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中常见的“特殊植被类型”及其相关考点。这是自然地理和区域地理中的高频考点,尤其常出现在选择题和综合题的材料分析中。
所谓“特殊植被”,通常指那些对特定环境条件(如气候、土壤、地形)有高度适应性,并因此呈现出独特形态和生态特征的植被类型。
一、核心特殊植被类型梳理(重点记忆)
1. 热带雨林 - 植被生态的顶极群落
(1)分布:赤道附近,如亚马孙平原、刚果盆地、东南亚马来群岛。
(2)环境特征:全年高温多雨,水分和热量充足。
(3)植被特点
①群落结构复杂:分层明显(乔木层、亚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
②生物多样性极丰富:种类繁多,竞争激烈。
③常见特殊现象
a.板状根:乔木根系向侧面延伸,形成板状,以支撑巨大的树干。
b.茎花现象(老茎生花):花朵直接开在树干或老枝上,利于昆虫传粉(因为林下昆虫多)。
c.绞杀现象:榕属植物通过绞杀寄主植物争夺阳光。
d.附生植物:如兰花、蕨类,附着在高大乔木上以获取光照。
2. 荒漠植被 - 极端干旱的适应者
(1)分布:副热带高压控制区或内陆深区,如撒哈拉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
(2)环境特征:降水稀少,蒸发强烈,昼夜温差大,土壤贫瘠。
(3)植被特点
①耐旱特征突出
a.根系发达:侧根范围广或主根深扎,以最大限度吸收水分。
b.叶片退化:缩小成针、刺或鳞片状,以减少蒸腾(如梭梭、仙人掌)。
b.肉质茎叶:用于储存水分(如仙人掌)。
②覆盖度低:植物稀疏,呈点状或斑块状分布。
3. 硬叶常绿林 - 冬雨夏干环境的产物
(1)分布:地中海气候区,如地中海沿岸、加州、开普敦、澳大利亚西南部。
(2)环境特征: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3)植被特点
①叶片革质:叶片坚硬且有蜡质层,以减少夏季水分蒸腾。
②常绿:冬季温和,无需落叶。
③耐燃性强:许多植物含有油脂,适应了频繁的林火,甚至有些种子需要火烧后才能萌发。
4. 针叶林(泰加林) - 耐寒的北方针叶林带
(1)分布: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亚寒带地区。
(2)环境特征:冬季漫长严寒,夏季短促凉爽,年温差大。
(3)植被特点
①针状叶:叶面积小,气孔下陷,具抗旱结构(抗生理干旱)。
②常绿:全年均可进行微弱的光合作用。
③树形呈尖塔形:利于积雪滑落,防止压断枝条。
④群落结构简单:树种单一,常形成单一树种的纯林。
5. 沼泽植被 - 水生环境的适应者
(1)分布:排水不畅的低洼地带,如三江平原、若尔盖湿地。
(2)环境特征:土壤过湿或积水,通气不良。
(3)植被特点:
①通气组织发达:植物体内有中空的茎或根(如芦苇、香蒲),用于输送氧气。
②不定根:能从茎部生长出不定根,以增强支撑和呼吸(如红树)。
③耐盐性:滨海沼泽植被(如红树林)具有排盐或泌盐结构。
6. 高山草甸与灌丛 - 垂直地带性的代表
(1)分布:高山林线以上、雪线以下。
(2)环境特征:海拔高,气温低,风速大,太阳辐射强。
(3)植被特点
①植株低矮:常呈匍匐状、垫状,贴近地面生长以抵御强风、保持温度。
②根系发达:根系深度常超过地上部分高度,固土且吸收养分。
③生长期短:花期集中,花色艳丽。
二、高考常见考查角度与答题思路
1. 根据植被特性推断地理环境
(1)例题:某地植物具有板状根、茎花现象,该地气候类型是?
(2)思路:植被特点 → 反映的环境需求(水热) → 气候类型。
(3)答案:热带雨林气候。
2. 分析植被对环境的适应性
(1)例题:简述荒漠植物是如何适应干旱环境的?
(2)思路:从根(吸水)、茎叶(储水、减蒸腾)、繁殖(种子耐旱)等方面作答。
(3)答案:根系发达;叶片退化呈刺状;茎肉质化储存水分。
3. 区域对比分析
(1)例题:比较地中海沿岸与我国江南地区(同纬度)的植被类型及特征差异。
(2)思路:先判断气候类型(地中海气候 vs. 亚热带季风气候),再分析气候特征(夏干热冬温雨 vs. 雨热同期),最后推导植被(硬叶林 vs. 常绿阔叶林)。
4. 人类活动对植被的影响及生态问题
(1)例题:热带雨林大面积砍伐会带来哪些环境问题?
(2)思路:从全球尺度(碳氧平衡、气候变暖)、区域尺度(水循环破坏、水土流失、生物多样性锐减)、当地尺度(土壤肥力下降)分析。
5. 植被与土壤的关系
(1)例题:东北黑土区的植被类型是什么?它与黑土形成有何关系?
(2)思路:植被(温带草甸草原/森林草原)→ 提供大量有机质 → 寒冷环境下分解慢 → 有机质积累形成黑土。
三、必备图表:特殊植被与环境关系速查
四、复习建议
1. 图文结合:将植被类型与世界气候类型图、自然带分布图叠加记忆。
2. 抓住核心:每种特殊植被最核心的适应特征是其灵魂,也是高考最爱考的点。
3. 关注中国案例:中国的典型植被分布是重中之重,如西北的荒漠植被、青藏高原的高山草甸、东北的针叶林、海南岛的热带雨林等。
4. 联系热点:植被恢复、生态修复(如草方格治沙、红树林保护)、碳汇等热点问题常以特殊植被为背景材料。
五、例题分析
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
栓皮树喜光、耐旱、防风,树根深、叶片小且硬实。树皮(软木)可厚达8~9厘米,是制作葡萄酒瓶塞、软木地板和墙板等软木制品的优良用材;采剥后树皮还可再生,采剥周期(同一棵树2次采剥的间隔时间)为9~12年。葡萄牙的阿连特茹地区(下图)是世界最主要的软木和葡萄酒软木塞产地,栓皮树种植面积广,发展软木加工业已逾 200年历史。
(1)从气候角度说明阿连特茹栓皮树根深、叶片小且硬实的原因。(6分)
(2)分析阿连特茹地区发展软木塞加工业有利的社会经济条件。(6分)
(3)从环境效益角度,说明阿连特茹地区大力发展栓皮树产业的原因。(6分)
参考答案:(1)夏季炎热干燥,蒸发旺盛,表层土壤水分较少,地下水埋藏较深;根深能够吸收足够的水分,满足生长的需要;(叶片小且硬实)可减少蒸腾,保证栓皮树体内水分稳定。
(2)该地区栓皮树种植面积广,栓皮产量高,产业基础好;发展软木加工业历史悠久,工艺水平高(熟练工人多或经验丰富);邻近葡萄酒产区,软木寨(市场)需求量大。
(3)栓皮树防风,大面积种植可减少风力侵蚀,抑制土地沙化,改善生态环境(为许多野生动物提供栖息地);采剥后树皮还可再生,使用软木无须伐树,对生态环境影响小;软木制品可以回收利用,减少资源耗费,且易降解,环境污染较小。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