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杭州日日报报道,9月9日的多哈,原本一切如常,却被一阵突如其来的爆炸声彻底撕裂。以色列空军不远万里,竟然把“精准打击”搬到了卡塔尔的首都市中心,目标直指哈马斯高级领导人。更令人震惊的是,导弹落点距离中国驻卡塔尔大使馆直线距离仅800米。
以色列军方和国家安全总局(辛贝特)第一时间承认了这次空袭,宣称对哈马斯“高层进行精确打击”。目标锁定哈马斯谈判代表团核心成员,尤其是哈利勒·哈亚——这个名字在以色列的“斩首名单”上出现已久。哈亚本人这回侥幸逃生,但他的儿子、办公室主任以及其他4名哈马斯成员和一名卡塔尔安全人员遇难。爆炸点位于多哈使馆区,周边是各国使馆、学校、居民楼密集区。中国驻卡塔尔大使馆距离爆炸点只有800米,爆炸巨响和滚滚浓烟在数公里外都清晰可见。
事发后,卡塔尔内政部、外交部火速发声,谴责以色列赤裸裸侵犯主权,宣布启动最高级别调查。中国使馆紧急提醒在卡中国公民提高警惕、减少外出。各国驻卡塔尔使馆区一时风声鹤唳。很难想象,在一个以中立和安全著称的“中东瑞士”,居然发生如此高风险的精准打击,而且目标区就在各国使馆眼皮底下。英国媒体公布的卫星图片再添一把火:导弹落点一公里范围内,分布着几十家外国大使馆。
更耐人寻味的是,以色列的行动时点和目的。就在空袭前一天,卡塔尔还在和哈马斯高层谈判,内容正是美国主导的“特朗普停火提案”。本来和谈已现曙光,哈马斯高级代表团队刚从土耳其专程赴会,结果还没等方案敲定,5名哈马斯成员就死于以色列导弹之下。这不是简单的“斩首”,而是明目张胆地砸烂了调停桌。哈马斯愤怒声明:袭击暴露了以色列根本无意和平,只想用武力彻底消灭对手。卡塔尔的调停者形象被炸成碎片,未来的巴以和谈希望骤然黯淡。
卡塔尔这些年一直扮演“中东和事佬”角色,既收留哈马斯,让冲突双方有对话渠道,又和美军保持深度合作,乌代德基地是美国在中东最大的空军基地。美国让卡塔尔当“缓冲带”,卡塔尔花了几百亿美元买美制装备,买的是什么?本来以为有了美军“保护伞”,就能最大程度避免自身沦为战场。可现实是,导弹炸响在自家门口,美军基地就在城市边上,美国却连个提醒都没有。白宫事后“甩锅”,称内塔尼亚胡在行动前一刻才通知,美方根本来不及反应。
沙特、阿联酋、伊朗等中东国家第一时间集体谴责以色列,认为这是对国际法和地区安全的严重威胁。英国、德国、欧盟、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都站出来,直接批评以色列“破坏卡塔尔主权、违反国际法”。联合国安理会迅速召开紧急会议,聚焦以色列袭击的合法性和地区安全风险。要知道,卡塔尔长期以中立著称,这一炸,直接动摇了整个海湾“非战区”的信任基础。
以色列为什么敢?这背后当然有美国撑腰。几十年来,以色列在中东肆意出击,叙利亚、黎巴嫩、伊朗、加沙……但很少有国家敢在有美军基地和众多外国使馆的首都下手。这次以色列选在内塔尼亚胡贪腐案关键庭审前夕,选在议会预算关键投票节点,选在加沙冲突久拖不决、国内右翼情绪高涨时,不是偶然。内塔尼亚胡需要一场“强硬行动”来稳住权力,用军事冒险转移国内矛盾。可这种把国家命运押在“战争豪赌”上的做法,短期能唤起右翼媒体和支持者欢呼,长远看只会给以色列招来更大风险。
以色列这一炸,等于宣告:中东再没有所谓的“安全区”。卡塔尔原本是美以、伊朗、哈马斯等多方博弈的调节阀,现在这个阀门被炸掉,巴以直接对话渠道被切断,海湾国家开始集体焦虑,担心以色列以后以“反恐”“反哈马斯”为名再扩大战火。
这次空袭还暴露了美国“安全承诺”的巨大漏洞。卡塔尔花巨资购买美制防空系统和武器装备,换来的就是美军自己基地都没反应、导弹擦着中国使馆炸响?这无疑是对所有“美国盟友”的一次警告:关键时刻,美国是靠不住的。沙特、阿联酋、卡塔尔这些“金主”们,恐怕接下来都要重新审视安全政策,寻找多元合作伙伴,甚至加快自主防务建设。美国在中东的军事主导地位,正在被以色列和自身的“双重背刺”慢慢掏空。
中国的表态格外引人注目。爆炸发生当天,中国驻卡塔尔大使馆第一时间向在卡中国公民发出安全提醒,要求减少外出,避免前往高风险地区。随即在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第60届会议和外交部例行发布会,中方直接点名以色列,强烈谴责其空袭行为,强调支持巴勒斯坦恢复民族合法权利,重申“两国方案”是解决中东问题的唯一现实路径。中国外交部的措辞相当罕见,毫不遮掩地批评以色列,旗帜鲜明地表态支持巴勒斯坦。更重要的是,中方强调对话谈判才是根本出路,反对以暴制暴。
中国的发声,不只是对以色列的警告,还是对美国偏袒以色列政策的直接制衡。联合国秘书长也站出来,引用中国的和平主张,呼吁推动停火。“坐下来谈”已经成了越来越多阿拉伯国家的共同期待。事实已经证明,以色列的导弹可以炸碎多哈的楼房,却炸不开中东的和平之门。以武力换来的“安全”,只会让仇恨、极端、恐怖的火种在更广范围蔓延。哈马斯的抵抗没有被打垮,反而因为无辜平民的伤亡,获得更多同情和支持。
以色列这波冒险,短期内确实稳住了内塔尼亚胡的权力,赢得了右翼阵营的叫好,但长期看,无异于饮鸩止渴。卡塔尔的“和事佬”形象被炸掉,巴以和谈渠道被破坏,整个中东的安全格局更加动荡。美国的“保护伞”形象受损,海湾国家信任危机加剧。中国等新兴力量话语权上升,多边格局悄然生变。最该警醒的,是那些至今还对“美以同盟”抱有幻想的中东国家——把安全寄托在别人的“保护伞”下,迟早要为别人的算盘买单。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