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追平了《姐姐当家》,老天鹅!怎么会有王琳这样百分百适配文青电影的女人啊~
在小编的印象里,她一直都是那个表情包满天飞,攻击力十足的雪姨。
到底谁还没有和损友发送过:
“傅文佩!你别躲在里面不出声,我知道在你家!”
但当深入了解雪姨,也就是王琳后,小编突然发现她和雪姨完全就是世界的两端。
雪姨只爱自己,唯利是图,甚至亲情爱情都可以抛下。
但王琳不是。
王琳整个人生都是战战兢兢想要被爱的人生。
就像很多文青女主一样,她有一个终不见天日的童年,暴躁的妈,沉默的爸,巨婴的弟,和破碎的她。
当年由于父亲在地质勘探队,母亲在导弹发射基地,所以她从出生起直到七岁,都跟着外公外婆长大。
而弟弟始终跟着爸妈。
她还记得第一次看到这个被称作“父亲”的男人,非常陌生。
对于这个即将到来的新家,也同样陌生。
21平米的房子,她只能睡在狭小的木头沙发上。
每次睡觉前都要翻来覆去找对位置,不然骨头会被坚硬的木头硌得生疼。
没有人在意她是否舒适,在王琳的记忆中,童年没有一丝快乐的回忆,有的只是弟弟臭袜子熏天的味道。
在这个家里,弟弟永远是最受宠爱的“华华”,而王琳永远是连名带姓,随时要帮父母忙的“王琳”。
她在这个家里被喊着有名有姓的头衔,却过着“无名无姓”的生活。
父母不但没有成为可以避风的港湾,反而成了她童年时的梦魇。
小时候王琳只要听到妈妈回来的声音就会害怕,因为这意味着她要在左邻右舍的围观下,帮妈妈干活了。
小时候的王琳想不明白,为什么弟弟想要什么就可以有什么。
但自己想要什么都要忍受来自母亲的责骂。
她明明已经在这个家极尽可能换取父母的爱,但在十七岁那年,她向妈妈祈求想得到一双新鞋时,被狠狠打了一耳光。
这不是她第一次挨打,但是最后一次。
因为那年她似乎隐隐约约明白了,不是所有的母亲都无私的爱着自己的孩子。
她头一次向妈妈反抗“你再打我,我就要还手了。”
行为上的“暴力”停止了。
但爱,依然没有到来。
当时王琳心想,自己拼命努力考上外地,就再也不要回到这个家了,后来她果真被上海戏剧学院录取,她满心欢喜的回到家,迎接她的只有堆满杂物的旧沙发。
这个家,连属于她睡觉的地方,也没了。
王琳那一刻意识到,自己已经没有家了。
被公派留学前往苏联时,是同学给了她厚实的羽绒服来抵御莫斯科的寒冷,也是同学给了她一盏灯,希望她不会在异国感到孤独。
东拼西凑,王琳只带了一个箱子就出发了。
莫斯科的冬天很冷,雪花大颗大颗的砸在脸上,王琳开始想家。
尽管父母对她并不在意,但她还是排了一个晚上的队,就为了听听妈妈的声音。
电话接起,妈妈不在。
没有比那时更孤独的夜晚。
她太渴望得到爱了,学成归国后王琳开始演戏,她并没有像我们现在看到的爽文大女主一样,和原生家庭切割,自己坐拥财富与名利。
相反,她开始养家。
甚至父亲去世后,她连继父也要养。
为了培养亲情,王琳还把父母接到自己家,但不管她多忙多累,哪怕回家已经半夜,第二天还要早起拍戏,母亲永远折腾她。
讽刺的是,弟弟是隐身的。
那个从小备受父母疼爱的弟弟,等父母老了,甩甩手一走了之。
现实就摆在眼前,王琳的父母依然不爱自己的女儿。
王琳发烧的时候下意识想找母亲要安慰,但她妈妈只是很冷静的让她去医院。
哪怕王琳已经恳求她,只要来看看她就好。
父母来了十五分钟就走了,仿佛王琳家的沙发是什么吃人的怪物。
如此看不上女儿,却依然花着女儿的钱住高级养老院,王琳时常去看望妈妈和继父,但妈妈从来没有给过她一个拥抱,哪怕是握手。
也从来没有关心过她累不累,只是自说自话抱怨自己年纪大了。
每次从养老院回来,她都会再次被卷进负能量的漩涡。
长期的不被爱,让王琳从来也不知道什么是合适的爱。
所以她在事业刚刚起步时,就匆忙进入婚姻,那个男人甚至比她大三十多岁。
别人问及她结婚的理由,王琳说就是想有个依靠,能让自己别那么累,而这个大她三十多岁的丈夫,就像她的父亲一样,她那会觉得也许就是爱了。
但丈夫能给王琳的也是沉默,他们结婚登记那天,本该高高兴兴的,但她丈夫很冷静的说婚姻就是一场“赌博”,不知道会不会赢。
看不出喜悦,也看不出爱。
但王琳舍不得放开。
甚至王琳从外地拍戏回来,满心欢喜的问丈夫“开不开心”,她丈夫的脸上也看不出丝毫的兴奋,有的只是平静。
这段婚姻对王琳来说就像孤岛,两个人的孤独比一个人更加孤立无援。
所以她决定在三十岁那年结束掉那段寂寞的婚姻。
王琳说起这段的时候,她的好朋友王子文说这种男的根本不值得,但王琳下意识还在为前夫辩解,说他很好,至少从不对她发脾气。
但王子文一针见血,说那只是王琳习惯的承受方式,就像她妈妈对她那样“冷漠的爱”。
其实王琳不是没有遇到过对的人,当年她在莫斯科留学时,曾遇到过一个满心满眼都是他的男生。
但因为自己终究要回国,就假装看不懂对方的示好。
后来她回国时,男生请求她能留下联系方式,王琳就给了一个公用电话,她以为男生只是临时起意。
但当她99年回到莫斯科时,那个男生居然还拿着褪色的花束等她。
那时候王琳才知道,原来他给她打过上百次电话,但因为是公用电话,他们就这样错过了。
时过境迁,王琳接过花束什么都没有说,当她讲起这段往事的时候,主持人非常惋惜的问“就是句号了吗?”
她说“就是句号了。”
再后来,王琳再婚,有了儿子王诺。
她和前夫因为性格不合又离婚,从此她的所有重心都放在儿子身上,她不想错过儿子的成长,不想自己身上的悲剧色彩在儿子身上重演。
从王诺小时候,王琳就形影不离,孩子在球场打六个小时,王琳就陪着晒六个小时。
王琳说,儿子就是她这辈子最好的作品。
以至于后来王诺考上大学离开家时,王琳哭了一个晚上,回国就病倒住了院。
儿子去国外了,王琳最大的期盼变成了每个星期一次的通话,她几乎是用恳求的语气向儿子确定,儿子会准时给她打电话。
儿子已经长成独立的个体,他不想把和妈妈的对话放到镜头前,王琳上一秒还在崩溃儿子为什么不支持自己,下一秒就摘下了麦克风向儿子道歉。
她太担心儿子会生气,会不理她。
从王琳好友口中也能得知,王琳对儿子有很强的依赖性,曾经儿子谈了女朋友但被王琳拆散了。
她太爱儿子,希望儿子的一切都可以由自己来安排。
尽管儿子已经长大成人,她还是想把儿子的生活安排得井井有条,一旦被拒绝,王琳就会觉得是自己不再有价值了。
她在节目里说自己会尽量把生活填充得很满,因为她也明白人终究是孤独的,应该给儿子空间,但想是一回事,做得到是另一回事。
她积极学跳舞去参加比赛,更多的还是因为,希望以后儿子跟朋友说起她,对方会认为她是个独立积极向上的母亲。
她渴望爱,但又担心给别人添麻烦,哪怕这个人已经是她最亲近的人。
和她一起参加比赛的人,都有亲人到场祝贺,唯有她孤身一人。
就像她在家的生活一样,一个人吃饭,一个人挂点滴,一个人做一切事情,不管和人相处时装的有多乐观,在独处时她都悲观的觉得自己和这栋房子一样,就算哪天走了,也悄无声息。
又或者被很快处理。
时光就像手中的沙一样,王琳既为孩子的进步高兴,也怀念儿子的小时候,她去朋友家做客,不停感叹有个家真好,有孩子陪伴真好。
别人的欢声笑语永远无法持续,王琳回到家后抱着狗狗自说自话。
“就算是老太太也要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要招人烦。”
很令人心酸。
她的内心就像有一个巨大的黑洞,因为从小不管怎么努力都得不到关注,所以下意识怕麻烦别人,也下意识会为离别伤心。
王子文推掉行程去陪她,问她为什么录制节目要找亲友观看时,她的亲友位置是空的,其实自己是可以坐过去的。
王琳说,她其实想过很多次找王子文,但担心会麻烦到她才作罢。
王子文就像一个小太阳一样告诉她“没关系,你至少可以问问我。”
王子文和王琳相识于一档相亲节目上,从此两人就成为了好友。
王琳说自己怎么也想不到会有人大老远坐飞机过来,就为了陪她一天,这一天就像幻梦一般,美好又短暂。
送王子文离开后,她没有忍住,背对镜头掉下了眼泪。
可能一个人真的太寂寞了,所以不管是怎样的陪伴,王琳都很珍惜。
就连和节目组的幕后人员短短相处几天,听到他们要撤机器离开了,王琳也忽然哽咽。
因为前一秒的热闹只能更加突显出独自一人的冷清。
小编刚看这个节目时,也看到过有评论说王琳就是控制欲太强,无病呻吟,明明自己财富地位都有了,还在顾影自怜。
但看完节目小编却觉得,人的孤独其实和外在的财富并没有什么关联,王琳的孤独是原生家庭造成的性格悲剧,明明父母应该是最爱自己的人,明明自己并没有做错什么,但她活在家里,就像一个外人,被责打的外人。
母亲打骂她时,父亲始终都是沉默的,一个从小就没有得到爱的滋养的人,长大后依然试图用自己的善良换取亲人的爱,她太清楚自己性格中的缺点,所以拼命自救,想让她和她爱的人都感觉舒适,小编真心的祝愿她终有一天能和过去和解,放过自己。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