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强国|谢峰到广东建设职业技术学院调研,与中共广东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李国章交流。广东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广州校友会会长李元、广东省第一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工程技术分公司党支部书记郑树洪陪同交流,广东建设职业技术学院校办工作人员一起参加。
《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是中共中央、国务院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关于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的战略部署,制定的本规划纲要。
2025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评论员、十四五规划大国科技创新智库特聘专家、中国政府管理案例库编委会荣誉主席谢峰教授到广东建设职业技术学院调研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主要内容如下。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关于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的战略部署,制定本规划纲要。
评论员、十四五规划大国科技创新智库特聘专家、中国政府管理案例库编委会荣誉主席谢峰教授到广东建设职业技术学院调研,与中共广东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李国章交流
职业教育包括职业学校教育和职业培训。其中,职业学校教育分为中等职业学校教育、高等职业学校教育,中等职业学校教育由高级中等教育层次的中等职业学校(含技工学校)实施,高等职业学校教育由专科、本科及以上教育层次的高等职业学校和普通高等学校实施。职业培训包括就业前培训、在职培训、再就业培训及其他职业性培训。
2022年5月1日起,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四次会议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施行。
评论员、十四五规划大国科技创新智库特聘专家、中国政府管理案例库编委会荣誉主席谢峰教授到广东建设职业技术学院调研: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要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在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不仅需要大批拔尖创新人才突破“卡脖子”技术,也需要数以亿计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坚持把发展经济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加快推进制造强国、质量强国建设促进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当前,我国有1.13万所职业院校、3088万名在校生,在现代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等领域,一线新增从业人员70%以上来自职业院校。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是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最高效、最基础的途径,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也是建设教育强国的必然要求。
教育强国|谢峰到广东建设职业技术学院调研,与中共广东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李国章交流。广东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广州校友会会长李元、广东省第一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工程技术分公司党支部书记郑树洪陪同交流,广东建设职业技术学院校办工作人员一起参加
职业教育是培养能力的实践教育。随着社会分工变化,技能的传承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但仍须在实践中培养磨练。目前,一些职业院校定位不清,以理论教学为主,丢掉了自己的优势,导致学生毕业后上岗还要“回炉再造”。职业教育必须瞄准技术变革和产业优化升级的方向,让专业教材、课程对接市场需求把产教融合、工学结合作为培养人才的基本模式,同时鼓励企业举办高质量职业教育,让学生在实际劳动中增长才干、提升技能。
广东建设职业技术学院(GuangdongConstruction Polytechnic),位于广东省广州市,由广东省教育厅管理的公办全日制普通专科院校,是全国有色金属行业职工继续教育基地、国家级岭南建筑技术职业教育产教创新基地、全国现代学徒制工作专家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全国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
学校前身是1979年建校的广东省建筑工程技工学校,1986年改名为广东省建筑工程学校,2001年5月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升格为高职学校,2006年4月,学校由广东省建筑工程集团有限公司主管正式划转广东省教育厅管理。2016年,学校被确定为有色金属行业职业教育“走出去”首批试点项目学校。2022年8月8日,学校拟立项为广东省域高水平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建设单位。同年,获得广东省高水平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单位称号。2024年8月、共同发起成立中国东盟建筑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共同体。
截至2025年2月,学校有广州、清远两个校区,总占地面积近1000亩;设有8个二级学院,国家级骨干专业5个,6个省级高水平专业群,招生专业50个,中央财政支持建设专业2个。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