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反映问题,得跑村上等反馈,少说要三四天。现在用手机拍了照,往手机上一点,当天就有人来看,小问题当天就能修,效率杠杠的!”家住重庆市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洪安镇美其村的村民李大妈拿着手机乐呵呵地谈起这一变化。
每周分析会现场。胡程 摄
这些变化源于重庆市大力推进的“141”基层智治体系建设。近年来,秀山县以建设数字重庆为契机,通过搭建数字化平台、整合治理资源、优化服务流程,让昔日“看得见的管不了、管得了的看不见”的治理难题,通过数字科技逐步进行破解。
走进位于渝湘黔三省(市)交界地的秀山县洪安镇基层治理指挥中心,辖区人口动态、矛盾纠纷处理进度、环境监测数据等信息在电子大屏上实时跳动,这是洪安镇基层智治综合指挥平台的核心枢纽。洪安镇指挥中心指挥长刘挺介绍,“我们整合了公安、应急、气象等12个部门的30余类数据,再结合辖区内布设的500余路智能监控、1100余个环境传感器,相当于给洪安镇装上了‘千里眼’和‘顺风耳’。”
前不久,因上游贵州省连续降雨,平台的AI识别系统通过监控发现,清水江河面水位正在上涨,系统立即自动生成工单,同步分拨至应急管理岗位。不到5分钟,应急人员便抵达现场指挥游船暂停,整个过程无需上报,实现了“问题自动发现、任务自动分派、结果自动反馈”。据统计,自平台运行以来,各类民生问题的平均处置时间从原来的48小时缩短至8小时,处置效率提升83%。
家庭医生上门为老人巡诊。胡程 摄
“家里老人行动不便,能帮忙预约上门体检吗?”“景区商户噪音扰民,该找哪个部门解决?”在洪安镇,人人都是网格员,群众遇到难题时,首先想到的便是“重庆基层智治”微信小程序。打开小程序,“一键报事”“待受理”“处理中”等板块一目了然,居民只需填写相关信息,就能快速对接相应服务。
“小程序不仅方便居民,也让我们的工作更有针对性。”镇指挥中心工作人员龙静说,通过分析小程序后台的数据,他们发现居民反映最多的问题是“医保等民生服务事项咨询”和“环境卫生问题”。针对这些问题,镇民生服务板块和经济发展板块立即响应,制定整改方案并加强落实。截至目前,小程序累计受理居民诉求300余件,办结率达100%,群众满意度超过95%。
网格员在线下进行安全巡查。胡程 摄
为提升基层治理队伍的智能化水平,洪安镇对辖区50余名网格员进行了系统培训,内容包括智治平台操作、数据分析应用等。同时,还组建了“人人都是网格员志愿服务队”,吸纳了200余名群众加入。“志愿服务队自成立以来,已协助网格员处理各类问题300余件。”洪安镇宣传委员刘磊说。
如今,在洪安镇,科技赋能基层治理的成效日益凸显:矛盾纠纷化解率达95%以上,安全事故发生率下降30%,群众对村(社区)治理的参与度提高40%。“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深化基层智治体系建设,推动更多数字化应用场景落地,让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在家门口升级。”洪安镇镇长张露表示。
上游新闻 吴思倩 通讯员 胡程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