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看过一些莫名其妙的国外军事片,为什么说是莫名其妙,主要影片除了录像带上有一条片名以外,其他介绍根本找不到,也没有翻译内容,更没有中文字幕。即使有字幕,其实也未必能看得太懂。懂不懂不重要,就是看个热闹。
在苏联时期,拍一些关于“反腐”的电影,因此需要作为道具使用现代的外国武器,但现实中并没有。矛盾在于:当时有大量二战时期的改造过的道具枪械,但却没有现代的外国武器,尽管这些武器显然曾被苏军或友好国家缴获。解决办法是对德国的StG.44自动步枪进行外观上的改装,使其看起来像美国的M16。
德国StG.44自动步枪改装成美国M16的道具枪。电影剧照
这类电影作品的一个例子就是苏联影片《秃鹰坠落》(1982年),由智利导演塞巴斯蒂安·阿拉孔在“莫斯科电影制片厂”拍摄。剧情展现了一个虚构的拉丁美洲国家的事件,其中不难看出影射的是20世纪70年代的智利及其独裁者奥古斯托·皮诺切特。这个国家的士兵手中装备的是美制M16自动步枪,而细看便能发现其实是化妆改造过的德制StG.44。
上方的是原版德国 StG.44(无弹匣),下方的是改装成 M16 的版本。
可以看出,这种改装是通过以下方式实现的:使用更短的弹匣,将前准星从枪管上移到机匣上,增加了带有前准星的提把,另外还更换了不同的枪托,并加长了枪管。
装备美制M16的智利士兵。电影剧照
有趣的是,这些士兵在队列中握持这些道具M16时,是抓着手枪握把和仿制的提把来拿的。
“汤普森”冲锋枪。电影剧照
而游击队手中则是美制“汤普森”冲锋枪,这种武器在苏联是通过租借法案引进的。
马卡洛夫手枪。电影剧照
当看到独裁者的亲信 曼努埃尔·罗梅罗 前往欧洲刺杀持不同政见的雕塑家时,居然为这项“光荣使命”选择了配有消音器的苏制马卡洛夫手枪,真是让作者非常惊讶。难道“莫斯科电影制片厂”当时就没有一把带消音器的外国手枪吗?俄文作者其实是想让双方在武器必须区分开。
美制“道奇 3/4”卡车。电影剧照
通过租借法案,苏军曾经获得过美制“道奇 3/4”卡车,影片中也出现了其中一辆。不过,到1980年代时,美制装甲运兵车(同样通过租借法案引进的)在苏联已经不存在了,因此片中只能用苏制 BTR-152 和 BTR-40 来替代。而在其他一些苏联电影中,它们甚至还“扮演”过二战时期的德军装甲车辆。
米格-23。电影剧照
根据剧情,美国人向这位虚构的拉丁美洲国家的独裁者提供了现代战斗机。影片中出现的是苏制 米格-23,机鼻上还画了张着牙齿的大嘴。其实,到1983年时,这种飞机已经算不上“新鲜货”了,因此在电影里近距离展示也不用担心泄露机密。米格-23于1967年首次试飞,1969—1985年间生产。在1973—1974年间,该型飞机还曾出口到叙利亚和埃及。
美制M939军用卡车。
有趣的是,影片中出现了几辆外国卡车,看起来像是美制 M939三轴5吨级军用卡车 或者类似车型。它们是怎么出现在“莫斯科电影制片厂”的呢?与BTR-40并排出现时显得非常特别。
上校曼努埃尔·罗梅罗身着野战军服和贝雷帽。
再来说说这个未标明国家军队所穿的军装。据说是仿照了20世纪70年代智利军队的样式,谁知道呢。野战军装为绿色,肩章缝在纽扣下方,类似于苏制“阿富汗式”军服。在野战军装上搭配佩戴一顶有大金属帽徽的贝雷帽或军便帽。
身着白色礼服的独裁者将军。电影剧照
身着白色礼服的独裁者将军。电影剧照
独裁者与其副官身着白色礼服。电影剧照
副官上校身着白色礼服。电影剧照
身着灰色日常军服的军官们。电影剧照
身着灰色日常军服的独裁者将军。电影剧照
身着灰色日常军服的副官上校。电影剧照
身着灰色日常军服的军官们。电影剧照
副官上校。电影剧照
独裁者和他的副官上校洛佩斯的白色礼服非常有意思。独裁者作为将军,佩戴的是肩章上的“四星”军衔(在智利军队中,这代表中将;再往上是上将。皮诺切特也佩戴过肩章四星),而上校则佩戴普通的上校肩章,符合当时智利军队的军衔制度。肩章的编织样式非常像德军国防军的风格。日常军服则为灰色。军帽上的帽徽与皮诺切特时期智利军队的帽徽非常相似。
独裁者(尤尔斯基)。电影剧照
独裁者尤尔斯基与其副官。电影剧照
独裁者尤尔斯基。电影剧照
那么影片本身如何呢?谢尔盖·尤尔斯基在片中饰演的独裁者(名字未被明确提及,似乎曾出现过“拉蒙”这个名字),在片中被称作“将军”,人们对他使用“阁下”的称呼。他的表演堪称无与伦比。在这个年龄依旧显得精力充沛,害怕衰老;他喜欢打网球,并且常常拒绝身边拍马奉承者的帮助,比如拒绝别人搀扶他下扶梯或替他搬东西。他甚至不介意亲自烹饪肉食,并将最好的部分端给尊贵的宾客。他还喜欢在公开场合用训练有素的嗓音,滔滔不绝地发表一些“空话”。
独裁者(尤尔斯基)。电影剧照
独裁者尤尔斯基与其副官。电影剧照
副官帕舒廷。电影剧照
按剧情,独裁者的目标是红色游击队——这些游击队控制着半个国家,主要在乡间和山区活动,实施破坏行动。例如,片头早晨,副官向独裁者报告称夜里游击队炸毁了一座营房,结果造成15名士兵死亡,而被击毙6名游击队员,3人被俘。顺便说一句,饰演谄媚副官洛佩斯的演员是亚历山大·帕舒廷,他的讨好型嗓音非常适合这一角色。
美国顾问迈克尔·巴尔托纳。电影剧照
美国顾问与独裁者讨论把含油区交给美国公司开发。电影剧照
美国顾问与独裁者打完网球后的场景。电影剧照
独裁者上台前在屠宰场工作,宰杀小牛,其父因贫困在树上自缢身亡。独裁者是在一次军事政变中在美国人的帮助下掌权的,因此把国家的财富廉价出卖给美国商人。他甚至任命美国人迈克尔·巴尔托纳为顾问,向他恳求现代飞机、坦克和弹药以打击游击队。顾问通过“按需发放”的方式掌控着独裁者——例如给了新飞机,却不提供用于烧毁游击队村庄的凝固汽油弹。真是个慈善的美国人?别开玩笑了。对美国人来说,国内的内战局势非常有利:独裁者对美方保持依赖,从而廉价出售国家资源(而这个国家实际上并没有石油)。此外,美国顾问还暗示独裁者,他正在考虑将其撤换,换上一个在民众中更有威望的候选人出任国家元首。
佩戴“秃鹰”勋章的曼努埃尔·罗梅罗上尉。电影剧照
另一位重要人物是来自瓦连托的年轻上尉 曼努埃尔·罗梅罗,因为他的正直受到了独裁者的赏识。他因与游击队作战而获得了一枚铅制的“秃鹰”勋章。最终,曼努埃尔成为独裁者的副官,之后晋升为上校。独裁者对这位新副官推心置腹,说他出生的地方“和我们整个国家一样,都是一坨烂泥”。他还邀请罗梅罗秘密前往城郊的一家二流“技术学院”,那是独裁者在上台前常去的地方。独裁者在坦率的情绪中说:“最甜美的爱情就是不会有结果的那种。如果你依附于某个人——你就会失去自己。”顺便提一句,独裁者没有子女,只有情妇。随后,他还带罗梅罗去参观对政治反对派的电刑拷问。
其实,这位年轻军官也有个人的悲剧——他在贫困中长大,渴望功名与财富,但在家乡的村子里,却因投身独裁者的麾下而遭到所有人的鄙视。剧情中,曼努埃尔甚至亲手毁灭了自己的村庄,因为他们被指控与游击队有联系。
游击队快速进攻期间的独裁者宫殿。电影剧照
游击队迅猛进攻中的独裁者宫殿。独裁者本人没穿裤子,一边烧毁机密文件。电影剧照
最终,游击队开始全面进攻,距离首都只剩40公里。独裁者提议将全部权力交给他的副官曼努埃尔,自己则打算带着钱逃往美国,但年轻的副官却将他击毙。顺带一提,皮诺切特在2006年安然去世。
Sig 510 — STG 57
本文结束后,有读者提出自己的见解。实际上当时智利并没有M16。智利购买的是瑞士制造的 STG 57 步枪,用它来改装成电影中的StG.44要简单得多。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