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6小时内,特朗普接连打出三套针对中国和印度的“关税牌”,试图拉拢盟友、转移矛盾,但其计划从一开始就布满破绽,而中国的果断反击更让这场单边施压陷入被动。
当地时间9月10日到13日,短短四天里,特朗普的动作一次比一次激进。第一招,他盯上了北约,公开喊话32个成员国,建议统一对中国商品征收50%至100%的关税,还声称这能帮乌克兰结束战争。在他看来,只要北约联手加税,中国就会减少对俄罗斯的支持,俄乌冲突就能加速停火。
可明眼人都清楚,俄乌冲突的核心是地缘政治和安全利益的博弈,背后牵扯着复杂的历史经纬和大国角力,哪是靠加税就能解决的?把矛头对准和冲突无直接关联的中国,说白了就是想甩锅,继续延续打压中国的老套路。
更关键的是,北约内部早就不是铁板一块。欧洲不少国家和中国有着庞大的贸易往来,德国的汽车、法国的奢侈品、荷兰的光刻机,都依赖中国市场。真要加税,先受伤的必然是欧洲企业,他们怎么可能心甘情愿跟着美国“冲锋”?
紧接着,特朗普又将目标转向G7。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9月11日,他明确要求G7国家效仿美国,对中国商品加征最高100%的关税,理由还是向俄罗斯施压。为了推动这事,G7财长12日专门开了视频会议,连本轮主席国加拿大都承认,会议是和美国磋商后才召开的,可见特朗普是动真格的。但G7内部的分歧比北约更明显。
加拿大刚修复和印度的关系,正想减少对美国的经济依赖,还主动释放出改善对华经贸合作的信号,显然不想被绑上美国的战车。英国、法国、德国也各有盘算,他们太清楚了,一旦对中国加税,报复措施会立刻到来,自家企业的利益根本保不住。这一招看似声势浩大,到头来很可能变成“美国喊口号,盟友来买单”。
第三招更显“甩锅”本质。9月10日,特朗普竟要求欧盟27国先对中国、印度这些购买俄罗斯能源的国家加征100%的“二级关税”,说等欧盟先出手,美国再考虑跟进。这明摆着是自己不愿先承担风险,却逼着盟友跳坑。
欧盟这下犯了难:一方面,美国打着“对俄二级制裁”的旗号施压,不好直接拒绝;另一方面,中印都是欧盟重要的经济伙伴,贸然加税无异于自断生路。印度和欧盟正推进贸易协议,关键时刻怎么可能翻脸?中国更是欧盟的第二大贸易伙伴,欧盟的产业、就业、能源成本都和中国市场深度绑定。再加上欧盟决策需要27国一致通过,这种几乎不可能完成的操作,让特朗普的这一招彻底成了“嘴炮”。
这三招看似都针对中印,实则真正目标是俄罗斯。美国想通过打压中印,削弱俄罗斯的能源出口,可这套逻辑绕了一大圈,合理性根本站不住脚,反而暴露了美国直接制裁俄罗斯的无力。毕竟,俄罗斯的能源出口有稳定的市场和渠道,岂是靠打压第三方就能轻易撼动的?
就在特朗普忙着拉拢盟友“围攻”中国时,美国自己也没闲着。美国商务部公布了最新贸易限制清单,一口气新增32家实体,其中23家来自中国,涵盖半导体、生物科技、航空航天等关键行业,理由还是老掉牙的“国家安全和军事用途”。这套说辞早就被国际社会看穿了,说白了就是借国家安全搞经济霸凌,尤其针对中国半导体企业,从早期的中兴、华为,到如今的中芯国际、复旦微电子,手段一脉相承,目的就是限制中国高科技发展。
面对美国的步步紧逼,中国没有沉默,而是迅速打出反击组合拳。9月13日,中国商务部宣布对美国集成电路相关措施发起反歧视调查,依据《对外贸易法》,用法律武器应对霸凌。这不仅是给中国企业撑腰,更向美国释放了明确信号:中国不再被动防守,而是要主动出击。
同一天,商务部还对原产于美国的模拟芯片发起反倾销调查,涉及的接口芯片和栅极驱动芯片,正是美国在工业和汽车领域的优势产品,中国市场份额庞大。一旦反倾销措施落实,对美企的影响可想而知。 中国的回击既及时又精准。
美国刚拉拢盟友,还没看到效果,中国就已先发制人,让局面变成中美互有攻防,而非美国单方面施压。更重要的是,中国的行动有法律依据,有理有据,向外界清晰传递出:只要美国继续搞单边霸凌,中国就会坚决回击。
未来局势或许还会有反复,美国大概率不会善罢甘休。但中国已经亮出了不再被动挨打的姿态,这给美方敲响了警钟。而对于美国的盟友来说,也该好好掂量:是跟着美国参与针对中国的经济围堵,还是守住自己的利益?要知道,关税大战没有赢家,一旦卷入,牺牲的可能是本国的经济增长和就业,美国又未必会真的替他们分担损失。在全球化深度融合的今天,搞“小院高墙”式的封锁,最终只会反噬自身。开放合作才是大势所趋,这早已被世界经济的发展规律所证明。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