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鲁西南平原上有一座看似普通的县城,这里建筑大多地矮,连超过5层的楼房都难得一见。但就是这座小城,却影响了人类社会上千年。
这里就是孔子故里曲阜,它的街头最引人注目的不是现代化高楼大厦,而是那些古朴的屋顶。直到现在,曲阜老城区10多平方公里的地面上,楼房建筑高度都不可超过24m。
这也是曲阜人向先贤致敬的一个体现吧,曲阜人的意思是,我们的城市名片不是高楼大厦,而是2000多年来的文化积淀。
在清晨的曲阜,总会有人看到老人在孔庙外广场上打太极。他们的动作缓慢而从容,仿佛和这座城市的节奏融为一体。
曲阜人走路都要比别人慢半拍,一个退休老人表示,这可不是曲阜人懒,而是祖祖辈辈都讲究温良恭俭让。
从曲阜人的日常生活就能看到儒家印记,早餐铺的老板会主动给老人递桌子,公交车的年轻人会自觉给孕妇让位,就连街边的小店也常常挂着童叟无欺的牌匾,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让曲阜形成了独特的社会氛围。
曲阜的饮食也透露着儒家文化的影子,当地特色菜,孔府菜讲究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就连最普通的粥都有讲究,很多曲阜人保持着晨粥的传统,用文火慢熬的小米粥,再配上自家的咸菜。
不过曲阜虽然没有高楼大厦,可经济并不差。每年都会有数百万的朝圣游客,带动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走在曲阜街头,几乎每个路口都能看到售卖论语书签,孔子像章的店铺。
曲阜一位店主表示,我们卖的并不是纪念品,而是文化。曲阜文旅产业占该市的GDP比重超过30%,这种文化模式让这座古城焕发了新生。
从汉代开始,儒家思想就以曲阜为原点向外辐射,到现在全球已经有500多所孔子学院,每年有数10万外国人来曲阜朝圣。在孔庙的大成殿前,也经常看到金发碧眼的外国学者行中国传统跪拜礼。
一位喜欢中国文化的韩国留学生表示,在这里没有什么高楼,但有的却是东亚文化的根。这句话就道出了曲阜的高度,它的影响力不是建筑的高度,而是思想的深度。
现在的曲阜正在探索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不追求城市化,而是着力打造国学小镇,城东新建的孔子研究院使用的是仿古建筑风格,和古城风貌浑然一体。
曲阜人说,我们不需要和别的城市比高楼,我们要比的是文化软实力,这种发展的理念,让曲阜在现代化进程中守住了文明的根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