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经常坐不住、小动作多,上课走神,写作业时分心,甚至咬指甲、玩笔……这些表现可能不仅仅是“调皮”。
从中医角度看,这类情况往往与“肝气偏旺”和“脾虚”有关。
肝主疏泄,调节情绪和气机流动。如果肝气过于旺盛,容易产生“肝风”,风动则让孩子身体多动、情绪波动大。
另一方面,脾主运化,是气血生化的来源。脾虚会导致气血不足,无法充分滋养心神,孩子就会注意力涣散、易烦躁。
现代孩子饮食偏好零食、油炸食品,加上熬夜、学习压力大,脾胃负担加重,肝火易旺,久而久之形成一种“体内不平衡”的状态,不仅影响行为表现,也可能让孩子在集体中感到压力。
今天,邀请到儿科专家许双虹教授,和大家分享一道温和的食疗方——安神糊。
这个方子材料简单,主要以健脾、平肝、清心为原则,不少孩子坚持食用后,情绪和专注力都有改善。
食材:纯藕粉、茯苓粉、莲子心、炒麦芽粉。
(注:3岁以下幼儿建议减半,若孩子怕苦,莲子心可减少至0.5克。)
做法:
先将纯藕粉用少量冷水调开,再冲入沸水搅拌成糊状,加入茯苓粉、莲子心、炒麦芽粉混合均匀,温热服用。
食用:
每天早晚温热各吃一次,不要放凉吃,以免增加脾胃负担。
这道安神糊之所以有帮助,是因为它的食材搭配兼顾了健脾、安神、清火、助消化四个方面:
- 纯藕粉养护脾胃,易于消化吸收,能增强脾胃功能,促进气血生成。
- 茯苓粉健脾安神,既能改善消化不良、胃口差,也有助于安抚情绪、减少多动。
- 莲子心清心除烦,尤其适合有心烦、手足心热、夜间盗汗表现的孩子。
- 炒麦芽粉帮助消化,化解积食,让脾胃更好地吸收营养,避免积食生热。
通过调理脾胃、平衡肝气,这道食疗方有助于从内在改善孩子的体质,使气血充盈、心神安定,外在的多动、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也能逐渐缓解。
食疗起效较慢,需耐心配合生活习惯调整,比如规律作息、减少零食、适当户外运动。
最后提醒:食疗方仅供日常调理参考,不能代替治疗。孩子健康问题需谨慎,如果多动、注意力不集中持续出现,建议咨询专业医生进行个性化调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