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韩国对美出口的变化,成了外贸圈里的热门话题。一边是美国关税政策持续加码,另一边,韩国出口格局正在悄悄重写。
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统计,2024年上半年,韩国出口总额3347亿美元,同比微降0.03%,整体基本稳定。7月出口同比增长5.9%,8月又涨了1.3%,9月前十天也有3.8%的同比增幅。
这说明什么?韩国的整体出口盘子没塌,甚至还有小幅增长。
上半年,美国还是韩国最大出口市场,出口额621.8亿美元。但进入下半年,不但被中国反超,东盟也上位,美国一口气跌到第三。
7月,对美出口环比只涨了1.4%,8月直接暴跌12%,9月前十天又降8.2%。同一时期,对华、对东盟出口都保持高位。
8月,韩国对美出口降到87.4亿美元,对华出口110.1亿美元,对东盟108.9亿美元。曾经第一大出口市场美国,如今被中国和东盟双双“超车”。
出口格局背后的新博弈
韩国经济向来以出口为本,被称为“全球贸易金丝雀”。这只“金丝雀”的嗅觉极其敏锐,哪里有风险,转向最快。
韩国学者金允俊认为,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政策不确定性,叠加最近韩企在美国本土遭遇的各种“意外”,都是韩国出口格局生变的直接推手。
回顾去年,韩国出口创下6838亿美元历史新高,同比增长8.2%。其中对美出口1278亿美元,距离对华出口1330亿美元只差52亿美元。
但今年上半年开始,韩国企业明显对美国市场“心生警惕”。总统李在明也直言,韩国对美出口依赖度太高,容易受制于人。只要有条件,韩国就要推动出口市场多元化。
8月底,李在明访美时还带去了3500亿美元的投资承诺,大家一度看好韩美在半导体、造船等领域的合作。
但刚过十来天,美方检查机构突袭韩企在美工厂,韩国方面一时愤怒又无奈。虽然特朗普表态“不会影响美韩同盟”,相关韩籍员工也被包机接回,但韩国企业的信心显然受到了冲击。
李在明在执政百天记者会上,公开表示担忧,称这一事件可能让韩国企业“非常犹豫”是否继续对美投资。
实际调查看,14家受访韩企中,有10家已明确表示正在考虑调整在美项目计划。
韩国汽车行业专家李浩根甚至判断,如果政策不确定性持续,韩国车企可能会彻底远离美国,把投资重心转向拉美、欧洲或中东这些更可预测的市场。
这轮出口转向并非偶然。
数据显示,7月韩国对华出口110.5亿美元,对东盟109.1亿美元,对美只剩103.3亿美元。8月继续拉大差距。这一切背后,就是韩国企业对美国贸易和投资环境的重新评估。
8月,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长金正官访美,虽然和美商务部长谈了不少,但韩美投资协定没有实质进展。
韩国政府也开始重新关注《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希望借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降低对美市场的依赖。
CPTPP的核心,就是取消关税,消除非关税壁垒,提升整个亚太的市场自由度和确定性。对于出口导向型的韩国来说,这是防范“美国变脸”的一条出路。
韩国这波对美出口骤降,不只是简单的数据变化,而是全球贸易格局一次微妙的调整信号。美国靠关税政策“杀敌”,结果逼得韩国等盟友纷纷分散风险,抱紧东盟、中国等多元市场。
“全球贸易金丝雀”再次用脚投票,谁也不想把鸡蛋全放在一个篮子里。对外贸国家来说,这就是活生生的教训:市场多元,风险才可控;一旦“盟友”变脸,转身就走,才是硬道理。
接下来还得看,美国会不会意识到这个信号,韩国又能否顺利完成出口战略的再平衡。贸易的博弈,还在继续。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