2010年左右开始的。随着本地区人口的增多,做菜以本地干辣椒加极细辣面子为主的风格也开始大量出现,加上老银川们的式微,于是,这样的“新银川味道”出现了。
随着城市化的加速和人口流动的加剧,银川的饮食文化似乎被卷入了一场无声的同质化浪潮。那些曾经在街头巷尾飘香的杭帮糖醋小排、粤式清蒸鱼、苏式红烧狮子头,如今已难觅踪影,取而代之的是满街红彤彤的辣油和呛人的辣椒香气。就连传统的银川手抓羊肉的蘸碟,也被改良得更加辛辣浓烈油亮,仿佛不如此便不足以证明其"正宗"。
说到银川有名的美食菜肴,可能很多人都会说辣子鸡(大盘鸡)、炒烩肉、手抓羊肉、烤全羊、凉皮麻辣烫、羊肉臊子面、烧烤、火锅、辣爆系列、砂锅、调和等等,翻来覆去就是那几道菜和品种,还能有啥?
这种变化背后,折射的是一座城市人口结构的深刻变迁。新银川人大多来自周边省份,他们带来了对辣味的强烈偏好,也重塑了这座城市的味蕾。餐饮市场向来是"适者生存",当越来越多的食客追求刺激浓烈的口感,那些清淡鲜美的菜系自然逐渐退场。
老银川人或许会怀念过去那种多元交融的饮食图景,但时代的风向已然改变。
不过,饮食文化的生命力在于其流动与创新。或许有一天,当人们吃腻了千篇一律的辣味,又会开始追寻那些被遗忘的风味。毕竟,一座城市的味道,不该只有一种颜色。
只是“老银川味道”再也找寻不回来了!饮食文化的嬗变就像一场缓慢的化学反应。当新的味道占据主流,旧的味道就变成了记忆中的标本。或许正如一位老厨师说的:"不是辣椒打败了糖醋,而是时间改变了我们。"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这里是银川!发现银川之美,感受银川之美!
我是威记聊美食 ,用温暖的文字,讲述美食美味!谢谢阅读关注!
通过“点赞”给威记鼓励吧↘↘↘
看完点个分享给更多人再走,谢谢哦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