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1日,工作室发布于朦胧坠楼身亡的讣告让无数人感到痛心,悲伤的同时有网友发现坠楼事件疑点重重,官方结论漏洞百出,网友开始不买帐了。
娱乐圈名嘴宋祖德发长文为这件事发声,直接抛出了连续九个问题直指要害,曾经带过于朦胧的台湾娱乐圈老前辈孙德荣称他对于朦胧像亲儿子一样看待,对于他坠楼事件一定会参与调查!
到底发生了什么?于朦胧坠楼到底有什么隐情?
公众信任的崩塌是从最开始的官方操作开始的,一份应该最权威的死亡通告,发布方竟然是一个早已注销的官方工作室账号,这本身就让人觉得荒唐,也对事件之后所有的争议埋下了导火索。
更何况这份声明发布的速度快得反常,但是发布的内容却没有一点实际的信息,除了“坠楼身故”四个字什么都没有,没有家属出面安排后事,没有安抚粉丝的只言片语,更没有尸检报告之类的关键进展。
现场照片一张也没有,相关的热搜话题以惊人的速度被压下去,这一系列操作不像是在处理这场意外,更像是在掩盖什么,这种非正常的处理模式让公众的不信任感瞬间达到了顶点。
在官方发布的通告中各种声音开始涌入,评论人宋祖德直接甩出九连问,炮火对准了那份声明,直击要害,酒局现场到底是什么情况?声明为何这么反常的快?家属为何沉默?尸检报告在哪?
与这份尖锐质疑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圈内其他艺人的反应,杨幂、迪丽热巴、周迅等人的悼念微博,里面的说法也大多模糊,充满着可惜之类的场面话,显得意味深长,谁都没有站出来反问整件事到底是怎么回事,好像是大家都默认了这场悲剧本来就会发生一样。
真正将这股大众迫切追问的力量凝聚起来的是于朦胧的恩师,这位台湾资深经纪人孙德荣,他视于朦胧如己出,在他发布的悼文中能看出来他内心的纠结与悲痛,他不仅发声,更是表明了自己的态度,一定会参与调查,追寻真相。
孙德荣的呼吁声让粉丝们找到了主心骨,他希望大家团结起来,为于朦胧讨回最后的尊严,这股由情感驱动的力量正式将民间的质疑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人们不再是无路可行,而是有了共同的目标。
随着追问的深入,大家开始拼凑一个问题,于朦胧到底是个怎样的人?很快他的好友公布了彼此的聊天记录,一个与自杀标签完全相悖的形象让大众分析出来他的为人。
在朋友眼中,他积极向上、求生欲极强,被朋友亲切的备注为天使,他曾两次成功劝慰过想要轻生的朋友,用自己的温暖去拉回站在悬崖边的人,这样一个极力劝别人要好好活下去的人,怎么会自己走上绝路?
这个非常明显的差别让整个事件的原因变得扑朔迷离,一个粉丝都知道的细节更是让官方暗示的说法显得站不住脚,于朦胧有恐高症,一个恐高的人最终以高空坠落的方式离世,这在逻辑上形成了巨大的反差。
这个矛盾点加上许多人联想到了多年前的乔任梁事件,大家都开始怀疑所谓的抑郁症不过是掩盖内幕的表面说法,公众彻底对官方的说法没有一点信任,于朦胧事件到最后已经演变成了一场关于叙事权的争夺战。
当官方选择沉默或者给出一个无法服众的解释时,公众就会自发地去网络上试图找到关于这件事的蛛丝马迹,只要有一丝能证明这件事相关的证据都会被网友扒出来公之于众,一件事网络上各种说法都有,吃瓜群众们也不知道到底哪个是真的。
还有好多相关的人被牵连进去,高泰宇把他的聊天记录和事发当天的个人定位发在了社交媒体上,来证明事发当晚他并没有在现场,程青松也指出网友曝的照片跟他本人的头发颜色并不相符来否认自己并未参与坠楼事件。
但是网友对于他们发出的时间线和其他证据仍然存有疑问,网友并不相信他们的一面之词,毕竟在这个时代发展迅速的时代,p图技术已经非常完善了,ai的能力也可能帮助省城一些所谓的照片证据,所以网友认为他们提供的信息有一些存在矛盾。
然而一向在网络上大胆发言的宋祖德在提出大量的质疑,包括聚会上待敌有没有劝酒的情况发生,工作室有没有权利非标警方发布结论,疑点重重的情况下为什么不进行尸检,他的这些质疑还被一些网友说是在蹭热度,但是随着热度不断上升,越来越多的人认为这些质疑点并不是没有合理性。
这场风暴的意义早已超出了单一事件的真相,在信息被严密控制的环境下,人们对官方公平正义和基本透明度非常的看重,粉丝们不畏惧删帖封号坚持发声,他们守护的是一种心底朴素的信念。
这个信念就是,每一个离奇逝去的生命都应该得到一个经得起推敲的交代,而不是一个被资本匆匆画上的、冰冷的句号,这个圈子是时候变得更干净一些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