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0日,特朗普提到“美国优先”、重新谈判关税、计划访问中国、寻求俄乌停火合作,唯独只字未提台湾。这让许多外媒和岛内媒体都感到意外。就在第二天,美国国防部官网挂出了一批新任命,其中一个名字格外扎眼——奥斯汀·J·达默,被提为负责战略事务的副助理部长。
这位名不见经传的官员,直言即使中国大陆统一台湾,美国也“不会伤筋动骨”,美国人照样安全、富裕、自由地过日子。达默到底是谁?他这番话是他个人的“出格言论”,还是整个特朗普团队背后的“真实态度”?这位“特朗普干将”的话,是否已经预示了美国对台政策的重大转向?
奥斯汀·J·达默来自美国亚利桑那州,2014年加入海军陆战队预备役,担任情报官,直到2019年退役。他熟悉亚太局势,专门研究区域安全评估,眼睛一直盯着中国周边。
退役后,达默进入政策圈,2023年成为共和党鹰派议员霍利的国家安全顾问。在霍利手下,他撰写战略报告、参与听证会,脑子里装满了防务预算和印太部署的各种数字。
2024年8月,他秘密访问了台湾,低调地待了几天,考察了岛内军事设施和装备情况。回美国不到一周,他就连续在社交平台X上发文,措辞毫不掩饰。
第一条说,美国不会为了台湾折断自己的矛头。第二条说,台湾不是美国的“生存利益”。第三条更直接,美国人就算没有台湾,也能继续过好日子。这些话,不仅让台湾当局尴尬,也让美国政界的“保台派”坐不住了。
媒体立刻跟进,南华早报、《防务新闻》等主流外媒纷纷解读为特朗普政府务实路线的象征。特朗普团队并不是不管台湾,而是不想再为台湾“玩火自焚”。
实际上,美国对台政策的转向早有迹象。特朗普第一任期发起了11次对台军售,拜登上台后更多,四年内搞了19轮,但单笔金额却不到特朗普时的一半。从F-16V重型战机变成了鱼叉导弹、海马斯火箭炮这些便宜又能“拖时间”的战术武器,美国的军售策略已经悄然转型。
达默在2023年参与撰写的报告《资源拒绝战略》就明确指出,台湾不是美国的万能钥匙。他说美国该做的是堵住中国称霸,而不是死保台湾这个岛。
2024年初,拜登曾多次失言,说美军会“出兵保台”,结果白宫每次都要连夜澄清,说“一中政策没有变”。这种“唱双簧”的表演,早就让国际社会看得疲惫。
相比之下,达默的说法虽然刺耳,却说了实话。特朗普政府干脆把“真话”摆上台面,不再遮遮掩掩。
2025年5月10日,达默又发帖提醒:台湾防卫时间不多了,得赶紧投不对称作战能力。5月21日,他再度发声,催促美国赶紧交付已售出的武器,不要拖延。他的意思很明显,美国会卖武器,但不会派兵。帮你守家没问题,替你打仗没门儿。
达默并不是孤军奋战。五角大楼新上任的另一位官员韦莱斯-格林,也公开质疑援助乌克兰是否有助于对抗中国。他表示,两者毫无正比关系。这种声音说明,特朗普团队正把战略重点,从“全球撒网”收缩到“聚焦中国”。
美国智库的研究也在“帮腔”。2025年,兰德公司发布的《中美军力记分卡》显示,解放军在近海冲突中已经占据优势。模拟台海冲突,美军胜算不高,代价却极大。
尤其是中国导弹技术进步神速,东风系列覆盖整个太平洋,美军基地如关岛、夏威夷、加州港口,统统暴露在火力范围内。
达默说得没错,美国如果真和中国在台海硬碰硬,不仅航母可能被瘫痪,就连本土也未必安全。在经济层面,台湾的半导体产业确实重要,但全球早已推进供应链多元化。台积电高管在达默发言后立刻开会,决定加快将生产线转移至美国亚利桑那州,投资总额直达1650亿美元。
这说明连台湾自己都意识到,“硅盾”不保险。美国不会为了保护芯片工厂,赌上整个国家的未来。2025年上半年,美国批准的对台军售单子只有几笔,还是防御性备件和训练支持。节奏慢了,金额小了,几乎没有媒体报道。
台湾社会的情绪开始剧烈波动。街头出现“美国靠不住”的抗议标语,民调显示,对美信任度从2024年的33%跌到2025年的24%。而特朗普政府还在继续“敲打”台湾。4月,美国对台出口产品加征高达32%的“解放日”关税,尽管后来下调到20%,仍高于日韩的15%。
这让台湾传统制造业受创严重,岛内6800家厂商受到影响,数十万人被迫放无薪假。美国这一系列动作,背后逻辑很清楚。从大规模军售转向低成本遏制,从“保台”承诺转向“拒绝战略”,从全面介入转向战略模糊。
特朗普并不是对台湾无感,而是太会算账。他要的是中方在关税、俄乌停火等问题上合作,“台湾牌”反而成了绊脚石。达默的说法,其实是把这套算盘讲得明明白白。不对称武器是用来吓阻,不是用来打仗的。美国对台政策的每一次“沉默”与“低调”,其实都是战略调整的信号。
2025年6月,达默被提名为国防部助理部长,并顺利通过参议院审批。这代表他的思想,已不是边缘观点,而是主流路线。美国不会彻底抛弃台湾,那会影响其在亚太的信誉。但他们也不会再“全力以赴”。
他们想要的是:花小钱、保面子、拖时间,稳住岛内局势,不至于立刻被统一,但也不再幻想“保台成功”。对中国而言,这种变化其实更清晰了局势。美国越来越不愿为台湾冒险,说明统一的障碍正在减少。
那些所谓的“承诺”“保卫民主”“共同价值观”,在现实利益面前,早就被抛诸脑后。美国高层的真实想法,已经不再遮掩。台湾,只是可以被牺牲的一颗棋。
特朗普干将奥斯汀·达默的一句话——“就算台湾没了,美国也不会伤筋动骨”——不仅戳破了美国政客多年的“承诺泡泡”,也揭示了美国对台政策正在发生根本性转变。美国的算盘很清楚——不想打、不愿赔、难得赢。在这场看似复杂的地缘博弈中,谁才是真正的赢家,答案越来越明朗。
信息来源:
[1]台海局势要变天了?美通过涉台法案,话音刚落,福建舰穿越台海南下,解放军官宣大动作
速看前沿
[2]台称美方不可能放弃台湾,国防部回应 大皖新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