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蛇为什么要进化成这么适合被吃?除了头和内脏,全身都是肌肉

0
分享至

有网友发起提问:

蛇除了头和内脏,全身都是肌肉,还没有像鱼那样的肌间刺,它们怎么会进化成这么这么适合被吃?

以下是我的回答:

只能说碰到智人,还有什么动物是不适合被吃的吗?

扇贝长成这样:



别的动物碰到扇贝估计都以为它只是石头,即便知道它内部有美味的蛋白质,它们也不知道该怎么吃。结果到了人类这里,扇贝变成这样:



海胆长这样:



这算是真正做到把尖刺武装到牙齿了吧,但是在人类厨师面前,它变成这样:



还有河豚:



它鼓起来的时候,别的动物咬都没法咬,就算能咬得动,河豚毒素也会立马教那些掠食者做人,但是河豚对人来说最终还是变成了美食。

其实,我觉得蛇和这些动物一样,是明确表示自己不希望被吃掉的,但它们依然被吃成了需要国家明令禁止食用(无论是野生的,还是养殖的都不允许食用)。



蛇有多不希望自己被吃掉?

我从来没有吃过蛇肉,但是我亲眼看过很多次杀蛇和煮蛇,蛇从凶猛的、活蹦乱爬的、不顾一切向靠近的人发起攻击的肉变成餐桌上的美食,处理起来一点也不容易。

你得先小心翼翼的把蛇弄死,因为它们真的没有恐惧之说,无论如何都会反抗。

弄死之后,蛇头依然会有条件反射咬人的风险,所以你还得小心翼翼地把蛇头绑起来,然后挂在杆子上(民间做法)。

挂好后,就是要揦开它的肚皮,蛇的内脏几乎填充它们整条身体,所以要去除掉相当一部分不能吃的,这点上,许多鱼可食用的部分都比蛇多得多。

△ 这是蛇的经典结构,它们全身上下到处都是不好吃的内脏部分



另外,蛇胆还不能让它破损,不然的话,据说会影响整条蛇烹饪后的味道,有时候吃蛇的人也会觉得蛇胆是绝佳补品,弄坏的话太苦了,难以食用。

蛇的鳞片像鱼鳞一样很坚硬,烹饪前还需要给它去掉才行,通常是整条蛇皮一起剥掉——这是相对简单的做法,也有人选择选择只弄掉鳞片——这个操作起来估计不会太容易。

蛇的烹饪也不像其它肉那样只要最朴素的烹饪手法,就能很好吃,我看到蛇的烹饪方法基本都是各种上猛料的,各种调味料不要钱似的往里倒。

最最关键的一点,我真的没见过有什么普遍用来吃的动物,比蛇有更多寄生虫的。

我以前真的是一点都不害怕蛇的,直到有一次看到一条切开的蛇那种要爆出的寄生虫,从此对这种动物产生了阴影,直到今天都没有克服。

据说,河蚌的寄生虫也很多,不知道和蛇有没有一拼。

所以,我们不谈许多蛇具有致命毒液,死了都还会咬人,蛇这种动物真的适合被吃吗?

明显不是很适合,但它们碰到智人,无奈也只能被端上餐桌了。

△ 各种形状的肌间刺



为什么蛇没有肌间刺?

至于蛇怎么没有肌间刺,其实也并不是所有鱼都长着这种让人难进食的小刺的。

我很小的时候,身边的人就教我辨别海鱼和淡水鱼,有很多小刺(存在肌间刺)的鱼就是淡水鱼,只有一根主刺的(包括脊柱、肋骨、鳍条)就是海鱼

虽然并不是所有海鱼都只有一根主刺,也不是所有的淡水鱼都有很多肌间刺,但对于我们经常食用的鱼来说,这个判断方法预估80%以上都正确,不信你可以随便找一几条鱼来试试。



肌间刺是一种附着在肌肉间的的小骨头,这些骨头并没有与脊柱相连,是独立存在的,它们的作用就是为更多、更小的肌肉提供附着点,从而让鱼能够更精细和灵活地控制身体

在淡水的环境中,水草,石头等障碍物太多了,很多鱼都需要更灵活的身体才行,以便实现快速刹停和瞬时转弯,所以许多淡水鱼都拥有肌间刺,特别是被我们养殖的那几种淡水鱼(鲫鱼、鲤鱼、草鱼等),都有这种让人讨厌的刺。

海洋中,特别是深海中,环境非常开阔,鱼不需要那么灵活,相反它们承受更大的压力,需要更大的骨头来支撑肌肉才行,所以确实很多海鱼都是没有肌间刺的。



蛇是不是鱼,它们是陆地的四足动物(即便它们四肢已经退化了),而四足动物本来就没有类似肌间刺的特征。

这是因为陆地动物要对抗重力,肌间刺这种东西在不需要对抗重力的情况下,可以提升肌肉的灵活性,但是一旦需要对抗重力,它就会变成累赘,它不仅难以提供灵活性(因为运动方式的改变),还会增加重量。

所以,在食用方面,蛇的肌肉和骨头情况再正常不过了,没啥称得上适合被吃的。



最后:

我觉得真正适合被吃的是虾,这玩意头一剥,虾线一挑,全身就都剩Q弹的肌肉,我真的想不到有哪一种动物像虾这么容易把不好食用的部分去除的,虾的唯一障碍是那个外壳,但是煮熟之后,这个壳也是轻松拿捏。

我之前写过虾为什么这么适合被吃,主要是因为它们进化成通过弹射来躲避捕食者,它们需要极强的瞬间爆发力,而这需要大量的肌肉。

所以它们身体完全被肌肉填充,而内脏这些则被安放在了头部,只有一条细细的虾线贯穿全身(消化系统)。

详细内容可以看下我之前的回答: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和拉爵聊了啥?阿莫林调侃:他要给我新合同;没有,只是常规会议

和拉爵聊了啥?阿莫林调侃:他要给我新合同;没有,只是常规会议

直播吧
2025-09-19 20:53:09
不到72小时爆5个大瓜,赶出豪宅、赌博、拘捕,个个离谱

不到72小时爆5个大瓜,赶出豪宅、赌博、拘捕,个个离谱

林轻吟
2025-09-17 09:28:57
女人眼中最有魅力的男人,从来不是长得帅,而是这几种类型

女人眼中最有魅力的男人,从来不是长得帅,而是这几种类型

周哥一影视
2025-09-20 03:20:29
波兰拒绝重新开放与白俄罗斯的边境,恢复时间未能确定

波兰拒绝重新开放与白俄罗斯的边境,恢复时间未能确定

山河路口
2025-09-17 23:45:16
观音指点:真正的淫邪,不是男女之事,而是这三种行为!

观音指点:真正的淫邪,不是男女之事,而是这三种行为!

千秋文化
2025-09-19 11:04:03
进口影片《同甘共苦》官宣撤档

进口影片《同甘共苦》官宣撤档

界面新闻
2025-09-18 13:25:04
赖清德向岛民承诺“开打后,决不向大陆投降”,转头就被美国卖了

赖清德向岛民承诺“开打后,决不向大陆投降”,转头就被美国卖了

文史风云
2025-09-17 18:55:18
乾隆灭掉准噶尔,屠尽男丁灭族,对当时的世界造成了极大的震撼?

乾隆灭掉准噶尔,屠尽男丁灭族,对当时的世界造成了极大的震撼?

铭记历史呀
2025-09-17 17:52:21
皮定均回忆:抗战期间少林寺曾图谋不轨,欲消灭八路军甘当汉奸

皮定均回忆:抗战期间少林寺曾图谋不轨,欲消灭八路军甘当汉奸

转身微笑梅
2025-08-08 20:48:51
足篮两开花!前广厦外援拉杜利察加盟家乡足球队踢前锋

足篮两开花!前广厦外援拉杜利察加盟家乡足球队踢前锋

直播吧
2025-09-19 22:20:04
给团长当8年警卫,退伍时团长却避而不见,临走行李里发现绝密档案

给团长当8年警卫,退伍时团长却避而不见,临走行李里发现绝密档案

萧竹轻语
2025-09-09 19:21:59
袁甲评哈维尔:真是在外边找不到工作的都来咱这骗钱了

袁甲评哈维尔:真是在外边找不到工作的都来咱这骗钱了

直播吧
2025-09-19 13:56:16
马卡:穆德里克转战田径,目标参加28年洛杉矶奥运会短跑项目

马卡:穆德里克转战田径,目标参加28年洛杉矶奥运会短跑项目

懂球帝
2025-09-20 01:49:25
37分+12板!刘禹彤大爆发,状态碾压张子宇,宫鲁鸣你看不见吗?

37分+12板!刘禹彤大爆发,状态碾压张子宇,宫鲁鸣你看不见吗?

体育就你秀
2025-09-19 09:14:11
菲利克斯遭批评!C罗评论区声援:白痴不懂足球却还高谈阔论

菲利克斯遭批评!C罗评论区声援:白痴不懂足球却还高谈阔论

直播吧
2025-09-19 23:24:02
阿尔特塔:瓜帅是否需要重建曼城?不知道,这得问他本人

阿尔特塔:瓜帅是否需要重建曼城?不知道,这得问他本人

懂球帝
2025-09-20 02:11:18
辽篮甩卖,小刘总被限高?网传下家曝光,名记透露最新情况

辽篮甩卖,小刘总被限高?网传下家曝光,名记透露最新情况

体育有点水
2025-09-19 09:44:00
挖机参与抗洪抢险陷入沼泽近两月,施工队六次救援未能助它脱困,目击者:挖机原价36万元,如成功救出老板愿出5万元酬谢

挖机参与抗洪抢险陷入沼泽近两月,施工队六次救援未能助它脱困,目击者:挖机原价36万元,如成功救出老板愿出5万元酬谢

极目新闻
2025-09-19 20:23:52
福建舰即将服役,004、005开始加速?核反应堆技术或领先美国一代

福建舰即将服役,004、005开始加速?核反应堆技术或领先美国一代

坐景观天
2025-09-19 07:04:04
分析:国王队高管对勇士队库明加的“强硬评论”如何影响谈判

分析:国王队高管对勇士队库明加的“强硬评论”如何影响谈判

好火子
2025-09-20 03:37:05
2025-09-20 04:43:00
怪罗
怪罗
世界真奇妙,一起来认识世界吧
2942文章数 31659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山东入室被抢男婴到15岁没见过汽车 养家从不让他出门

头条要闻

山东入室被抢男婴到15岁没见过汽车 养家从不让他出门

体育要闻

从轮椅到铜牌 他熬了7年:下个目标唱国歌!

娱乐要闻

全智贤被全面抵制!相关代言评论区沦陷

财经要闻

习近平同美国总统特朗普通电话

科技要闻

直击iPhone 17开售:消费者偏爱银色橙色

汽车要闻

对话周光:一个技术理想主义者的“蜕变”

态度原创

数码
教育
艺术
健康
房产

数码要闻

750万小米空调升级10年免费包修:为用户节省15亿元

教育要闻

TTS新传论文带读:气候传播?南方转向?这俩可以合在一起说嘛?

艺术要闻

故宫珍藏的墨迹《十七帖》,比拓本更精良,这才是地道的魏晋写法

内分泌科专家破解身高八大谣言

房产要闻

全民撑广州,不止于赛场!与“有态度”者共筑城市骄傲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