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老百姓对健康问题愈加重视,几乎每户人家的餐桌上都会有牛奶的存在,毕竟老年人可以通过它补钙,年轻人可以通过它补充能量,可是谁能想到中国的牛奶之路走的异常艰辛?
从低级到高级再到低级
中原地区的老百姓一般不喝牛奶,毕竟在这个地方,百姓一般以中稻、黍、稷等农作物为主,每日也习惯食用粮食作物和蔬菜,而牛作为百姓的帮手,更是犁地的主要劳动力,再加上不允许宰杀耕牛是法律规定,足见从国家到百姓对牛的爱护。
而且耕牛的奶量一般较少,喂养小牛尚且不易,人哪还会喝,更何况中原百姓不习惯牛奶的腥膻之气,甚至还认为这是北方游牧民族才会喝的东西,自然也就不会饮用。
生活在广袤草原上的人们日日与牛羊等动物为伍,他们没有任何耕地,无法获得粮食,因此,一切吃的用的都是从牛羊等牲畜身上获取的,他们不像中原人那样吃饭吃蔬菜,他们只能吃肉喝奶,将牛羊皮毛制成衣物,甚至还在与中原百姓的交易市场中将牛羊售卖,与汉民换取茶叶等,无他,地理原因导致的民俗不同。
随着中原地区盛世到来,老百姓在果腹的基础上略显有富足,这时候的老百姓就开始琢磨一些精致的吃食,比如盛唐。
当时并不限制外邦人在中原地区旅游、经商或者长时间居住,因此,许多外邦文化被传入中原,比如长安地区男女皆宜的胡服,当然,融合最深的当属饮食,尤其是牛奶,这时候的牛奶制品成为当时贵族和有钱人家的吃食,他们将牛奶制品作为彰显身份的象征。
比如唐朝时期的八宝甜酪,就是将牛奶、鸡蛋、面粉按照一定比例和匀,静止一段时间后放入锅中蒸煮成果冻状,然后在食用之前撒上花生等干果或蜜饯,这是当时宴会上非常有名的一道甜品。
当然,除了成为宴会上亮眼的存在外,牛奶还以冰酪的形式存在,而这或许就是最早的冰激凌。
冰酪的制作方式非常简单,主要原料只有三样,牛奶、果肉、碎冰,三种物品按照一定比例调和均匀后食用即可,乳香四溢,香甜冰凉,因此也是富豪之家在夏季最佳的消暑食品。
随着时间的流逝,盛唐已经过去,大宋虽然武力较弱,但是国家和百姓都相当富有,国家有钱的同时也真正做到了藏富于民,因此,不为三餐犯愁的人们开始思考如何能够吃的更好,于是,一直在贵族和富豪之家流行的牛奶制品开始走向市井,走向百姓家。
《清明上河图》中就曾有制作乳酪的铺子,甚至铺子的买卖还不错,而且草市的小摊上还有售卖类似于“甜甜圈”的乳面炸物,特别受欢迎,牛奶已经成为老百姓餐桌上不可或缺的食物。
除了百姓富有之外,老百姓能够食用到牛奶制品还要要归功于黄牛等牛类数量的增多,这也就导致当时的牛奶产量相对较多,可是当年保鲜杀菌技术并不纯熟,因此,新挤好的牛奶必须尽快食用,否则很快就会变质,于是,乡下的老农们将牛奶挤好后就会火速运送到城市中,可是,一次过年的时候,当年因为遇到寒流,河流结冰,运奶船无法及时抵达杭州,这让许多百姓都聚集到城门口险些造成民变。
可是,随着时间的变迁,外族建立政权,原本中原地区的细致乳制品的制作方式以及百姓的食用习惯彻底断绝,这让老百姓们再也无法继续食用牛奶。
明清两代,有专门人员饲养牛羊等牲畜以备宫内主子们的日常乳品所需,因此,牛奶再次成为百姓吃不起的东西。
直到1840年以后,许多洋人进入中国,他们不习惯清粥小菜的早餐,而是喜欢老家的面包牛奶,但是中国普通的黄牛挤出牛奶无法满足西方人挑剔的口味,于是一名法国人就将法国当地的牛带到中国,将中国的本地牛与法国牛杂交,终于形成了目前中国最多的黑白花奶牛,这种牛产奶量高,最适宜当时的国人。
可是,宥于消杀问题,牛奶依旧是当时上层贵族和外国人饮用的佳品。
随着西方消毒技术传入,牛奶的保鲜时间已经从短短一天延长到数月有余,这让许多稍稍有钱的百姓都能喝的起牛奶,而且在这一时间段,对于老百姓来说也更加便利的应该是奶粉的出现,牛奶终于再次回到寻常百姓家里。
从低端到顶尖
自老百姓发现牛奶可以饮用后,牛奶就一直存在于百姓的视线之中,毕竟有些时候价格昂贵,是普通百姓所仰望的存在,当然,这也算是除水之外陪伴人类时间最长的饮品之一,虽然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牛奶无法被日常继续提供,但其依旧存在。
在历史的车轮进入近代后,由于牛种进行了改良,所以导致牛奶产量在一定时期出现了小幅度增长,但是随着战争的到来,老百姓朝不保夕,又怎么会有时间为高官富豪之家豢养奶牛呢?
因此,这时候的牛奶也只能保证高级官员和豪商之家使用。
当年在抗战最困难的事情,边区为了保证主席的营养,特批给他每日半斤的牛奶或羊奶的份额,足见当时奶类资源的珍贵。
1949年后,经过新政府的统计,全国奶牛只有12万头,年产奶量自然也低的吓人,压根不够国人正常食用,为此,相关部门开始进行积极讨论,并大力扶持养殖业,终于,在世纪之交时,进过半个世纪的努力,奶牛养殖业终于做出了点成绩。
当时中国的奶牛年产奶量约每头2605公斤,虽然数量依旧远远低于许多发达国家,但是已经勉强能够形成属于中国特色的奶牛养育体系,而接下来的就是努力发展、尽快赶超,为了这个目标,他们足足奋斗了二十年。
为了增加奶牛产量,养殖人员决定从根上进行变革,他们决定自主培育奶牛,通过引进适应中国地区发展的奶牛,并通过先进的育种技术使其与中国本土奶牛杂交,培育出产奶量高、奶质优的奶牛。
除此之外,他们还将奶牛的主要饲养区放置在中北部草原茂盛的地区,该地凭借良好的气候和优质的牧草为奶牛生长提供良好的保障。
有了这两点改变,使得奶牛产奶量有了质的飞跃,但是,做的还不够,他们还将原本的养殖散户集中到一起,形成规模化养殖,便于奶牛疾病、防疫等工作的展开,并且也便于饲料的投喂,使之形成一定的标准。
在经过多次转变后,2003年,就牛奶总产量而言,中国已经位居世界第四,而今,更是成为世界的领跑者。
当然,除了牛奶产量全球最多外,中国的牛奶质量也远超其它国家,远远高于欧盟标准,甚至原奶菌落总数已经连续两年降低到千位数一下,这是当今世界上除了中国外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够办到的。
原奶质量好自然也会制作出质量相当的乳制品,比如奶粉、乳酪等,这样才可以真正保证国人的健康。
现如今,牛奶已经是中国最安全的食品之一,他们从零到一,从一到一百,一步一步坚实发展才走到了如今这样的地位,成为数百万婴幼儿的奶粉的依靠,成为千万老人保持健康的密码,成为全国百姓能喝到放心奶的保障。
【信源:《南宋人的牛奶生活》 我们爱科学
《中国乳业发展史概述》 中国乳品工业】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