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5类情况会引发“白肺”,出现6类症状,要小心,别等严重再去治

0
分享至



"医生,我妈妈呼吸越来越急促,昨天拍了X光片,医生说肺部有大片白影,这到底是什么病?"一位焦急的家属在诊室里问道。"白肺"这个听起来就让人害怕的名词,正悄然威胁着我们的健康。

什么是“白肺”?

正常情况下,健康的肺部是由无数个含空气的小气囊(肺泡)组成,在X光或CT扫描下呈现为黑色(因为空气容易穿透成像)。而当肺部出现严重炎症、感染或损伤时,肺泡里充满了炎性渗出液、细胞成分等,导致肺实质化,无法正常充气。在影像学上,原本应该黑色的区域出现了大片白色阴影,这就是所谓的“白肺”。

“白肺”并非一种特定疾病,而是多种严重肺部疾病的共同表现,意味着肺部已经受到了严重损害,氧气交换功能大幅下降,患者会处于严重缺氧状态。

“白肺”的凶险之处:沉默的缺氧

“白肺”最危险的地方在于它可能导致“沉默性低氧血症”。有些患者虽然血氧饱和度已经很低,但身体在一段时间内却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呼吸困难症状。等人感觉到胸闷、气短时,病情可能已经迅速恶化至非常严重的程度,瞬间危及生命。



哪些情况会引发“白肺”?

多种原因都可能导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最终出现“白肺”:

1. 严重感染:这是最常见的原因。如细菌性肺炎、流感病毒、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呼吸道合胞病毒(RSV) 等的重症感染,都可能导致肺部大面积炎症。

2. 误吸:不慎将胃内容物、口水等吸入肺部,引发剧烈的化学性炎症反应。

3. 外伤:严重胸部外伤、烧伤等。

4. 中毒:吸入有毒气体、烟雾等。

5. 其他疾病:急性胰腺炎、输血相关急性肺损伤等。

“白肺”的预警信号:出现这些症状要高度警惕

虽然“沉默性缺氧”很隐蔽,但我们仍然可以捕捉到一些身体发出的“求救信号”:

1. 持续发热不退:尤其是高烧超过3天,或退烧后再次发热。

2. 呼吸困难:感觉气促、喘不上气,在休息状态下也无法缓解。呼吸频率明显变快(>30次/分钟) 是一个重要指标。

3. 血氧饱和度下降:这是最客观的指标。家用血氧仪测量值持续低于93%(尤其在活动后进一步下降)是危险信号。

4. 精神萎靡、嗜睡、反应迟钝:特别是老年人,可能不会主动抱怨呼吸困难,但会出现精神变差、不爱说话、总想睡觉的表现。这是因为大脑缺氧所致。

5. 嘴唇、指甲床发紫(紫绀):是严重缺氧的典型表现。

6. 胸痛或胸闷感:肺部炎症可能会引起胸部不适。

特别提醒:对于老年人、有基础疾病(如心肺疾病、糖尿病、免疫缺陷等)的人群,这些症状可能更加不典型,需要家属格外细心观察。一旦怀疑,应立即就医。



预防白肺:3个关键行动,简单有效

预防胜于治疗,白肺的预防其实并不复杂,关键在于日常习惯的养成。以下是3个简单有效的预防措施:

1. 健康生活,增强免疫力

戒烟是预防白肺的关键一步,烟草中的有害物质会直接损伤肺部。很多吸烟者在戒烟后,肺部功能会逐渐恢复。

均衡饮食也很重要:多吃富含维生素C和E的食物,如柑橘类水果、坚果、绿叶蔬菜;保证足够的蛋白质摄入,如瘦肉、鱼、蛋、奶及豆制品。

每天30分钟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能有效增强肺功能。同时,每晚保证7-8小时优质睡眠,帮助免疫系统恢复。

2. 拒绝"隐形杀手":减少环境暴露

雾霾天减少外出,外出时佩戴N95口罩,能有效减少有害颗粒物吸入。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每天开窗通风2-3次,每次15-30分钟。

定期清洁空调滤网,每季度一次,防止细菌滋生。保持室内湿度在40%-60%之间,避免干燥刺激呼吸道。

3. 早期发现,及时干预

每年至少做一次肺部检查,尤其是高风险人群。关注身体变化,留意呼吸、咳嗽等小症状,不要忽视。

接种流感疫苗和肺炎疫苗是预防呼吸道感染的有效手段。在呼吸道疾病高发季节,尽量避免去人群密集场所。



如何诊断和治疗?

诊断:主要通过胸部CT检查来明确诊断,CT能比普通X光片更清晰、更早地发现肺部病变。

治疗:“白肺”属于急危重症,必须立即住院治疗。治疗原则包括:

1. 原发病治疗: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如使用抗生素治疗细菌感染,抗病毒药物等。

2. 呼吸支持:这是核心治疗手段。根据缺氧程度,会采取鼻导管吸氧、面罩吸氧、经鼻高流量氧疗、无创呼吸机,直至有创呼吸机(插管),甚至使用ECMO(体外膜肺氧合,俗称“人工肺”) 来替代肺功能,为肺部修复争取时间。

3. 对症支持治疗:如镇静、营养支持、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

治疗过程如同一场艰难的“拉锯战”,需要医护人员和患者共同努力,帮助受损的肺部一点点修复。

白肺虽然可怕,但并非不可预防。我们每个人都可以通过健康的生活方式、对身体的细心观察和及时的医疗干预,将白肺拒之门外。记住,呼吸是生命的基础,守护呼吸健康,就是守护生命。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成都发布暴雨蓝色预警!大雨、暴雨、大暴雨要来了,四川这些地区要注意...

成都发布暴雨蓝色预警!大雨、暴雨、大暴雨要来了,四川这些地区要注意...

四川省教育厅
2025-09-15 21:52:24
我退休七年,搭伙两场,奉劝大家:找老伴 一定要找有退休金的!

我退休七年,搭伙两场,奉劝大家:找老伴 一定要找有退休金的!

蝉吟槐蕊
2025-09-15 21:05:58
医生表示:大量喝水的高血压患者,用不了多久,身体或有4大变化

医生表示:大量喝水的高血压患者,用不了多久,身体或有4大变化

今日养生之道
2025-09-15 16:10:58
连败丢冠,谁注意雨果对王楚钦称呼改变,日本裔女友反应太真实

连败丢冠,谁注意雨果对王楚钦称呼改变,日本裔女友反应太真实

东球弟
2025-09-15 13:08:02
美军悄悄抵近黄岩岛,遭大批军机拦截,中方一个决定,断了美念想

美军悄悄抵近黄岩岛,遭大批军机拦截,中方一个决定,断了美念想

漫步独行侠
2025-09-14 22:46:15
微信将于9月30日正式关闭京东购物入口

微信将于9月30日正式关闭京东购物入口

DoNews
2025-09-13 21:07:39
玉米糊再次被关注!医生:常喝玉米糊的人,不用多久,或有4改善

玉米糊再次被关注!医生:常喝玉米糊的人,不用多久,或有4改善

小童历史
2025-09-12 16:35:52
人心不足蛇吞象!人民日报点名,揭开全红婵真实处境,误会太深

人心不足蛇吞象!人民日报点名,揭开全红婵真实处境,误会太深

张鴘喜欢软软糯糯
2025-08-07 05:58:03
中国人口死亡高峰即将到来,背后数据远比你想象的残酷

中国人口死亡高峰即将到来,背后数据远比你想象的残酷

今日美食分享
2025-09-15 10:02:42
连锁反应来了!卡塔尔公开感谢中国,质疑美军价值,美罕见谴责以

连锁反应来了!卡塔尔公开感谢中国,质疑美军价值,美罕见谴责以

阿萔影视评论
2025-09-13 18:33:43
当过市长、市委书记、厅长,张国伟主动投案

当过市长、市委书记、厅长,张国伟主动投案

新京报政事儿
2025-09-15 10:15:44
英格兰赛:塞尔比四连鞭血洗海菲尔德,吴宜泽赢德比世界第二爆冷

英格兰赛:塞尔比四连鞭血洗海菲尔德,吴宜泽赢德比世界第二爆冷

世界体坛观察家
2025-09-16 00:26:24
中美马德里谈判开始,特朗普收到访华邀请后,白宫罕见沉默了

中美马德里谈判开始,特朗普收到访华邀请后,白宫罕见沉默了

艾米手工作品
2025-09-16 02:12:34
当所有人都涌向黄金时,聪明人早已把目光投向了这里

当所有人都涌向黄金时,聪明人早已把目光投向了这里

图解金融
2025-09-15 09:06:49
历史性突破!杰弗森-伍登10秒61称霸东京,缔造史上第4快纪录

历史性突破!杰弗森-伍登10秒61称霸东京,缔造史上第4快纪录

体育妞世界
2025-09-15 20:12:33
有色金属梳理:战略资源与龙头企业的全球布局

有色金属梳理:战略资源与龙头企业的全球布局

爱看剧的阿峰
2025-09-13 13:27:52
“隐形支出”太可怕了!多少家庭深陷其中不自知,难怪攒不下钱

“隐形支出”太可怕了!多少家庭深陷其中不自知,难怪攒不下钱

抠搜侠
2025-09-13 16:21:27
菲律宾即将“变天”,12万军队蓄势待发时,中方突然做了个大动作

菲律宾即将“变天”,12万军队蓄势待发时,中方突然做了个大动作

荷兰豆爱健康
2025-09-15 16:13:50
朝鲜两名高官发动兵变为张成泽报仇,因细节败露,金正恩一招镇压

朝鲜两名高官发动兵变为张成泽报仇,因细节败露,金正恩一招镇压

阿胡
2024-04-30 11:48:45
江苏男子进厂打工5个月,钱都花临时妻子身上,原配在家省吃俭用

江苏男子进厂打工5个月,钱都花临时妻子身上,原配在家省吃俭用

大苏专栏
2025-09-14 23:33:55
2025-09-16 05:24:49
快乐的小大夫 incentive-icons
快乐的小大夫
传医学知识,普及健康理念
3428文章数 7364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健康要闻

内分泌科专家破解身高八大谣言

头条要闻

中美就TikTok等经贸问题在西班牙马德里举行会谈

头条要闻

中美就TikTok等经贸问题在西班牙马德里举行会谈

体育要闻

诺维茨基退役十年后,德国篮球走向巅峰

娱乐要闻

60岁张曼玉定居法国:瘦成皮包骨?

财经要闻

华与华秒怂 罗永浩称已接到对方道歉

科技要闻

官方:英伟达违反反垄断法 将施进一步调查

汽车要闻

后轮转向和5C 2026款梦想家把想到的都给了

态度原创

家居
旅游
艺术
本地
公开课

家居要闻

典雅大气 舒适中带童趣

旅游要闻

热闻|清明假期将至,热门目的地有哪些?

艺术要闻

故宫珍藏的墨迹《十七帖》,比拓本更精良,这才是地道的魏晋写法

本地新闻

云游中国 | 草原驭秋风 祁连山邂逅黑河源头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