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布机自动灭火系统设计是一项至关重要的安全工程。涂布工艺涉及易燃溶剂、高温、静电等多种火灾风险,因此其灭火系统必须具有针对性、高可靠性和快速响应能力。
以下是涂布机自动灭火系统设计的核心要点,分为风险分析、系统设计、关键组件选择和附加考虑四个方面。
一、火灾风险分析(设计前提)
在设计之前,必须对特定涂布机的工艺进行详尽的风险评估:
1.火源识别:
涂布头区域:溶剂挥发,形成爆炸性气氛,静电火花、电气故障、机械摩擦都可能引燃。
烘箱/干燥箱:加热器(电或导热油)表面高温、温度失控、溶剂蒸气积聚达到爆炸极限。
收/放卷单元:静电积聚、机械摩擦过热。
电气控制柜:电气短路、过载。
溶剂供应/回收系统:管道、泵、储罐的泄漏。
![]()
2.可燃物分析:
基材:如纸张、塑料薄膜、布料等。
涂层材料:各类易燃有机溶剂(如乙酸乙酯、丙酮、甲苯、酒精等)及其蒸气。
设备本身:润滑油、电缆绝缘层、塑料部件。
3.火灾类型:
A类火灾:固体材料(如基材、电缆)。
B类火灾:易燃液体和可熔化的固体(溶剂、涂料、润滑油)。
C类火灾:带电电气设备。
涂布机火灾通常是B类为主,复合A类和C类的混合火灾。
二、自动灭火系统设计要点
1.灭火剂选择
选择适合扑灭溶剂火灾且对设备和产品损伤小的灭火剂。
二氧化碳(CO₂):
优点:清洁无残留,不损坏设备,绝缘性好,适用于电气火灾。
缺点:窒息作用,对人体有害,喷放后需紧急疏散;有冷击效应,可能损坏精密部件;空间密闭性要求高,防止泄漏。
适用:常用于电气柜、烘箱内部等密闭或局部应用场所。
![]()
干粉灭火剂:
优点:灭火效率高,能迅速扑灭大面积B、C类火灾。
缺点:污染严重,清理困难,可能导致设备精密仪器损坏和产品报废;易复燃。
适用:作为早期快速抑制的手段,常用于涂布头、收放卷等开放区域。
七氟丙烷(HFC227ea)/全氟己酮(Novec1230):
优点:洁净气体,无残留,对人体毒性低(设计浓度下可安全疏散),灭火效率高,对设备无损害。
缺点:成本较高;喷放时会产生冷凝效应,但远小于CO₂。
适用:保护价值高、不允许污染的区域(如整条生产线、控制室)。
水基系统(细水雾/水喷雾):
优点:冷却效果好,能有效防止复燃;无毒环保。
缺点:可能对电气设备造成二次损害;对某些溶剂火灾(如轻于水的溶剂)效果不佳,需要添加抗溶性泡沫;需要处理积水。
适用:常用于烘箱顶部、溶剂储罐区等区域的降温防护和火灾扑救。
常见方案:采用“干粉(或超细干粉)快速抑制+气体或水雾防止复燃”的组合式系统。
2.探测系统设计
探测的准确性和速度是灭火成功的关键。
探测器类型:
火焰探测器(紫外/红外UV/IR):对明火反应极快(毫秒级),适用于涂布头、烘箱等火灾快速发展的区域。需避免误报(如电焊、灯光干扰)。
热探测器(定温、差温):反应较慢,适用于火灾发展较慢的区域,如电气柜、电缆桥架。
烟感探测器:对阴燃火有效,但涂布机区域粉尘/雾气多,易导致误报,需谨慎使用。
线性感温电缆(LHD):非常适合敷设在烘箱内部、管道表面等狭长区域,可精确感知过热位置。
![]()
爆炸性气体浓度探测器:用于监测烘箱、涂布头附近溶剂蒸气浓度,在达到爆炸下限(LEL)的一定百分比(如25%LEL)时发出报警,联动排风系统,这是预防性的关键措施。
布置原则:
分区布置:将涂布机划分为多个保护区域(Zone),如涂布头区、烘箱区、收卷区等,每个区域独立探测和灭火。
冗余设计:采用“与”/“或”逻辑组合多种探测器,提高可靠性,减少误动作。例如,“火焰探测器报警且线性感温电缆报警”才启动灭火。
3.喷放系统设计
局部应用vs.全淹没:
局部应用:将灭火剂直接喷射到潜在火源点(如涂布头、烘箱进气口)。这是最常用的方式,效率高,用量省。
全淹没:对整个封闭空间(如整个涂布车间)充满灭火剂。成本高,仅用于极端危险或空间较小的场所。
喷嘴选型与布置:
根据灭火剂类型、保护面积和体积计算喷嘴数量、型号和位置。
确保喷嘴的覆盖范围无死角,特别是设备底部、缝隙等隐蔽处。
考虑设备运行时气流的干扰(如烘箱内的热风循环)。
4.控制系统设计
联动控制:灭火系统必须与设备工艺系统紧急联动:
接收到确认的火警信号后,第一时间(毫秒级)自动切断涂布机电源(主断路器)。
联动关闭烘箱加热器。
联动关闭所有风机(或启动排风系统,取决于设计)。
联动关闭溶剂供应阀门。
启动声光报警,警示人员撤离。
手动优先:设置手动/自动切换开关。在维护期间可切换至手动模式,防止误喷。同时,在设备附近和疏散通道设置紧急启动/停止按钮。
状态监控:系统应具备自检功能,并能将“电源”、“报警”、“故障”、
![]()
“喷放”等状态信号远传到中央控制室(DCS/SCADA)或消防控制中心。
三、关键区域的特殊设计
1.烘箱:
最高风险区域。必须在进气口和排风口都设置灭火剂喷头。
内部安装线性感温电缆和防爆型火焰探测器。
联动系统中必须包括风阀,灭火时能迅速关闭风道,形成密闭空间,提高灭火效率(尤其对于气体灭火剂)。
2.涂布头:
采用反应极快的UV/IR火焰探测器。
使用干粉或超细干粉进行快速抑制。
考虑静电消除装置作为预防措施。
3.电气控制柜:
推荐使用CO₂或全氟己酮等洁净气体灭火装置(如柜式七氟丙烷灭火装置)。
采用热探测器进行探测。
四、其他重要考虑因素
合规性:设计必须严格遵守国家及地方的消防法规和标准(如GB50116、GB50016、GB50193等),以及行业规范。
设备供应商:优先选择有资质的、在工业消防领域尤其是涂布行业有丰富经验的供应商。
维护与测试:制定严格的定期检查、维护和模拟测试计划,确保系统时刻处于最佳状态。包括压力检测、探测器清洁、联动测试等。
人员培训:对操作员、维护人员进行全面培训,使其熟悉系统原理、操作方法和紧急情况下的应对流程。
总结:设计流程checklist
1.风险评估:识别所有潜在火源和可燃物。
2.分区划定:将涂布机划分为逻辑保护区域。
3.灭火剂选择:根据区域风险和保护目标选择最佳灭火介质(或组合)。
4.探测器选型与布置:为每个区域选择合适的探测器类型和布局。
5.喷头设计与计算:确定喷嘴类型、数量和位置,计算灭火剂用量。
6.控制系统设计:设计报警逻辑、设备联动(停机、关阀、关风门)和手动控制。
7.与工艺系统集成:确保与涂布机PLC/控制系统可靠通信。
8.安全疏散:考虑灭火剂喷放对人员的影响,设置警示和延迟喷放。
9.文档与培训:提供完整的设计图纸、操作手册,并对相关人员培训。
10.验收与定期测试:完成系统安装后的全面测试,并制定年度维护计划。
总之,涂布机自动灭火系统是一个复杂的工程,必须秉持“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理念,做到早期预警、快速响应、高效灭火、有效联动,才能最大程度地保障生命和财产安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