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一张截图在网上炸开了锅:烟草公司员工干了十年,公积金就攒了96万。
不少人看了直呼:“这就是铁饭碗中的金饭碗吧!”“这样的公司居然还说亏损?简直离谱!”
一边是天花板级别的福利,另一边却传出烟草公司“开始亏损”的消息,听着确实让人有点懵。
烟草不是每年贡献几千亿利润的吗?
怎么也亏上了?
别急,这事儿还真不能光看表面。
一、“十年96万”,不是谁都能有
说实话这个数字确实吓人。
十年96万,平均每月公积金得有8000块,扣除员工自己那一半,公司每月也得交4000,这得是多高的工资水平?
我们来掰扯一下,国家规定的公积金缴存比例是5%—12%,一半是自己交,一半是公司交。
要想每月攒8000块公积金,工资得在四五万以上。
一、“十年96万”,不是谁都能有
说实话这个数字确实吓人。
十年96万,平均每月公积金得有8000块,扣除员工自己那一半,公司每月也得交4000,这得是多高的工资水平?
我们来掰扯一下,国家规定的公积金缴存比例是5%—12%,一半是自己交,一半是公司交。
要想每月攒8000块公积金,工资得在四五万以上。
二、烟草公司真的亏了吗?到底亏在哪?
看到烟草系统传出“部分区域亏损”的消息,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你们员工福利太高了,被自己养穷了?
这话听着有点道理,但真不是这么回事。
要知道中国烟草可不是什么边缘企业。
光2024年就为国家贡献了1.6万亿元的税利。
这是什么概念?
几乎是全中国利润最猛的央企之一。
你说这样的企业会“真亏”?
其实所谓的“亏”,更多是相对而言。
比如某些省、市局,在收入增速放缓、新业务乏力的情况下,利润空间变小了。
再加上库存积压、市场萎缩,导致个别地区账面上出现了亏损苗头。
但要说整个烟草系统“撑不住了”?
那是危言耸听。
三、真问题不是工资,是“新烟民”不来了
那为啥以前赚得盆满钵满的烟草公司,现在也开始头疼了?
根子不在工资,而是在消费者身上。
这几年吸烟人群真的在慢慢减少。
现在的年轻人健康意识越来越强了,别说抽烟了,奶茶都开始换成无糖的了。
老一辈的烟民在变老,新一代却不怎么“接班”。
这意味着传统卷烟的市场正在一点点萎缩。
与此同时电子烟又冒出来抢市场。
一支电子烟能抽一个星期,没烟味、不刺鼻,还能当潮品,吸引了不少年轻人尝鲜。
而且电子烟大多是私企搞的,线上卖、地下卖,价格又便宜,监管又难。
正规烟草系统想盯也盯不过来。
这才是烟草公司真正的压力:市场份额被分走了,利润自然也就不那么好看了。
四、不改不行了,烟草也得“卷起来”
面对这种局面烟草公司也得开始想办法了。
一个方向是内部改革,该优化的流程得优化,该瘦身的岗位得瘦身,不能再躺着挣钱了。
高福利也得“合理偏高”,不能让外界一看全是“年入百万+轻松上班”,那舆论压力迟早要爆。
另一个方向是转型发展
与其被电子烟抢走市场,不如主动下场“抢回来”。
其实国家已经出台了《电子烟管理办法》,正式把电子烟纳入监管。
这就等于给了烟草公司一个信号:你们可以进场了。
既然趋势挡不住,那就别躲着,去正面接住这一波消费新变化反倒可能是新机会。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