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央视新闻报道,2025年9月,一则关于美国政界的消息引发全球关注——美国众议院将派出跨党派代表团于本月晚些时候正式访华,带队者是众议院军事委员会民主党领袖亚当·史密斯。这不是一次普通的外事访问,翻开时间线就能发现,上一次美国众议院以官方名义组团访华还是2019年3月的事,距今整整六年。六年时间里,中美关系经历了太多波折,从疫情冲击到佩洛西窜台引发的台海风暴,双方官方沟通几近冰封,如今这一代表团的到来,无疑是打破僵局的重要信号。
先看看这支代表团的“含金量”。带队的亚当·史密斯可不是政坛新人,60岁的他深耕国防与安全领域多年,曾任众议院军事委员会主席,现在还是该委员会民主党领袖,被外界视为国会温和派的代表,风格向来务实。更值得注意的是,这次代表团是真正的“跨党派”配置,民主党和共和党议员都在其中,要知道当下美国国内政治极化有多严重,两党在医保、财政等议题上常常吵得不可开交,却能在对华访问这件事上达成共识,足以说明美国政界对中美关系的重视程度。不过有个小细节得提一下,众议院军事委员会主席、共和党人迈克·罗杰斯并没有加入代表团,至于具体原因,目前暂无相关信息披露。
资金来源也能看出美方对这次访问的上心程度。2019年那次众议院代表团访华,经费是由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这种非政府组织赞助,而这次直接由美国联邦政府“买单”。这背后的差异很明显,联邦政府出资意味着这次访问更具官方属性,是美国政府层面认可的重要外事活动,而非民间层面的交流。
行程安排上,目前公开的信息不算多,史密斯在接受美国全国广播公司采访时明确表示,代表团不会前往中国台湾地区,还会在柬埔寨短暂停留。至于具体的访问日期、随行议员名单以及详细的会谈议程,他都以“保密”为由没有透露。不过结合美国国会日程来看,众议院将于9月22日起休会庆祝犹太新年,不少分析认为,这次访华大概率会安排在这段休会期内,毕竟议员们在休会期间才有充足时间完成跨国访问。
最受关注的,还是史密斯在启程前对中国说的那句话——“我们正在争取与中国领导人会面,但目前还不确定”。这句话看似简单,背后却藏着不少信息。一方面,它表明美方有与中方高层沟通的意愿,希望通过最高层级的对话解决一些关键问题;另一方面,“不确定”三个字也反映出中美关系的复杂性,即便双方都有沟通需求,具体能否达成高层会面,还需要更多细节层面的协调。
史密斯还说过另一段话,值得细细品味。他在众议院外接受采访时提到,“仅仅对话不等于认可中国的一切,但我们美国也不是事事都对。中美体量都摆在那里,谁也绕不开谁”。这番话算是说了句实在话,没有像有些美国政客那样动辄拿“价值观”说事,而是正视了中美两国“谁也绕不开谁”的现实。这种态度为这次访问定了调——不是来“说教”的,也不是来“施压”的,而是以“坦诚沟通、务实交流”为核心,这或许是双方能达成有效沟通的重要前提。
要理解这次访问的意义,得先回头看看这六年中美关系走过的路。2019年那次众议院代表团访华时,中美关系虽有分歧,但整体还算平稳,双方在经贸、文化等领域还有不少合作空间。可从那之后,情况逐渐发生变化。2020年疫情全球蔓延,中美在疫情溯源等问题上出现分歧;2022年8月,时任美国众议院议长佩洛西窜访中国台湾地区,直接引发台海局势紧张。当时中方迅速采取反制措施,开展大规模军事演训,清晰划出了维护国家主权的红线,也让美国政界真切感受到中国在核心利益问题上的坚定立场。
从那以后,中美官方沟通渠道明显收窄,军事领域的摩擦也多了起来。南海海域,中美军舰时常“擦肩而过”;台海周边,美军机、军舰频繁开展抵近侦察活动,双方发生误判的风险不断上升。与此同时,经贸领域的博弈也没停过,关税“休战期”虽然延长到了11月,但根本分歧仍未解决,科技领域的对抗更是愈演愈烈。在这种背景下,中美之间太需要一次高质量的官方对话来“降温”,来搭建“风险护栏”。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