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的夏天,《熊家餐馆》像一款味道浓郁的香料,闯进了观众的感官世界。
在芝加哥那间狭窄、凌乱、嘈杂的厨房里,杰里米·艾伦·怀特饰演的卡米,成功的米其林三星大厨,眼神总飘忽不定,时而盯着火候,时而盯着厨房某个角落陷入长久的沉思。
他沉默到让人窒息,又能在厨房中爆发出无人堪比的能量。他像一个谜语,令人着迷,又琢磨不透。在四季的长跑里,这部黑马剧集让怀特从“小圈子剧迷的秘密宠儿”,一跃成为颁奖季常客。
![]()
《熊家餐馆》第一季
从小荧屏至大银幕,怀特在电影《铁爪》中化身摔角明星克里·冯·埃里克,以全然不同的身体语言再一次惊艳观众。
最近,他将在《无处释放我》中扮演摇滚明星布鲁斯·斯普林斯汀,并将与《阿诺拉》女主演米奇·麦迪森携手出演《社交网络》续集。他的演艺生涯的另一种可能,已经开启。
![]()
杰里米·艾伦·怀特为Calvin Klein品牌拍摄的宣传写真
初涉好莱坞
1991年,杰里米·艾伦·怀特出生于纽约布鲁克林,父母都是演员。他从小学习舞蹈——芭蕾、爵士、踢踏舞全都来过,直到高一那年才突然转向表演。他自己说,这是因为想用另一种方式探索情绪与身体的关系。
2004年,他开始在电视剧与小成本电影中跑龙套。真正让他站稳脚跟的,是2011年开播的《无耻之徒》。
![]()
《无耻之徒》第一季
他饰演的利普·加拉格尔,是加拉格尔家族里最聪明以及最不肯服输的孩子:一边用天才头脑解决眼前困境,一边被自己的冲动与贫穷困住。
在《无耻之徒》的十年长跑中,怀特几乎伴随利普一起长大——从19岁到30岁,贡献他在好莱坞小荧屏上的第一个代表作,也让我们熟知他。他学会在高速对白中夹带讽刺的挑眉,学会用无声的凝视表达脆弱,也学会如何在混乱的家庭戏里表达自己的情感。
剧迷们对他有着长情的记忆:那个穿着旧T恤、抱着啤酒的年轻人,是混乱中的理智,也是“无耻之徒”中的无耻之徒。
![]()
《无耻之徒》第二季
闯入小厨房
《无耻之徒》让怀特被看见,《熊家餐馆》则让他被铭记。
《熊家餐馆》表面讲的是一家在芝加哥陷入困境的三明治小店,实则是关于悲伤、家庭与自我救赎的高压写作。怀特所扮演的男主角卡米是三星米其林餐厅出身的天才厨师,却不得不回到家乡接手已故哥哥的破败餐厅,这本身就是个随时会塌的精神陷阱。
怀特对角色的演绎极其细腻:他会在摆盘时微微屏住呼吸,会在听到厨房门“砰”地关上时瞬间绷紧全身肌肉。他的焦虑不是喊出来的,而是通过频繁地擦手、移步和瞥视,渗进每一个镜头。
![]()
《熊家餐馆》第一季
在第一季拍摄前,他花了数周时间在芝加哥当地餐厅学习——从清晨切菜、整理库存到凌晨收工,几乎完整体验了厨师的一天。他学会了“厨房走位”——如何在拥挤的空间里以最小的动作避开他人;他还养成了在片中频繁用毛巾擦手的习惯,那既是厨房里的厨师拥有的专业动作,也是角色焦虑的身体化呈现。
第二季的一集长镜头“地狱厨房”被众多媒体誉为“小荧屏的《敦刻尔克》”。在短短18分钟内,厨房温度飙升、订单堆积如山、同事间争吵不断,作为主厨兼老板的卡米既要稳住全局,又要控制自己即将爆发的情绪。
怀特的眼神在镜头里不断闪动——像是在思考,又像是在逃避。那一刻,观众几乎能感受到他呼吸里的烫气。
![]()
《熊家餐馆》第二季
《熊家餐馆》里的绝佳演出不仅让怀特拿下两次艾美奖最佳喜剧男主角奖和一次演员工会奖,还让无数现实中的厨师感叹:“他演出了我们厨房的噩梦和骄傲。”这种跨越行业的共鸣足以证明,怀特成功把握了表演与人性之间的微妙平衡。
![]()
走向大银幕
《熊家餐馆》是情绪极限的考验,《铁爪》则是对身体极限的试炼。怀特在一次播客访谈里提到,《熊家餐馆》和《铁爪》虽然题材迥异,但有一个共同点——他所扮演的角色都是在极端环境里寻找尊严和重建自我的人物:“我喜欢演那些看似在赢,其实每天都在努力让自己不崩溃的角色。”可以看出,吸引怀特的是某种坚强但同时又脆弱的特质。
![]()
《铁爪》
《铁爪》取材自真实的冯·埃里克摔角家族的悲剧—— 一个横扫美国80年代摔角界的传奇家庭,却因接连的意外与自毁,几乎全员英年早逝。怀特饰演的克里·冯·埃里克是家中最耀眼的明星:英俊、强壮,永远在聚光灯下被簇拥。但在光鲜的外表背后,他被家庭的期望和个人过往的创伤压得喘不过气。
为了准备这个角色,怀特在开拍几个月前就开始高强度训练:每天两小时力量训练、两小时摔角技术练习,还要控制饮食保持肌肉线条。
他在采访中提到,有一次拍摄高空翻摔镜头时,膝盖险些受伤,但他坚持当天完成拍摄:“克里的人生就是在疼痛中继续登场。”片中最令人动容的一个细节,是克里独自坐在更衣室的角落,盯着手上的绷带陷入沉思。
![]()
《铁爪》
导演肖恩·德金说,这个场景并没有台词,全靠怀特自己设计——他的手指微微颤抖,呼吸越来越缓慢,像是在用力抓住一个即将消逝的世界。那一瞬间的安静,比擂台上的轰鸣更让人心碎。
有媒体称赞:“他不是在模仿冯·埃里克,而是在让观众感受一个男人的生命在一点点泯灭。”毋庸置疑,《铁爪》是怀特继《熊家餐馆》后,又一次令观众印象深刻、无法忘怀的表演。
《铁爪》只是怀特从小荧屏转战大银幕的起点。最近,他接下了大卫·芬奇的经典之作《社交网络》的续集,将与新晋奥斯卡影后米奇·麦迪森合作。虽然角色细节尚未公开,但怀特的加入,本身就预示着电影将增加一种“复杂、脆弱但时刻充满情绪”的能量。或许,对于怀特而言,这才只是开始。
![]()
《铁爪》
鼠系男神
“鼠系”帅哥,这个说法最早起源于日本,形容的是面部轮廓不锋利、眼神机警灵动、气质带点防备感的男性。在当下,这类气质与“猫系”或“犬系”帅哥相比显得更真实——不靠完美的外貌,而靠个性和细节取胜。
怀特的脸并不是传统好莱坞帅哥的模板:他没有克鲁尼的优雅,没有皮特的潇洒,也没有埃文斯的挺拔——他的鼻梁稍显平直,下颌线不够硬朗,眼距稍宽,一切表明他不是正统意义上的荧幕男神。
不过怀特拥有一种特殊的气质,以及一张令人无法忘怀的脸:卡米在厨房里的急促眨眼,利普在街角的坏笑,以及克里的茫然凝视,都体现了怀特多元又特殊的情感表达。
![]()
与他相似的“鼠系男”在好莱坞有亚当·德赖弗,在亚洲则有菅田将晖。这类演员的共同点,是能让观众既想靠近,又有一点不安。因为他们的气质里有裂缝,而在这裂缝中,我们更能发现人性中无法述说的复杂性。
这种气质在当代好莱坞尤其稀缺,主流大片对男主角的要求是具备传统意义上的男性气概:英俊、强壮、易识别,但怀特的存在却说明,我们当下所需要的是一种新型男子气概,一种对于传统的反抗,一张不完美的面孔,一个完整、立体、多元、充满喜怒哀乐的,让我们感到亲近又疏远的人。
![]()
“鼠系”魅力也有危险之处:它容易让观众产生情感依赖。因为这种气质不带攻击性,却有足够的复杂性,会让人想要不断探索。对怀特而言,这既是表演的资本,也是他需要谨慎使用的锋刃。毕竟,一旦被类型化为“阴郁天才”,就可能失去更广阔的角色选择。从目前的作品选择来看,他深知自己的定位。
如今的怀特正站在一个敏感的行业节点上。流媒体平台正在重新定义演员的“出圈”方式——一部高口碑剧集往往比院线大片更能造星,但与此同时,这也容易让演员被某个角色绑定。卡米的形象已经如此鲜明,以至于很多观众在看到他的新作时,都会下意识回到那个被高温和焦虑绑架的厨房。
好莱坞不乏因为标志性角色而受困的例子。乔恩·哈姆在《广告狂人》之后花了多年才摆脱唐·德雷珀的影子,布莱恩·科兰斯顿也经历了从《绝命毒师》走向多样化角色的漫长过渡。
怀特显然意识到了这一点——从电视剧的厨房跳到电影的擂台,再到摇滚明星传记片《无处释放我》,他在跳出自己舒适区的同时,选择每一个具有代表性、同时也适合他的角色,在文艺片与类型片之间找到新的平衡。
![]()
《无处释放我》
怀特的职业轨迹不急不躁,稳定且聪明:十年在《无耻之徒》里的磨砺才等到《熊家餐馆》这个黑马剧集迎来口碑爆炸,又在《铁爪》里用身体讲述悲剧,在好莱坞奠定地位。如今,更多故事正等着他去叙述,等着他在某个不经意的瞬间创造奇迹。
![]()
![]()
杰里米·艾伦·怀特完整报道
请见《环球银幕》9月刊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