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想找活干,要么得往县里跑,要么活太少不够做,现在在这工坊简单缠缠线,我们要求并不高,能接送孩子,照顾家里家外,再干些手工活增加家里的收入就很好了。”近日,在流坡坞镇凤凰城“乐融共富手工之家”微工坊里,村民李大姐灵活地用粗线缠着铝管,话里满是笑意——这正是流坡坞镇首个镇级共富工坊带来的民生温度。
李大姐口中所说的“乐融共富手工之家”是首个镇级共富工坊,它的成立为镇域内老年群体、留守妇女群体、残疾人群体带来了福音,开班培训三天累计学员1000余人,覆盖镇域73个自然村,解决了各村老年人“挣钱无门”的难题。与此同时,“乐融共富之家”充分发挥“共富枢纽”作用,大力扶持发展村集体手工微工坊,不少村干部担起“运输员”的重任,为村里老年人送货、发货,把挣钱的机会送到群众家门口。共富之家不但把零散的“小手工”拧成了暖心的“大产业”,更为镇域各类手工活提供培训、宣传平台,为群众提供各村手工活分布信息,让其有更多可选择的机会。
截止目前,已先后开展6期培训,覆盖少有“照顾孩子的年轻妈妈”、难有“身有不便的残疾人”、老有“六七十岁的老年人”,针对学员年龄、接受能力等差异,开班第一天特别邀请7名手工培训老师,为学员进行面对面、手把手培训。短短的三天时间,学员们已熟练掌握操作技巧,干的活板板正正,受到培训老师的一致夸赞。
73一心聚合力,巧手之间谋共富。一直以来,流坡坞镇多方联动,把闲散劳动力聚了起来,把分散的村庄资源串了起来,探索出一条“以工坊为纽带、全镇一起干”的“共富三步走”新路子。2024年深入73个村庄挖掘40余家手工作坊,像后菅、闫家、大马、东街扇贝盘作坊,曹集收纳盒工坊、北董假发厂、邢家、曹集成衣厂,前孙海盐养生袋加工作坊等,这些藏在巷子里的富民产业为50%的留守群众解决了家门口就业的难题;2025年流坡坞镇积极建设镇级多元化共富工坊,发挥镇级共富工坊带动妇女、老人、残疾人再就业作用,整合镇域多家村级工坊,建设工坊信息库,打造手工培训平台,让剩下的50%的群众有活干、有钱赚。随着更多订单的签订、更多村民的加入、更多培训的开展,流坡坞镇的共富故事还会有更精彩的剧情不断上演。
记者 姚行彬 通讯员 孙倩宋敏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