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我是胖胖。
好人被构陷,好心被践踏,好意被报复。
这一幕,在今天的社会里,并不稀奇,甚至已经成了一种反复出现的缩影。
人性的恶,不是孤立的意外,而是时代里的扭曲与畸形。
我常常想,那些恶意究竟从何而来?
它们是出于无知,还是源自冷血?抑或只是因为,在这个环境里作恶的代价太低?
最后胖胖有这么一个结论:
如果善良得不到守护,那么恶意就会更加猖狂。
到最后,社会也将必然变得危险。
这不是危言耸听,而是一次又一次的现实。
9月14日,大风新闻报道了一则发生在甘肃兰州的事情:
在9月12日晚,一位老人横穿马路。
就在这时,一名路过的红衣女子停下车,专门下车去搀扶老人,生怕老人被来往车辆碰到。
她一边扶着老人,一边留意路口的车流,确保安全。
可是,意外发生了。
就在她稍不留神的一瞬间,老人突然抬手,给了她一巴掌,直接把她的眼镜打飞。
女子当场愣住,下意识摸了摸脸,弯腰捡起眼镜重新戴上,然后转身回到车里离开。
这一幕被路过车辆的行车记录仪拍下,随后在网络上流传,引发了热议。
“好心当成了驴肝肺!”“所以说,好人难做啊,扶还是不扶?帮还是不帮?”“这一巴掌,可能会让她,也让很多人,以后遇到老人摔倒时选择绕开。”
这是众多网友在网上义愤填膺的评论。
经舆论发酵,兰州警方随后介入,确认老人已找到,明确表示“打人肯定不对,老人需要道歉”。
一些知情者还透露,这位老人可能有老年痴呆,经常独自横穿马路。
但即便如此,这件事依然让好人心里涌起一阵凉意。
这条新闻,精准无比地击中了社会的一根神经:
好人真的越来越难做了。
为什么?
首先,这从头到尾,不是单纯的个人恩怨。
女子和老人互不相识,她完全是出于善意停车帮忙。
可她收获的,却是一记耳光。
老人或许神志不清,不是有意的。
但确确实实,社会的集体观感,并不会被一句“老人糊涂”轻易冲淡。
因为这并非第一次。
从每次胖胖写这类文章,评论区总会出现类似的话:
从南京“彭宇案”,社会善意就一次次被伤害。
后来,无数好心人因为搀扶老人反被讹诈,被拖进法庭,被迫赔偿,最后演变成一句大家心照不宣的冷笑话:
“看见老人摔倒,千万别随便扶。”
善良,在某些时刻,变成了一种风险。
这句话放在当下,确有其存在的道理。
善意的门槛被不断拔高,恶意的成本却在不断降低。
你想啊,如果一个社会里,做好事的人不断被打击,那接下来大家要做的就是尽可能自保,能不管就不管,能不惹麻烦就绕道走。
于是,老人倒地可能无人问津;孩子受伤可能没人伸手;哪怕有人遇到紧急情况,也可能眼睁睁看着冷漠的人群。
到那时候,我们也许不会生活在一个“没有恶人”的社会里,而是生活在一个“没有好人”的社会里。
从兰州的这件事,胖胖也看出另一层问题:
其实,社会对“恶”的处理态度,直接决定了公众对“善”的信心。
警察说得很直白:“打人肯定不对,老人需要道歉。”
没错,这是法律与常识的底线。
但仅仅一句“需要道歉”,足够吗?
如果老人真的有认知障碍,那能否有人来负责看护?
如果老人无故打人,这一巴掌算不算故意伤害?
善意女子的心理创伤,谁来安抚?
社会并不是单靠一句“老人年纪大”就能稀里糊涂带过的。
否则,恶意的代价就会显得无限低廉。
这是一种不得不承认一个现实:
恶意并不一定总是源自恶毒,它有时候也源自环境的纵容。
当作恶的代价几乎为零时,作恶就会成为某些人潜意识里的“合理选择”。
当善意一次次被嘲弄时,善良也就逐渐失去了土壤。
这位红衣女子,她的眼镜可以重新戴上,但她的心,会不会从此留下寒心?
而每一个人,看到这样的新闻时,会不会心里多出一个声音:
以后还是别管闲事了吧。
这,就是社会最大的悲哀。
保护好人,在胖胖看来,这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制度、规则、舆论三方面所需要的共同努力。
如果恶意行为被一笔带过,那么社会的信任就会被消耗殆尽。
哪怕老人有认知障碍,也需要一个合理的处置机制。
因为“打人就是打人”,这是对善良人的最起码尊重。
而扶老人、救孩子、见义勇为,也不该变成风险行为。
社会应该通过舆论和制度,给好心人“兜底”。
哪怕最终出现误会,哪怕善意被辜负,也不能让好心人独自承担一切后果。
就像网友们说的,“这一巴掌,下一个真正需要帮助的人,或许就得不到搀扶了。”
这不是一句玩笑,而是赤裸裸的现实。
如果基于社会层面,不去安抚这位好心女子,她的心凉了,就可能影响到无数后来的举动。
有人说,这是个“好人难做”的时代。
但我想补一句,这更应该是个“好人需要保护”的时代。
如果连最基本的善意都无法守护,一切的一切,都只是一层光鲜的外壳。
里面是冰冷的漠然,是人人自危的无情。
善良失去了立足之地,恶便会肆无忌惮地滋生。
兰州的这起事件,也许会很快被人遗忘。
老人会被找出,女子可能沉默离开,网友们愤愤不平几天,然后转头继续关心下一个热点。
但那些真正被打掉的,是我们每个人心里的一丝希望。
我们都明白,善良很脆弱。
它需要被呵护,需要被珍惜,需要被制度与规则保护。
否则,恶意就会像野草一样疯长,把人心挤压得越来越冷硬。
善良不该成为奢侈品。
“如果罪恶不被惩罚,那么善良也就得不到表彰。”
这是胖胖最后想要表达的一个观点。
如果社会连最起码的善意都守不住,那么所有人,迟早都要为冷漠付出代价。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