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统计,挪威科研人员平均每年发表的论文数约 1 篇。
挪威科研人员平均每年发表的论文数约 1 篇 图片框出部分译文
然而,挪威诺罗夫大学学院教授 Seifedine Kadry 在 2021 年至 2023 年间,共发表了 385 篇研究论文,成为该国发表论文数目最多的学者之一。
也就是说,Seifedine Kadry平均 3 天就能发表 1 篇论文,成果数量惊人。高产论文的背后,伴随着特殊的发表模式:他与来自巴基斯坦、印度和沙特阿拉伯的科学家合作发文,每篇论文常常有 7 到 8 位作者。
署名乱象 图源:论文截图
令人咋舌的是,多篇论文里出现了相同的参与作者。《温哥华宣言》规定:论文的参与作者需对研究项目有实质性贡献,且所有作者均对论文的全部内容负责。
挪威内陆大学的一名图书馆员对 Seifedine Kadry 的论文作者署名表示怀疑:
发表这么多论文的研究者是否真的了解署名规范?难以想象他们能够严格履行参与作者的职责。
高产学者成为撤稿大户
这位图书馆员的质疑是合理的。
点开 Seifedine Kadry 的学术主页,截至 8 月初,他今年已经参与发表了四十余篇论文。他的研究领域涉及技术教育、数据科学、系统预测和应用数学。
这是让人艳羡的发文速度,可如今 Seifedine Kadry 却陷入争议之中。他的 13 篇论文被撤稿,他一度成为挪威学术界撤稿最多的大户,在同期学术圈无人能及。
相比之下,Filippo Berto 教授,挪威最著名的科学家, 自 2017 年 以来也仅有 6 次论文撤回。
Filippo Berto 教授发表了大量的研究论文。他在 NTNU 工作的几年中,他制作了每年超过 100 个出版学分,挪威的每个科学雇员的收入去年为 1.14 分。照片:NTNU
值得注意的是,Seifedine Kadry 被撤回的论文均发表于客座编辑负责的特刊上。其中,发表在《软计算》期刊上的一篇论文的撤稿说明指出:编辑处理和同行评审流程存在漏洞,文献引用不当等。
这意味着,期刊出版社已经无法信任论文的研究内容和结果。
此外,Seifedine Kadry 曾在倒闭的出版社 Hindawi 旗下期刊上发表了数篇论文,如今其中多篇论文被撤回。出版社发布撤稿声明时指出:论文主题不符合期刊定位,内容不清晰,逻辑不连贯。
显而易见,Seifedine Kadry 成果高产的背后,存在着令人担忧的学术诚信问题。
论文署名不当的案例
有人的地方就有圈,有圈的地方就有人情,学术圈也不例外。部分学者以互挂论文署名,换取资源。
总结下来就是不正当的署名五花八门,通常分为以下四种:
(一)提携式署名
挂署名最常见的人群莫过于科研伉俪,硕博生辛辛苦苦地做完实验,论文一作却变成导师的配偶。
这个配偶要么是在读博士生,要么是需要评职称的青椒。总之,好处全让导师的夫妻店拿了,硕博生纯纯牛马。
图片来源:网络
还有些导师为了延续家族荣光,提前为儿女的科研路途布局。
5 月初,重庆大学本科生刘某乔喜获国家奖学金,她凭借着丰硕的科研成果在竞争者中脱颖而出。成果包括 14 篇 SCI 论文,其中一区论文 5 篇,二区论文 9 篇,还有 3 项发明专利。
本科生就能批量发表出高水平的学术论文?秒杀一众辛苦奋战在实验室的硕博生?
然而,后续被网友扒出,刘某乔的父亲是重庆大学研究生院的副院长,存在不正当署名行为。
图片来源:重庆大学
让人不禁感叹,不是高分论文发不起,而是当导师的儿女更有性价比。有这样的父母提携自己,谁不想勇闯科研圈呢?
(二)借大佬光式署名
科研圈的人都知道,论文投稿存在着鄙视链。倘若作者出身于小门小户的双非院校,并且没有高级职称,其论文被编辑送审的几率大大降低。
在这样的情况下,便滋生出背靠科研大佬好乘凉的现象。论文作者中有大佬坐镇,编辑也会对论文高看一眼。
即使大佬什么也不用做,部分作者也心甘情愿地将其列为参与作者。
李乐(化名)是西部某双非高校的教师,起初投稿时总遭到编辑退稿,根本没有送外审机会。他很纳闷,同样的实验数据量,自己读博时投稿就很顺利,怎么工作后就困难重重呢?
在同事的提醒下,他才明白原来是论文的通讯单位受到期刊编辑歧视。
于是李乐主动找领域内相熟大佬,以寻求指导的名义,挂上大佬作为通讯作者。大佬人好,也没有觉得和双非院校合作拉低了自己的层次。因为大佬的相助,李乐顺利地发表了论文。
(三)未经同意被署名
山东人王小鹏(化名)在读博期间因为一作被师母抢走和导师闹翻,闹到了学校,场面很难看,师徒相见仿佛仇人一般。
历经各种波折,王小鹏在读博第 6 年艰难地毕业,然后不幸地被导师列入黑名单。在新的工作单位,王小鹏为人踏实友好、业务能力突出,很快地得到领导的赏识。
也许是因为生于尊师重道的地方,王小鹏成为导师后,渐渐地对他的导师当年的行为释怀,感念其栽培。在写一篇论文时,将导师列为参与作者,意在与导师和解。
王小鹏认为当导师收到投稿成功的邮件后,应该能明白他的示好。哪知导师一收到邮件,半夜打来电话,将其痛骂一番,扬言要给编辑部和工作单位写信举报他不当署名。
后来的事情发展得很不堪,导师气势汹汹、寸步不让。王小鹏无奈之下跨省亲自找了导师三趟,才平息了导师的怒火。
投稿风波结束后,王小鹏对人性又有了新的认知,这也是社会教给他的第一堂课吧。也让他明白了,未经同意的署名即使披上向导师示好的外衣,本质上也是学术不端。
今后的科研之路,王小鹏懂得了把握人情和学术道德的边界。
(四)以合作名义蹭署名
这种情况比较常见,相信不少科研人曾收到过来自印度、阿拉伯、巴基斯坦、泰国等国家的人的邮件。
邮件内容表面上是求合作,实际上是蹭署名。
刘梦(化名)第一次收到这样的邮件时,忍俊不禁。她想:钓鱼也应该钓大佬,怎么还钓到我这样的小虾米呢?
而在国内,年轻的虾米科研工作者脸皮相对较薄,一般不会向大佬直接要署名,要了也会受到拒绝。相互挂名的前提是,给对方有利可图。
生物医学论文署名需满足的标准
和人文社科领域不同,生物医学论文的一作通常是学生或者是有评职称需要的青年教师,导师作为通讯作者列在最后位置。
除去一作和通讯作者这两个重要角色,作者的次序按照贡献大小进行排列。在部分期刊论文的 Author Contributions 这一版块,作者的贡献一目了然。
以著名结构生物学家施一公院士和万蕊雪研究员的
Science论文为例,万蕊雪从一作的位置变迁至与施一公院士共同通讯位置,这体现了万蕊雪学术身份的变化。即使是外行,也能看出万蕊雪卓越的科研才能。
图片来源:
Science
图片来源:
Science
从上述两篇论文里也可以看出师门的传承,实验技术的传承以及育人心得的传承。
那么,生物医学论文里,违背哪些标准会造成不当署名?
根据《学术出版规范 期刊学术不端行为界定(国家新闻出版署 CY/T 174-2019)》,不当署名指的是与对论文实际贡献不符的署名或作者排序行为。
具体表现形式包括:
将对论文所涉及的研究有实质性贡献的人排除在作者名单外;
未对论文所涉及的研究有实质性贡献的人在论文中署名;
未经他人同意擅自将其列入作者名单;
作者排序与其对论文的实际贡献不符;
提供虚假的作者职称、单位、学历、研究经历等信息。
治学是严谨的事情,学术有道、诚信为本。
毫无疑问,不当署名属于学术不端行为。对个人而言,不当署名损害了真正研究者的权益和工作积极性。对社会而言,不当署名误导了社会资源分配,损害了公众对学术的信任。尤其在生物医学这种关乎人类健康的领域,更是马虎不得。
一票否决任何形式的学术不端,是正确的。
屏幕前的小伙伴,你的论文是否遭遇过不当署名?
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故事~
参考资料:
https://www.khrono.no/forsker-har-fatt-trukket-tilbake-16-artikler/979507
题图来源:图虫创意
我们长期为科研用户提供前沿资讯、实验方法、选品推荐等服务,并且组建了 70 多个不同领域的专业交流群,覆盖PCR、细胞实验、蛋白研究、神经科学、肿瘤免疫、基因编辑、外泌体、类器官等领域,定期分享实验干货、文献解读等活动。
添加实验菌企微,回复【】中的序号,即可领取对应的资料包哦~
【2401】论文写作干货资料(100 页)
【2402】国内重点实验室分子生物学实验方法汇总(60 页)
【2403】2024 最新最全影响因子(20000+ 期刊目录)
【2404】免疫学信号通路手册
【2405】PCR 实验 protocol 汇总
【2406】免疫荧光实验 protocol 合集
【2407】细胞培养手册
【2408】蛋白纯化实验手册
【2501】染色体分析方法汇总
【2502】国自然中标标书模板
【2503】WB 实验详解及常见问题解答
【2504】DeepSeek 论文写作常用口令
【2505】中国科学院期刊分区表(2025 年最新版)
【2506】期刊影响因子(2025 年最新版)
【2507】130 种实验室常用试剂配制方法(附全套资料)
【2508】常见信号通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