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似乎终于想通了一件事:既然能轻松打败美团,那为何不干脆彻底将它击溃?
要知道,半年前几乎没人能料到美团竟如此不堪一击。说好的护城河、完美的配速算法,在阿里巴巴电商体系中蒋凡所管的一个部门面前,不堪一击——美团的市场占有率从70%被打到40%,溃不成军。
在外卖市场取胜后,阿里并未止步,很快将目光投向美团的另一核心业务——点评团购。这一次,阿里祭出的武器不是淘宝,而是许多人日常出行必备的工具——高德地图。或许有人不知道,早在2014年,阿里巴巴就以10.45亿美元收购了高德地图。可这10年间,高德地图始终处于亏损状态。一个国民级应用竟赚不了钱?难道马云开始搞慈善了?
事实上,过去几年阿里体系内部山头林立、各自为政。钉钉、闲鱼、盒马、高德等平台间几乎没有协同效应,甚至难以做到互不绊脚,这是典型的“大公司病”。多问一句,你现在所在的公司有没有类似问题?可以在评论区和大家聊聊。
高德地图手握数亿用户,却长期没有清晰的盈利模式:用户使用完全免费,偶尔靠打车服务赚点手续费,这点营收对其战略价值而言杯水车薪。这个天然的巨大流量入口,就这样被雪藏多年,成了阿里过去最大的资源浪费之一。
所幸,如今的阿里似乎终于觉醒。9月10日,阿里召开发布会,全网造势,邀请大量互联网博主、媒体和网络大V参加,宣布高德地图上线新功能——“扫街榜”。这个扫街榜本质是内嵌于高德地图的点评功能,对外看似只是个排行榜系统,但从功能定位看,几乎就是阿里版的大众点评。
经过一段时间体验,我能明确说,扫街榜的推出,对大众点评而言堪称一颗“核弹”。我甚至能预见,未来半年内,高德地图有望吞下大众点评一半以上的市场份额,行业攻守之势将在此刻逆转。
先说说大众点评的赚钱逻辑,其实并不复杂。平台通过用户对餐厅、酒吧、按摩店等门店的打分形成评价系统,再通过销售代金券、套餐、广告排名等形式,从商家和用户两端赚取佣金与推广费。这一模式依赖三大支柱:一是十多年累积的海量用户评价数据;二是遍布全国的商家入驻资源库;三是用户对点评内容真实可信的长期信任。
但多年发展后,它的评分系统早已严重失真。你或许也经历过:在餐厅吃饭时,服务员轻声说“给个五星好评,送您一瓶可乐”。多数顾客图方便、贪小便宜,自然乐于配合。可这种“人情评分”泛滥后,评分彻底失去参考价值——当所有商家都在刷分,每家门店都标着4.8、4.9的高分时,你还能分辨出哪家真好吃、哪家服务好?
试想,若你根据大众点评评分选餐厅,大概率会遇到这样的场景:门店环境不错、装修讲究、顾客不少甚至要排队,可落座点餐后,扑面而来的却是中央厨房预制菜的味道。你会发现菜品标准化严重、味道千篇一律,有些高分门店甚至没有明火厨房,全靠批发市场统一配送的速成食材。
于是网上流传一种说法:想在大众点评找到便宜又好吃的饭店,要锁定3.5分到4.0分的中低分商户——这些才是本地人真正喜欢、却不擅长刷分的良心小店。可问题在于,大众点评几乎不可能将这类中等分门店推到首页,你必须主动搜索、翻页、挖掘,才能发现它们的存在。换句话说,真正值得吃的店被藏了起来,评分靠前的基本是“谁出价高谁靠前”的商业游戏。
朋友,咱们可是中国人,5000年传承的饮食文化,怎能变成这样?一旦评分体系沦为广告经济的附庸,用户自然会对平台失去信任。就像我自己,只有偶尔去价格较高的餐厅时,才会在点评打卡买套餐——毕竟人均三四百的饭局,一张团购券能省不少钱。可这种打卡行为反而“喂养”了系统,让它误以为我偏好高价餐厅。
一旦到陌生城市想找本地地道又实惠的餐馆,大众点评推来的全是装修精致、价格不菲的高端选项,真正接地气的街边小饭馆却死活找不到。为什么?因为这套推荐逻辑早被商家和平台用金钱玩坏了。
那么,有没有新平台能用更真实、不可刷分的数据体系挑战大众点评?答案是肯定的,高德地图正在成为这个搅局者。
换个视角看问题:如果你特别钟爱一家小饭店,经常去吃,几乎不可能每次都在大众点评给它打分,但你肯定会打开高德地图导航过去。尤其在地址复杂时,导航行为就是你每一次真实消费意愿的证明——你可能不打卡、不评论,但导航记录实实在在说明你“去过”。
对高德而言,这些目的地行为数据,正是天然且高效的评分依据。比起平台上动辄5分的人情刷分,导航数据几乎无法作假——总不会有人为了一瓶可乐,故意导航去一家根本不想吃的餐馆吧?
举个例子,我最近在成都打开高德扫街榜,看冒菜分类时,发现出现的门店大多没听说过,味道却很不错。为什么?因为这些店离我较远,我平时常去家附近的门店。但这正是高德扫街榜的妙处:它能真正挖掘出被本地人反复消费的“宝藏门店”。冒菜在成都是极其成熟的品类,供应链完善、底料食材齐全,只要厨师掌握基本火候、食材采购得当,就能做出合格味道。
所以只要肯投钱推流、搞好装修、做好厅堂服务,大众点评的分数总能刷上去,可这类冒菜真的好吃吗?我只能说“都是一个味儿”。而真正老百姓爱吃的冒菜店,往往没多少宣传预算、装修不奢华,却味道独特、回头客极多。
你在高德上看到的推荐门店,大多是这种“小而美”、靠口碑生存的小馆子。它们没动力在大众点评刷分,也不会让服务员强行索评——根本忙不过来,也没兴趣扩大规模开连锁。这些小馆子最大的价值在于:没有好评诱导,顾客评价极少,留下的只有消费行为本身。而这种行为数据,恰恰是最真实、最准确、最能反映本地人口味偏好的“金矿”。
作为地图软件,高德天然拥有用户目的地数据,这是其他平台无法复制的资源。你的每一次导航、每一次路线规划,都是真实消费意图的体现。长期以来,这些数据只是高德优化自身地图服务的内部工具,从未对外开放。可一旦将这些数据用于生活服务场景,其杀伤力将远超想象。
所以我说,阿里是在用高德地图对大众点评发起正面进攻,这是一场几乎零风险的试探:就算失败,高德依旧是国民级导航工具,地位不受影响;可大众点评一旦被击溃,后果就是“牌老了、商家散了”——毕竟它的核心价值,全建立在那套已被高度质疑的评分体系之上。
说真的,谁能想到美团竟如此脆弱:仅凭阿里一个电商部门,就能打下它的外卖份额;如今又被高德地图顺手敲打点评体系。王兴最近,恐怕压力不小吧?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