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边缘人|欧洲生活观察:星期天、选举和垃圾

0
分享至

写在前面:

最近工作比较忙,所以长文写得少。从这一期开始,会陆陆续续搬一些我平时写的碎片观察记录,这些观察基本都是在通勤路上完成的,算是想哪写哪的小角度。其实跟很多读者交流,发现大家对于在国外(欧洲)生活其实是没有实感的,因此没有感知。

我生活在此地,也希望能够趁着没有变成一个迟钝的“外来者”,能尽可能以在场的状态和外来的视角提供一种生活图景,即一种真实的国外生活。这些观察既包括一些客观现象,也包括我自己的思考,甚至还有道听途说,但尽可能提供了我所知道的信源。因为角度小,故而显得零碎,同时又有很多可探讨的空间。

作为读者,如果你们想知道更具体的哪一方面,欢迎留言或投票讨论,我也将作为你们的窗口,尽可能呈现真实。

本系列目前有如下文章:

星期天

很多中国人来到欧洲,最不适应的一个地方是欧洲的星期天。这一天,大部门国家和城市的商店、超市、购物中心甚至是餐厅,都会关门休息。极少数机场和中央火车站的超市可能会有限开放几小时。如果不去餐厅吃,可能就得饿肚子。

我曾经一直有一个疑惑:为什么商家有钱不赚,周日一定要关门呢?


周日宁静的社区

实际上,这其实跟欧洲的现代化进程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主要是宗教,历史和制度等多方面的因素。最近在由于在德国工作生活,看魏玛共和国历史的时候,稍微有了一些了解。

从前由于宗教原因,星期日作为“主日”,主要是休息与家庭为核心,溯源的话,应该是公元321年君士坦丁大帝首次颁布法令,把星期日作为休息日。这一法令是宗教习俗转变为法律和社会规范的转折。

工业革命后,欧洲逐步确立了六天工作制,周日也仍然是休息日。这一时期,社会运动和劳工组织的主要目标是缩短每日工作时长,即争取每日 8 小时工作制。二战后,经济复苏和社会福利的背景下,欧洲各国的工会组织开始发起各种运动,要求保障工人权利,缩短工作时间。这一阶段是争取五天工作制。

比如在西德,就发起了非常著名的运动“周六是爸爸的”(Samstags gehört Vati mir)。这场运动不仅仅是一次成功的劳工运动,更深刻地改变了西德的社会结构、家庭观念和休闲文化,是理解德国现代工作与生活平衡观念的钥匙,之后我可能专门写一篇讨论。后来,法国开始推动奥布里法案(Lois Aubry),将法国的每周工作时间从39小时缩减至35小时。

同样是改善劳工条件,不同的是时代背景。1955年德国开始的“周六是爸爸的”是马歇尔计划下西欧经济腾飞,企业卷生卷死情况下的一种方案,解决的是“经济增速上来了,福利待遇有没有跟上来”这个问题;20世纪90年代开始的奥布里法案的背景是失业率高企情况下的方案,这个法案的基础逻辑框架很有意思,它提出了一种构想:公司业务量=在职员工人数*员工工作量。即假如一个公司的工作量恒定,当每个在职员工的工作时间都减少一些,那么整个公司需要的员工人数就会相应增加。因此,进行“工作分享(le partage du travail)”是降低失业率的一个方法。

要不怎么总说法国是“革命老区”呢,但就这种问题解决的思路,放在国内,早都被教育完了。但话又说回来,一个社会现象的背后,一定是有深刻的历史渊源的,这个之后的系列文章中我也会慢慢提到。如果我们用自己的国情和生活环境去评价另一种文化和制度下产生的问题解决思路,一定会产生“皇帝用的是金扁担”这种笑话。

说回到商店关门这件事,背后其实是有法律支撑的。比如德国,每个州就有自己专门的《商店营业时间法》(Ladenöffnungsgesetz),对于每周的营业时间、夜班、补休等有详细的规定,但最核心的内容,是保障休息日的传统,即Sonntagsruhe(休息日的安宁)。曾经我写过,德语和中文在词语方面很像,Sonntagsruhe就是由德语的星期日+安静(休息、静止)组成。从魏玛宪法中,对于这一天就有规定:

“Der Sonntag und die staatlich anerkannten Feiertage bleiben als Tage der Arbeitsruhe und der seelischen Erhebung gesetzlich geschützt.”“星期日和国家承认的节假日作为休息日和精神升华的日子受法律保护。” 《魏玛宪法》第139条

因此这一天,对于德国人来说,就是Reset(重启)。


(也是因为周末文化,促成了德国乃至欧洲的周末自驾游的发达)

其实从这条目中,就可以看到一个底层逻辑:国家和社会的共识是,休息可以带来精神升华。或者至少说,休息不会带来耻辱和羞愧。别小看这一种共识,直到今天,多少牛马在休息的时候都要被PUA:不够努力、态度不端正、不够积极、不能吃苦......我在这边工作的一个直观感受就是:同事对于“自己”,很关注,并且这种关注和在意,得到公司制度和氛围层面的全面支持和宽容——因为每个人都知道,当今天一个人不舒服不能请假仍然需要工作的时候,那下次那个人可能就是自己。

这一天同样也是市民活动的重要日子,比如下面提到的地方选举,日期就定在周日。同样的,这一天在市区内的大小广场上,都有各种各样的活动(比如游行,演讲,庆祝等)。市民活动是德国人生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总体而言是个人身份与社会群体进行连接和确认一种方式,是国家治理中的软性和弹性部分,吸收了大量的社会能量(正负)。这一天的社会性是非常有意思的,有机会也会再详细展开。


(随地大小坐是年轻人度过周末的最常见方式,并且基本都是交流,并不是扎堆玩手机)

顺带提一嘴,荷兰目前已经开始推行四天(32小时)工作制了,算是走在欧洲前列,具体效果和实施情况,再探再报吧。

选举

最近是德国的地方选举季,街道和社区都是候选人的照片,为选举造势宣传。

比如大街上的路灯,或者社区内的电线杆上,就会有候选人的照片,同时会添加一两句口号以表明其主张。照片一般都是比较亲民的职业照片,而非红底或蓝底的证件照。


(绿底的候选人一般都是表明其是绿党)


(在土耳其社区张贴的候选人多有中亚面孔)

在德国,选举权并非一体适用,而是根据选举的层级(联邦、州、地方)和个人的国籍身份(德国公民、欧盟公民、非欧盟公民)有明确的划分。

传统意义上的选举,一般是拥有投票权公民的事(还在于其是否是欧盟公民)。非德国公民的选举权利受到较大限制。如果非公民,非欧盟公民,在德国是没有法定选举权的,既不能参与联邦、州、地方层面的选举,也无权选举欧洲议会。


(德国公民可能涉及的所有选举)

因此,为了让对于合法居住在这里的外国人,甚至难民,也拥有表达的渠道,增加政治参与度,以弥补所谓的“民主赤字”,德国很多城市和乡镇设立了“融合委员会”(Integrationsrat)或类似的“外国人顾问委员会”(Ausländerbeirat)。这些机构是生活在当地的外国居民的官方代表机构,旨在维护其利益,促进融合。

融合委员会本质是一个咨询和顾问机构,其权力说大很大,明面上的权利有建议提案权,听证权,质询权等,对地方政治运转有较大影响力,具体就不细说了;说小也很小,它的决议和建议对地方议会没有法律约束力。因此,融合委员会的影响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成员的政治技巧、专业能力、与各党派议员建立的良好关系以及其在公众中的威信。


(某中文宣传册给出的融合委员会定义)

就是这么一个对标我们熟悉的一些花瓶单位的委员会,这些年在德国政治舞台上开始扮演非常重要的作用。我平时走在路上有人来发传单,在宣传他们政党的同时,都强调希望我把融合票投给谁谁谁。管中窥豹,这其实是德国公民思维基础的一个外显。

一方面,这是这边政治生活中的软性体现。即宪法赋权之外的一种让渡。这种让渡,表现的是主流社会主动选择开放多大的公共领域,邀请非公民居民共同商议,是一种政治宽度和弹性。

另一方面。它是公民和居民中间的一种平衡器,通过赋予非公民居民制度化的建议权和听证权,弥合了因国籍身份而产生的政治权利鸿沟,确保了“所有为社区做出贡献的人,都应有机会影响社区的未来”(社区在德国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概念,之后我会讲到)。它是一种促进相互理解、化解潜在冲突、构建社会凝聚力的重要机制。

说了这么多抽象的理论内容,具体聊聊例子,这个融合委员会能干什么,或者做过什么呢?


(某委员会的中文宣传页,隐去敏感部分)

我知道的比较著名的例子是“妈妈语言班”,许多融合委员会成功游说市政当局,为移民母亲开设了与幼儿园或小学时间相匹配的德语课程。解决了她们因照顾孩子而无法参加常规语言班的难题(这种课程一般免费或者收费极其低廉);再比如,推动地方政府或者住房公司发布多语种的租房指南,给外来居民解释德国复杂的租房合同、垃圾分类规定和住户权利;还有推动多语种的医疗服务等等。

我翻译了一下我收到的绿党的传单:


可以看到,很多政策、项目和主张看起来很“微小”“不值一提”,但就是这么一年年微小的积累,极大改善了移民在德国的日常生活质量。我想起一句话“我们终将会影响潮水的方向”。

对融合委员会的投票,本质是一种“代餐”。从选民的角度讲,如果没有经历过投票或者根本不知道正常的投票应该怎么开展的国家的人来说,这是成为正式公民前的一种“适应性练习”,你需要知道自己关心哪些议题,你的社区关心哪些议题,你选出的候选人关心哪些议题,投票后可能会对你的生活有哪些好坏影响等等,是具体而细小的参与感。 同样的逻辑,还有U16选举,面向所有16岁及以下的儿童、青年,进行象征性投票。主要目标是让儿童和青少年了解选举作为一种民主工具,并促进民主教育。(参见官网的介绍)总体而言,是一种成体系的、有结构的制度安排。


各党派努力争取这块“洼地”的原因,还在于其实这是选票的储备票仓。这些仅有资格投票给融合委员会的人,未来有很大的概率拥有正式的投票权。通过提前锁定或者是采用合理方式影响其政治倾向的方式,能够在未来占领先手。

当然了,制度本身是复杂的,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影响也有好有坏,至于由此而产生的后果等,不在此次观察讨论范畴。

垃圾

在欧洲,扔垃圾是个技术活。

比如在德国,有不同的垃圾桶。纸归蓝,包装归黄,厨余归棕,剩下没用的归黑,玻璃瓶和特殊物品单独处理。 按照颜色记就行:

蓝桶 (Papiertonne):专门放纸和纸板,比如报纸、快递纸箱、麦片盒子,但不能扔用过的餐巾纸或者很脏的披萨盒。 黄桶或黄袋 (Gelber Sack/Tonne):专门放各种包装,特别是塑料、金属和复合包装,比如酸奶杯、塑料瓶、罐头、牛奶包装。重点是“包装”,而不是物品本身。黑桶或灰桶 (Restmüll):专门放不能回收的、不属于其他任何类别的垃圾,比如尿布、烟头、用过的卫生纸、吸尘器袋、打碎的盘子。棕桶或绿桶 (Biotonne):专门放有机垃圾,也就是厨房里产生的厨余和花园里的植物垃圾,比如剩菜剩饭、果皮、咖啡渣、鸡蛋壳、树叶、杂草。除此之外,玻璃瓶要按照颜色(白色、棕色、绿色)扔到社区指定的大玻璃回收桶里,而旧电池、旧电器、旧衣服和押金瓶 (Pfandflasche) 都需要送到专门的回收点或超市回收,不能随便扔进家用垃圾桶。

刚开始可能会有点复杂,但习惯后就会发现非常清晰。

在瑞士或者比利时则稍微有所不同,一般会有“垃圾日历”,标注了这一年中每个月哪几天专门回收哪种垃圾,比如“纸箱日”的时候,大家都会在前一天晚上把自家的纸箱折叠好用专门的线绳捆好放在街区专门的地方,等待第二天的垃圾处理人员回收。


(纸箱日前夜街边的纸箱)

如果不想把垃圾太过细致分类,可以选择在超市买专门的市政垃圾袋(比如苏黎世叫Zurisack),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忽略垃圾分类这一要求。这种垃圾袋价格比较高,正常家用的17升垃圾袋一卷(10个)大约为10瑞郎(约人民币90元),正常家庭一周用一个垃圾袋。这种垃圾袋其实是一种税,如果你不想按照严格的垃圾分类,那么就需要付出额外的价格。这种理念在欧洲还比较常见。


(瑞士苏黎世市政厅发布回收日历,分别有近期纸张、电子产品、厨余垃圾和棕色垃圾袋等的回收日期)


(大件垃圾或者特殊垃圾的回收点)

在瑞士日内瓦,因为挨着法国,所以经常有个(真事)段子,说日内瓦人周末一大早就起床去法国,一般就做两件事:一是把家里的垃圾拿到法国扔掉,第二是把法国超市的东西搬回家。

这涉及到另一个地理套利,就是隔着边境线,瑞士这边的物价至少要比法国高30%,而垃圾分类的管理严格程度也更高。

也因此在欧洲路边,经常会看到有标注Gratis(免费)的物品,只要看见,你就是那个有缘人,大到家具,小到锅碗瓢盆,应有尽有。我在瑞士的时候,乐趣之一就是遛弯出门“捡垃圾”,落地灯、书桌、衣架、柜子全部都是捡来的,而且非常新。原因就是如果这些物品的原主人如果遇到搬迁或者置换家具,这些物品的处理费将会是一大笔费用,但如果放在路边,物品就可以流转给下一个需要的人,是某种层面的社会福利。

在德国,从去年开始,所有的塑料瓶、易拉罐,都开始预收0.25欧元(约2元人民币)押金。比如在超市买标价1欧元的可乐,结账时需要付1.25欧元,等退回瓶子的时候,0.25会以超市代金券形式返还。所以经常会在超市看到,有人拖着一大袋子瓶瓶罐罐来退押金。


(德国每个超市都有回收处)

我之前问过朋友这个问题,我说为什么像比利时、瑞士这些地方塑料瓶不需要预扣押金,德国还专门推行这样的政策,朋友给了我一个耳目一新的答案:这属于社会救济的一种隐蔽方式。其实很多人不会在乎这点押金的,或者有的时候嫌麻烦,随手就会扔在路边,如果是低收入阶层或者是难民,他们就可以通过捡瓶子的方式,来换取食物(这也是为什么退瓶子的钱只能返还以退回点超市的代金券)。一方面,避免了直接发救济金或者免费食物所造成的“养懒汉”,另一方面,也是一种额外的“税”,不在乎的人就相当于一种捐赠。

知道这个原因以后,我开始格外注意路边的瓶子,甚至还动过捡一天瓶子体验一下,看看能赚多少的念头。后来发现,专业的事还是得交给专业的人,那些大哥大姐身形矫健目光敏锐,我还没看到哪里有瓶子,他们已经拖着一袋扫荡完了。


(路遇“同行”,捡瓶子的大哥,袋子里都是瓶子)

按照德国(北威州)这边的物价来说,一公斤牛肉价格平均在14欧元左右,一公斤香蕉3欧元,一升牛奶1欧元,猪肉一公斤6欧元,鸡蛋一个0.3欧元左右,菠菜500g 2欧元。也就是说,理论上一个人每天捡10个瓶子,一个月收入是75欧。单纯从维持生存角度来说,足够一个月生活了。或许是因为德国这些年收容了太多的难民,所以不得已采用这种方式吧,总之也是很有意思的观察角度。

除此以外还有去年实行的全欧盟境内所有瓶盖不允许脱离瓶口的政策。


(盒装牛奶的盖子也是连体的,喝起来确实费劲)

原因众说纷纭,有说是因为瓶盖经常被小动物误吞,导致不环保;有说是因为瓶盖的回收难度和瓶子的回收难度不同,效益不同。反正现在在欧盟买到的所有瓶装水,甚至是牛奶,盖子都在包装上,为此还专门有人做出梗图讽刺。


以上就是欧洲生活的一个侧写了,具体而细小。还想知道欧洲生活的哪些方面,可以讨论,我会慢慢出系列观察。

以上

免责声明:本人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生活建议。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三只羊”复播,三名主播着装一样,专注讲品,带货风格改变较大

“三只羊”复播,三名主播着装一样,专注讲品,带货风格改变较大

极目新闻
2025-09-15 23:12:38
新闻发布会|加强违法停车治理,重庆公安推出系列“组合拳”

新闻发布会|加强违法停车治理,重庆公安推出系列“组合拳”

王晓爱体彩
2025-09-15 14:37:56
18分惨败!广东男篮被新疆淘汰无缘8强:11冠王未来堪忧?

18分惨败!广东男篮被新疆淘汰无缘8强:11冠王未来堪忧?

篮球快餐车
2025-09-16 00:17:07
英超第二位下课主帅即将产生,不是阿莫林

英超第二位下课主帅即将产生,不是阿莫林

星耀国际足坛
2025-09-15 23:47:31
亚冠精英赛:1-2,C罗争冠劲敌遭绝杀,少一人+98分钟丢球酿苦果

亚冠精英赛:1-2,C罗争冠劲敌遭绝杀,少一人+98分钟丢球酿苦果

侧身凌空斩
2025-09-16 02:04:17
央视灼灼韶华被观众强烈要求下架,理由很一致:挂羊头卖狗肉

央视灼灼韶华被观众强烈要求下架,理由很一致:挂羊头卖狗肉

小椰的奶奶
2025-09-15 15:14:42
新华社快讯:李成钢说,双方就以合作方式妥善解决TikTok相关问题,减少投资障碍,促进有关经贸合作等达成了基本框架共识

新华社快讯:李成钢说,双方就以合作方式妥善解决TikTok相关问题,减少投资障碍,促进有关经贸合作等达成了基本框架共识

新华社
2025-09-15 23:18:03
医生对你暗示过什么?网友:我两次做阴超都是遇到男医生

医生对你暗示过什么?网友:我两次做阴超都是遇到男医生

解读热点事件
2025-09-14 00:15:04
辛芷蕾终遭反噬:面对梁婷的5000字檄文,她真认怂假偿还

辛芷蕾终遭反噬:面对梁婷的5000字檄文,她真认怂假偿还

光影新天地
2025-09-15 21:20:10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与波兰共和国政府间合作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共同文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与波兰共和国政府间合作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共同文件

新京报
2025-09-15 21:06:21
美国,这太可怕了吧!

美国,这太可怕了吧!

新民周刊
2025-09-15 11:21:05
DeepSeek:一场无解的阳谋,让美国陷入两难之境!

DeepSeek:一场无解的阳谋,让美国陷入两难之境!

遇见洞见
2025-09-15 20:10:09
山东省纪委监委通报,姜青山被查

山东省纪委监委通报,姜青山被查

鲁中晨报
2025-09-15 10:15:33
张维伊节目炫耀买下500万的北京房子,董璇:厕所看起来有点小

张维伊节目炫耀买下500万的北京房子,董璇:厕所看起来有点小

小兰聊历史
2025-09-15 10:40:37
Shams:库明加阵营提出增强版资质报价+放弃否决权 勇士拒绝了

Shams:库明加阵营提出增强版资质报价+放弃否决权 勇士拒绝了

直播吧
2025-09-15 22:09:09
多国宣布:出动战机!

多国宣布:出动战机!

环球时报国际
2025-09-14 10:15:04
小米手机官博头像意外泄露新机背屏,预计为17 Pro系列

小米手机官博头像意外泄露新机背屏,预计为17 Pro系列

IT之家
2025-09-15 16:47:27
他信入狱!前妻朴乍曼携2女儿探视,佩通坦面带笑意、像胜券在握

他信入狱!前妻朴乍曼携2女儿探视,佩通坦面带笑意、像胜券在握

疯说时尚
2025-09-15 15:50:40
“自带苦相”的5位女星越看越丧,五官漂亮却演啥都苦情,太吃亏

“自带苦相”的5位女星越看越丧,五官漂亮却演啥都苦情,太吃亏

梦录的西方史话
2025-09-15 16:55:56
西贝事件反转!贾国龙被扒"假意"道歉,罗永浩暴怒:劝我的都绝交

西贝事件反转!贾国龙被扒"假意"道歉,罗永浩暴怒:劝我的都绝交

派大星纪录片
2025-09-15 12:04:38
2025-09-16 07:08:49
行走无声
行走无声
旅居欧洲,业余交易,读书写字,记录生活,网站同名 ——「做一个世界的水手,去所有未经的码头」
4文章数 0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中美就妥善解决TikTok问题达成基本框架共识

头条要闻

中美就妥善解决TikTok问题达成基本框架共识

体育要闻

诺维茨基退役十年后,德国篮球走向巅峰

娱乐要闻

60岁张曼玉定居法国:瘦成皮包骨?

财经要闻

华与华秒怂 罗永浩称已接到对方道歉

科技要闻

官方:英伟达违反反垄断法 将施进一步调查

汽车要闻

后轮转向和5C 2026款梦想家把想到的都给了

态度原创

房产
健康
旅游
艺术
教育

房产要闻

当海口书包房卷向「未来」,这里的孩子和房价,都在高速超车!

内分泌科专家破解身高八大谣言

旅游要闻

热闻|清明假期将至,热门目的地有哪些?

艺术要闻

故宫珍藏的墨迹《十七帖》,比拓本更精良,这才是地道的魏晋写法

教育要闻

责任与回报的失衡困境:班主任没人当,抽签解决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