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届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泰达)国际论坛9月13日继续在天津举办。在当日的“高层峰会:聚焦硬科技,以科技创新持续引领产业创新”中,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重庆长安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总裁贺刚发表题为“聚焦硬核科技 以安全创新引领产业未来”的演讲。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重庆长安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总裁 贺刚
贺刚表示未来的汽车就是可进化的智能汽车机器人,长安汽车也毅然决然的向智能低碳出行的科技公司转型,把AI大模型等全新要素加入到汽车里面快速融合,带来新一轮革命。汽车产业的智能化技术已经成为了关键竞争要素,而安全是整个智能化的目标和底线。
今年长安汽车第五届科技生态大会上发布了“新长安、新安全”的天枢智能这样一个品牌,也将致力于为全球用户提供安全的智能解决出行方案,我们主要是围绕着组合辅助驾驶、智能座舱、智能底盘三大领域,应用了端到端的交互式组合辅助驾驶以及多模态的AI大模型、分布式变驱、线控底盘等62个核心技术,96个功能场景,8项行业首发技术。
要实现天枢智能的承诺,关键在于技术的持续创新突破,他认为未来数字技术以及产品只是智能化下半场的入场券,没有这个入场券连后面竞争的机会都没有,但是要成为未来真正的竞争者,要有持续的竞争力。进入产业变革的决赛圈,必须跳出汽车这个在地上走的单一产品的思路,去打造一个更广阔的出行生态。
长安汽车也依托人工智能与智能科技来驱动智能化和无人化的变革。目前涉足了十项未来智能化产业,整合了多种交通方式和相关服务,为人类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贺刚提出,这些科技都是为了一个目标来进行推进的,主要是安全。目前来说,这些泛出行的产品都必须聚焦于安全,以安全为底座才能够持续的发展,才能做下一次产业全面革新的基础,所以我们会持续推动从单体设备的智能化到全系统的协作安全进行演进。
同时他谈到,科技创新正在推进产业边界的重构,跨界场景融合正在创造全新出行体验。这些场景和技术的变化带来了全球汽车和出行产业格局的新特征:
第一,产品边界被打破,汽车企业不再是局限于整车制造,而是向出行服务商、生态运营商转型,无人载具、机器人、外骨骼等等新兴的智能体正在成为产业链的新成员。
第二,产品价值重心上移,硬件群利润趋于透明,软件、数据等成为主要的价值来源,组合辅助驾驶服务、远程运维、算法OTA升级等构成可持续的收入流。
第三,区域化的市场特征凸显,智慧出行具有城市墙的属性,政策的支持、路权的开放,基础设施成为关键。产业的融合不止是简单的叠加,也有化学反应,将释放出超乎我们想象的创新能量,让产业焕发新活力,让生活更加便捷美好。而产业创新又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行业协同发力,结合全球的产品变革趋势,以驱动产业安全创新为目标。
同时贺刚建议,要突破核心技术瓶颈,构建开放的创新体系。主要是强化研究投入,聚焦人工智能、新能源、智能底盘等关键领域的关键要素,建立跨行业的技术联盟,推动共性技术平台的共建共享,加速创新成果转化。深化政策协同机制,优化创新制度的环境。创新商业模式与业态,拓展产业价值空间。从传统的制造+服务的模式转型,布局到出行服务、数据服务等新兴领域,提升产品的附加值。
长安汽车将始终以引领汽车文化,造福人类生活为使命,以创新求变、开放包容、科学理性、百折不挠的精神奋勇向前,与全球合作伙伴以精准识变、快速应变、主动求变的方式进行推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