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耿艳菊
清早,拿起手机,就看到一件有意思的事,一个几乎从来不发朋友圈的朋友刚发了一条朋友圈,他说:“走着走着,被扯了一下,回头看去,原来是这株美丽的仙草在跟我打招呼。青萝拂行衣。这是咱们的相遇相知。”
朋友还配了图片,正是他被一枝青青的藤蔓扯住衣角的情景。
我突然笑起来,这不像朋友会做的事,他何时这样关注起这些他眼里“无意义的事情”了?平常被家人朋友硬拉着去山林中游玩,他的一颗心、一双眼都在手机上,不是打电话,就是在微信上打字谈订单,时时刻刻,如陀螺转个不停。他是那种风风火火的人,他的时间,一分钟要做八分钟的事,才觉得没有浪费。而我正相反,做事总是慢吞吞的,八分钟才可能完成一分钟的事。
平常,我对着一棵树或一朵花欣赏,细细辨别一株草,想要知道草木的名字,他若看见,就会很不屑地笑我,有时忍不住了还劝我多做点正事,说:你有这闲工夫,不如多读书、多去写,文章才会越写越好。
看看草木就不是正事了吗?我起初也争辩几句,说自然是一本大书,看花看草,看云看山看水,也是在读书呢。后来,我们就都沉默了,他是不想浪费力气和宝贵的时间,说再多,他不认可我的道理,我也不认可他的生活理念。
不由得再去读了一遍朋友的这条朋友圈,发现他竟引用了一句美丽的诗句“青萝拂行衣”,更让我惊讶了,他这样的人,还有闲情读诗?
再看藤蔓牵住衣角的照片,诗句引用得如此贴切,隔着屏幕也能感受到那恬静的气息。如果不是朋友的那段说明文字,我不相信这是他拍下的照片。
在我看来,能拍下这可爱有趣的一幕,首先是懂得欣赏大自然的美,并深深明白大自然对我们心灵的安抚作用,而且脚步是缓慢的、从容的,这样才会有闲情、闲心注意到生活中那些细微而又美妙的风景。
我想起朱光潜先生曾提到的阿尔卑斯山谷中提醒游人欣赏路旁景物的“慢慢走,欣赏啊”标语牌,于是就把这句话发给了朋友。发完,准备给他打个电话,谁知他倒先打来了。
我没开口问,他就先笑起来,说他知道我要说啥,他要先告诉我一件稀奇事。
前段时间,他晚上总是睡不着,忽然想起读书时有一段时间压力大,心烦气躁,也总是睡不着,有个同学送了本古诗词给他,他每晚睡前读一会儿古诗词,没想到心慢慢地就静了下来。时隔二十多年,当他在现实生活中忙得焦头烂额,又一次在古诗词里找到了心灵的宁静。心静了,不想那些世俗的烦心事,自然就睡得着了。
朋友感慨说,人生难免遇到不如意的事,古人真聪明啊,喜欢寄情山水草木,与自然为友。人也是自然的一部分,这世上的一草一木,原来它们的存在都是有深意的。
我本要笑他,但想到他以前眼里“无意义的事情”已成为生活中很有深意的存在了,不由得联想起前天读书时看到的一段话:“小说如何克服其方法论构造的问题,仍然要回到文学命中注定的基本元素,也就是语言上来,就像绘画的问题归根结底要讲求色彩和光线。”
一个人的一生不也是一部小说吗?方法、技巧、结构很重要,但最重要、最基本的仍是语言。如何把自己这部小说的语言修炼得生动、隽永、耐读、耐品,这是一生的功课。
像《红楼梦》这样经典的小说,开头就已写下了结局,但我们依然会饶有兴致地年年翻开看,只因为书中有令我们一再品读、欣赏的美。支撑小说的看似是严谨的结构、宏大的主题,实际上,一些看起来无用的细节描写才是令小说生动丰盈的关键。
漫漫人生路,看着漫长,其实如同小说的结尾一样,早已定好了的。人生的快乐和意义不是急吼吼地往前跑,而是气定神闲欣赏路上风景的时候所体验到的。“青萝拂行衣”的言外之意,正是“慢慢走,欣赏啊”。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