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B站@Sophia_129
夜間瀨玻璃丨文
※内容涉及游戏剧透,酌情观看
经过66小时的奋战,我终于通关了《空洞骑士:丝之歌》(以下简称:《丝之歌》)的三个结局,当看到“圆满无缺”的成就弹出,心里并没有想象中的激动与兴奋,相反更多是复杂的感慨和释然。
细细回想这一路走来,各种红温,恼怒,气得想摔手柄的片段比比皆是,但当真的打完第三幕,又感觉有些留恋——像《丝之歌》这样的游戏,可能很长时间都不会再有了。
关于《丝之歌》的节奏,我们之前其实在次条、B报写了不少。
《丝之歌》没有预售,在游戏发售当晚,包括Steam在内的几个游戏平台,都难挡玩家热情,服务器崩溃。那些能买到游戏,下载安装,当天开玩的就已经是少之又少的幸运儿。
到了游戏发售的第二天,国内朋友发现《丝之歌》的简中翻译存在种种问题,不合语境的文绉绉翻译,让游戏的简中好评率暴跌。
但随着更多人进入游戏,流程深入,大伙才猛然惊醒——《丝之歌》的文绉绉翻译不过如此,它顶多让你看不懂剧情,让你在一些对话时啼笑皆非;但难度颇高的跳跳365里路,搭配空中做布朗运动的小怪,收费的椅子以及不掉钱的BOSS,还有充分体现难度的2伤小怪,是真的能让你在探索过程中处处碰壁。
这些不爽的体验,相信大部分摸黑开荒的朋友,都有经历。
前期被骂最多的猎者小径,可以说是不少新人的梦魇。它有几个强度不低的精英怪撑场面,前前后后都有强调操作精度的跳跳乐,作为复活点的椅子和BOSS之间隔了不少距离,在击败BOSS之后,强制的动作模组更替,更是能一次性清空通关小副本的快乐。
先说说被无数人诟病的跳跳乐。
与流程中期出现,主打跳跳乐,一失足成千古恨的费耶山,还有经典365里路,到处都是环境Debuff,和纯恶心人,小怪密布的腐汁泽相比,猎者小径的难度最多算个“洒洒水”的入门级,没有外面传的那么夸张。
它更像是TC为玩家准备的一次“下劈教学关”。可问题是,刚入坑的新人多半适应不了这种难度颇高的跳跳乐,而习惯了前作小骑士“直线下劈”的朋友,又会在熟悉大黄蜂45°下劈过程中,跌几个跟头。
为了让这段难度并不高的跳跳乐看起来足够唬人,制作组Team Cherry(以下简称:TC)在猎者小径里塞进了数不清的小怪干扰操作。
它们攻击力不高,攻击欲望也不强,但只要碰上,就会和遍布倒刺、荆棘的地板产生联动,一勾一打清空容错。你问这样的小怪有多少?我只能说,在补丁之前,它们几乎会在猎者小径每一个跳跳乐出现。
以为跳完就结束了?走到猎者小径的尽头,就会遇到开局被无数人调侃的“兽蝇”。
难度也就那么回事,没有让人反应不及的阴招,攻击欲望也只能算是一般;但它是高贵的2伤BOSS,而大黄蜂开局只有5点血,满打满算,也只能挨3下毒打。同时,它还掌握了粪怪的必备技能,叫小怪,什么天上飞的、地上爬的,真是应有尽有,更要命的是,它叫来的小怪还会挡刀……等到四方齐聚,一定能享受到围攻光明顶的无助感。
打完兽蝇就可以开开心心回椅子,准备推下一张地图吗?
在猎者小径的尽头,大黄蜂可以解锁一个全新纹章“野兽”,没玩过的朋友可以直接理解为换了个职业,攻击模组修改,专攻方向也有改变。
为了让玩家体验更多纹章,让游戏不至于千篇一律,TC想破脑袋想出了一个强制更换纹章的法子。它不仅要更换你的纹章,还会直接下掉你纹章上所有的工具,包括用来指引方向的“罗盘”。这时你需要原路返回,用一套全新,还没有时间适应的攻击模组,摸黑走来时的跳跳乐返回椅子。
《丝之歌》设计了七个方向不同的文章,但…叽里咕噜说什么呢,我要开始扎针了!
投降是不存在的,获得新纹章时,复活点也会刷新在猎者小径的尽头,只要你想继续玩,那么这个苦一定会吃。
猎者小径被无数人口诛笔伐,就是因为它是TC为难玩家的集大成者:地处前期,与小怪相伴的跳跳乐,容错低,高伤害的BOSS,强制更换纹章导致的两眼一抹黑,还有备受指摘的假篝火,其实也在猎者小径。
除了这些问题之外,《丝之歌》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它的经济系统。
其他人说过很多次,这里就简单说一下:《丝之歌》有两套经济系统,一是和车站、座椅直接挂钩的“念珠”,会随着角色死亡掉落,二是使用陷阱、道具所用到的“碎片”,不会掉落。
在设定上,只有充满信仰的人(虫)才拥有“念珠”,所以念珠的产出比碎片要少很多。再加上前期探图需要解锁椅子和车站,缺口巨大,所以在很多时候,你需要花一些时间专门去刷,才能勉强维持收支平衡。也是因为经济系统的崩盘,才让之后一系列“收费椅子”之类的问题,被无限放大。
大部分人都没想TC会修改这些问题,因为在游戏后期,他们的恶意也一点没藏着,假椅子还是有,跳跳乐与车轮战更是不得不品。但很奇妙的是,TC真的针对一些痛点发布了补丁,调低了环境伤害,删掉了一部分骚扰跳跳乐的小怪,另外还加了货币产出,一套下来可以说改了个七七八八。
虽然《丝之歌》还是一样难,但它至少没有那么恶心,是真的。
现在再打开《丝之歌》的商店页面会发现,简中的“多半差评”已经回升到“褒贬不一”,全球好评率也回到了 80% 的“特别好评”。对《丝之歌》来说,这大概就是一个相对合理的分数。
我们当然可以说,降低难度的补丁挽救了《丝之歌》岌岌可危的口碑。可我想这并不是口碑回暖全部原因,更重要的一点是,更多人已经“出狱”,真正走进了游戏的中后期。而《丝之歌》最独特的魅力,其实正是藏在这里。
相比前作,《丝之歌》的完成度与体量都要更加夸张。
首先是地图规模,《丝之歌》要比前作《空洞骑士》几乎大了50%,每个板块都有属于自己的风格,特色,互相独立的美术特色,也是TC在做《丝之歌》时一直强调的。
同时这些风格迥异的地图,又在TC的设计下以一种精妙的形式互相连通,或许这能算是类银河恶魔城游戏的基本功,但TC做的真的很好,这种连通性经过玩家开发,可以出现各种令人意想不到的效果。
就比如现在开发出一种全新的玩法,可以直接规避主线必打BOSS,提前进入第二幕地图“圣堡”。在圣堡里坐完椅子,再返回挑战BOSS,需要跑的路就比正常流程少太多太多。
除此之外,TC还在这个世界里,填充了各种细节和事件。
《丝之歌》可能是我今年玩过,值得挖掘细节最多的几个游戏之一。从最基本的事件,你可以偶遇各式各样的NPC实现一些逃课、助战之类的的功能;到生态的填充,能注意到,在猎者小径,你击败的怪物会被红蚂蚁搬走,若未及时拾取,念珠和碎片也会被一起带走;再到体验上,充当交通工具的钟道兽,每次呼吸手柄都会产生对应的震动,跺脚的震感则更加强烈……各式各样的细节,可以说应有尽有。
让我印象最深的,是游戏初始村落的商人NPC。
当大黄蜂将他商店里的所有商品购买一空,他会告诉大黄蜂自己即将启程,向圣堡进发,虽然路途遥远,但是因为有大黄蜂照顾他的生意,所以带了不少念珠。
之后,你会在游戏的最东边看到一个相貌相仿的怪物。它被丝线缠绕,控制,行囊丢在一旁,靠近就会自动触发战斗。
而在战斗结束之后,这个怪物会掉落足足55颗念珠,是同类小怪的好几倍。这时候做回椅子,再回到这里,会发现这只小怪不会刷新,它永远地从游戏里离开了。
一两句简单的对白,与一场再常见不过的战斗,TC这群人真的和采访里说的一样,数次跳票,用时间把他们的灵光一现都逐一化作了现实。
还有一些恶趣味的设计,比如全果(bushi)
正是因为有这些细节在里,即使在《丝之歌》因为难度被所有人口诛笔伐,也能从另一个角度,去分享独属于《丝之歌》的快乐。这些细节填充丝丝入扣,有人从中读出了角色的故事,捕捉到那些转瞬即逝的情绪、心思。大黄蜂不再沉默,让《丝之歌》更像是一个活着的世界。
大黄蜂的日志里,还会写她对于每个怪物想法
最好的例子或许是《丝之歌》的地图匠,前期你可以在地图中找到,并购买地图。而TC也给了她一个行走世界的理由,地图匠想要找到自己的师傅,所以正在游历四方,顺道卖你地图。购买全部地图之后,会在城镇中接到关于她的任务。走遍世界之后,她终于找到自己的师傅,只可惜师傅已经离世,最后她将重要的信物交给了你。
和她对话时,它会特意蹲下来平视你
不像《空洞骑士》那样,地图匠在卖完地图之后就一睡不醒。在《丝之歌》的第三幕,面对袭击村落的怪物,也是地图匠在抵挡,保护村落。从镇子出门往右走,就可以看到怪物的尸体,散落的兵器,地图匠喘着粗气,安抚你继续接下来的使命。
像这样被细致塑造的NPC有很多。
比如我们之前说过的小朝圣者谢尔玛。在面对圣堡真相之后,他因为信仰破灭而消沉了一段时间,但当面对危机,他开始主动帮助营地里的人,在圣堡中寻找药物,到了游戏第三幕,他重新恢复信心,成为团结幸存者的领袖。
好的类银河恶魔城游戏都是这样,各种决策会造成很多连环影响。《丝之歌》也是一样,你可以更真切地感受到这是一个流动的世界。
还有一处精彩设计,是我在游戏完全结束之后才注意到的,是《丝之歌》的场景叙事。通关后,我去听了《丝之歌》的OST,本意是简单回味,却发现了一首和关卡无法对应的曲——《bilewater》。
《bilewater》曲风轻灵、神秘、悠扬,其中的吟唱让我觉得它或许更属于一个像是精灵之森的自然美景。但在游戏中它属于腐汁泽,《丝之歌》最臭名昭著的一张地图,到处都是肮脏的绿色,水里涌动的蛆虫会阻止你回血。打完腐汁泽还能不觉得恶心的,是这个。
有人从BGM与环境的反差开始推理,结合上相连地图「腐殖渠」最右边的一处净土,还原出了腐汁泽的成因——
圣堡的飞速发展,产出了无法消化的污染,为了维护圣堡的整洁,它们将所有污染都通过腐殖渠排往了下游,才导致了这两片地区的环境如此糟糕。
可能是过度解读,可能是脑补,但我觉得正是因为有这些设计,才有了讨论的空间。存在反差,所以留意,开始不自觉的思考,探索,想要了解更多,想要了解这个属于《丝之歌》的世界……到这里,我想 《丝之歌》怎么也该算是成功的。
在类银河恶魔城游戏中,《空洞骑士》我想该算是抹不开的一部作品。不仅是夸张的销量,它优秀的环境叙事,巧思布置的一体化大地图,精妙的BOSS战设计等等,放到今天都仍可以算是标杆。
而等待7年推出的《丝之歌》则是一个完美的“Call back”。不仅是我们上面说的叙事,地图,细节填充,和没有在文章中提到的精妙BOSS战,最重要的一点是故事上的传承,以及对大黄蜂的塑造。
在第三幕的末尾,大黄蜂前往记忆深处寻找对抗深渊的道具“永绽花”。
在记忆中,她再一次看到自己的三位“母亲”,看见自己曾经生活的远古村落,看见自己曾经走过的种种。那些话语、那些叮咛,仿佛仍在耳边回响。每一个场景,都能与记忆中的片段重合。
直到此刻,我才更清楚地意识到,《丝之歌》从来不是一部割裂于前作的全新篇章,而是一次对既有角色的雕琢与延展,是在一部已臻圆满的作品上,尝试再度升华。
来自B站@Sophia_129
在这个语境下,我没办法否认《丝之歌》。纵然它艰难至极,难到让人怨声载道,可《空洞骑士》不也是如此艰难,却依然令人沉醉吗?
所以当一切落幕,我仍会不由自主地怀念,怀念《丝之歌》。因为除了 Team Cherry,再没有人能做出这样的一部《空洞骑士》。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