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9月15日零时,一场名为“自由之刃-25”的多兵种联合军事演习在东海海空域展开,主办方是美、日、韩三国,这场演习不仅涉及大规模的海空联合作战科目,还与美韩正在进行的“钉锤”兵棋推演同步展开。
要知道,这个“钉锤”推演的主题是在核战争条件下如何组织反击并取得战场优势,所以这次联合演练显然没那么简单。
此次“自由之刃-25”军演启动后不久,美军便调动多种高价值侦察力量,最受瞩目的,是一架从韩国乌山基地起飞的U-2S高空侦察机。
这种冷战时期就已闻名的机型,能够在2万米以上的高空长时间飞行,搭载的多光谱成像系统可在数百公里外捕捉地面和海面目标。它的飞行路径从济州岛方向切入东海中部,被认为是专门为演习提供实时情报和电子信号监控而来。
对美军来说,U-2S不仅是“眼睛”,也是一座空中数据中心,可在第一时间将情报传送至美日韩指挥系统,为海空编队调度提供依据。
与此同时,美国海军的MQ-4C“三叉戟海神”无人机也悄然现身台岛以东的西太平洋空域,MQ-4C以长航时和广域监视著称,能连续飞行30小时以上,覆盖范围超过数百万平方公里。
它可利用合成孔径雷达和电子侦察设备,监控包括中国东部沿海在内的广大区域,多名军事观察人士指出,MQ-4C与U-2S形成“高低搭配”的情报体系:U-2S专注于高分辨率成像和实时指挥支持,MQ-4C则提供长时间、宽范围的持续监视,两者结合极大提升了情报覆盖与精确度。
这种情报搜集并非单纯的观察,更像一次“电子战预演”,大规模联合军演需要高频率的海空通讯和数据交换,从舰艇到指挥中心,每一条无线电指令、每一束雷达脉冲都是宝贵的情报。
美军借助先进侦察平台,不仅在测试自身指挥体系的稳定性,也在捕捉潜在对手的电磁特征,为未来的电子战或网络战做储备。
面对这种挑衅,我方自然是不能坐以待毙,当美日韩在东海展开高调演练,中国方面的反制并未迟到。
15日上午8时左右,一架运-8Q反潜巡逻机从中国大陆方向进入宫古海峡空域,直抵美日韩军演的核心区域。不同于常规巡航,这架运-8Q的飞行路径明显带有针对性,它并未绕行,而是沿最短航线直插演习海域。
运-8Q是中国现役主力反潜机之一,搭载先进的声呐浮标投放系统、磁异常探测器和电子侦察设备,其主要任务是探测潜艇,但更关键的能力在于电子情报收集。
高强度的海空演习不可避免地产生大量电磁信号,涵盖雷达频段、通信链路和数据传输,运-8Q可以通过机载设备锁定这些信号,分析演习方的指挥结构和战术部署,为中国海空力量提供第一手资料。
但就在这个时候,日本航空自卫队随即紧急反应,多架F-15DJ战斗机升空伴飞,对运-8Q进行喊话和监控,但面对日方的喊话,运-8Q的航线并没有发生改变,而是按照既定计划完成任务。
不仅如此,除了出动运-8Q,我方还出动了无人侦察力量进行配合。
根据公开飞行跟踪数据显示,同一时段多架无侦-10和无侦-7无人机出现在东海、台海和西太平洋空域,这些无人机可执行长航时电子侦察和光电成像任务,补足运-8Q在范围和持续时间上的局限,构成一个多层次、多角度的侦察网络。
所以经过这次行动,美国以及这些“小弟”应该能够明白,所谓的“秀肌肉”都是无用的,一切行动,我们都看在眼里,秀得越多,只会暴露越多!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