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美国曾投入巨资,最终却悄然放弃了电磁炮项目,在今年9月被日本高调宣布,成功完成舰载电磁炮“全球首次”实弹测试。
报道中还说到,这一新技术的突破可能会对亚太地区的力量平衡产生影响。
那么日本“全球首次”的威慑,究竟是技术奇迹,还是一场政治作秀?
全球首次?
这事儿得从一个有点反常的现象说起,全球头号军事强国美国海军,在投入了天文数字的资金和时间后,悄悄地给自家的电磁炮项目画上了句号。
这就像是武林盟主突然宣布,他练了半辈子的神功,不练了,这让所有人都很纳闷,这门技术到底是真的不行,还是藏着什么我们不知道的坑?
然而,就在大家对这项未来武器心存疑虑的时候,日本却反其道而行之,高调宣布他们取得了“全球首次”的重大突破。
根据日本防卫省装备技术本部在今年9月10日发布的消息,海上自卫队在“飞鸟”号试验舰上,成功用舰载电磁轨道炮对一艘真实的舰船靶标进行了实弹射击。
这就有意思了,美国人趟过一遍然后放弃的河,日本人现在宣称自己摸着石头过去了,还要告诉全世界。
那么我们看下日本这次测试,最亮眼的数据莫过于弹丸初速,据说达到了惊人的6.5马赫,换算一下就是每秒2230米,这个速度确实把传统火炮远远甩在了身后。
可问题是,飞得再快,打不中有什么用?这次测试中发射的,是一种既没有制导装置,也没有内部装药的实心动能弹丸,说白了,它就是一块被加速到极致的“铁疙瘩”。
为什么不用制导炮弹?技术上做不到,电磁炮发射时,炮弹要承受难以想象的超高过载,任何精密的传统制导元件在这种环境下都会瞬间粉身碎骨。
这就造成了一个巨大的性能悖论:你拥有了前所未有的速度,却也因此失去了最重要的眼睛,这就让日本宣称的战略目标显得有些尴尬。
他们声称发展电磁炮是为了应对高超音速武器这类新型威胁,可一个高超音速导弹是会机动的,你用一个不会拐弯的“铁块”去拦截一个高速飞行的“泥鳅”,这无异于痴人说梦,拦截概率低到可以忽略不计。
更何况,在这条纯粹比拼动能的赛道上,日本也并非一骑绝尘,早在2018年,外界就曾观测到中国072III型登陆舰的舰体上安装有大型实验性轨道炮,其测试中使用的弹丸重达25公斤,炮口动能据说达到了77兆焦。
相比之下,日本这次5兆焦的炮口动能,显得有些不够看,这说明,即便是在“扔铁块”这个看似简单的领域,能量级别的竞争也异常激烈。
道路漫长
如果你看到“飞鸟”号试验舰的照片,一定会被舰尾飞行甲板上那几个巨大的白色集装箱所吸引,这是为电磁炮提供电力的辅助系统模块。
这门炮像是一头吞噬能源和空间的“钢铁巨兽”,在寸土寸金的现代化驱逐舰上,每一寸空间都经过了精密计算。
而电磁炮的电源系统却如此庞大,之前甚至有过为一门40毫米小口径炮就动用4个集装箱的记录,想把它塞进现役的“玛雅”级驱逐舰,或是未来的13DDX驱逐舰,不轻松。
更大的问题在于“电力之争”,电磁炮每次开火,都需要在极短时间内消耗巨大的瞬时功率,这股强大的能量洪流,会立刻与舰上的雷达、推进系统、电子战设备等关键部门“抢夺”电力。
这可能导致全舰作战能力在开火的瞬间陷入瘫痪,这对于一艘正在作战的军舰来说,是关乎生死存亡的系统性风险。
当年美国海军之所以最终放弃电磁炮,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这些看似“周边”的工程问题,动力、冷却、电磁兼容……这些系统整合的难题,就像一道道无法逾越的高墙,最终压垮了整个项目。
日本如今的测试,只是把炮搬上了船,但离真正解决这些“整合噩梦”还差得远呢。
耐久度鸿沟
任何武器,要想从“一次性”的成功演示变成战场上值得信赖的可靠杀器,都必须跨越一道名为“耐久度”的鸿沟,对于电磁炮而言,这道鸿沟最脆弱的一环,就是炮管寿命。
这几乎是一个物理学的诅咒。当弹丸以数倍音速在炮管内呼啸而过时,剧烈的摩擦和发射时产生的高温电弧,会对炮管内壁造成灾难性的烧蚀和磨损,每一次发射,都在摧毁着炮管本身。
日本为自己的电磁炮设定了一个炮管寿命超过120发的目标,这个数字听起来似乎还行,但如果把它放到实战场景中,就显得极为苍白。
现代海战中,一门主炮在高强度对抗下,需要具备发射数千发炮弹的能力,120发的寿命,可能一场小规模冲突都撑不下来,更别提持续火力压制了。
在这个关键的技术赛道上,不同玩家的进展似乎已经拉开了差距,有报道称,中国在去年底可能已经通过新型复合材料技术,基本解决了炮管的烧蚀问题,甚至完成了百次级别的连续射击测试。
综合来看,日本的舰载电磁炮在弹药效能、平台整合、作战耐久这三个核心维度上,都存在着巨大的“实用性鸿沟”。
结语
因此,这次看似风光的“全球首次”实弹打靶,更像是一场政治秀。
目的是对外释放强硬信号,展示技术决心,对内则可以争取更多的防卫预算和民众支持,至于威慑中国,甚至妄想改写东亚军事平衡,恐怕只能是“痴人说梦”。
信息源:
《日本新型电磁炮将上舰测试》光明网2025-05-14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