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激光雷达已成为当下辅助驾驶的一个“刚需”。
据IPO早知道消息,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八部门日前印发了《汽车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
为实现汽车行业运行保持稳中向好发展态势、产业规模和质量效益进一步提升,《通知》提及了多方面的工作举措,其中不乏多项与辅助驾驶紧密相关的具体要求——《通知》指出,要推进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有条件批准L3级车型生产准入,推动道路交通安全、保险等法律法规完善;同时,也要加快突破汽车芯片、操作系统、人工智能、固态电池等关键技术,持续提升产品经济性、耐久性、舒适性等性能,开发更多适应消费者需求的智能交互、智能驾驶等新功能,以高质量供给引领需求、创造需求。
显然,这对一众汽车主机厂及辅助驾驶产业链相关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为其孕育了更大的机会和市场空间。而“激光雷达、尤其是高线数数字化激光雷达已成为L3落地的必备安全件”现已成为行业共识。换言之,速腾聚创这样的头部激光雷达厂商将最有望受益。
何况,速腾聚创的高线数激光雷达产品已率先量产上车——不久前,智己发布的新一代超级大五座智能SUV「智己LS6」以及极氪发布的超豪华SUV「极氪9X」均搭载了速腾聚创的520线数字化激光雷达。目前,速腾聚创在520线数字化激光雷达上也是唯一可量产的厂商。
从产品属性上来看,通过数字化创新,速腾聚创的520线激光雷达的垂直分辨率较上一代激光雷达提升近3倍,能够清晰分辨百米开外车辆的轮胎、路肩的边缘轮廓以及锥桶等低矮或细小障碍物的形状和位置,并在雨雾等恶劣环境下保持厘米级的定位稳定性,为L3系统提供超视距级感知冗余。这意味着,500线以上的高线数高分辨率激光雷达所提供的小物体感知能力和可靠性,已经是L3系统的安全刚需。
目前,速腾聚创的全新一代车载数字化激光雷达平台EM平台全线产品已全面进入规模化量产阶段——EMX作为“真192线”车载主激光雷达,面向L2级辅助驾驶市场;EM4则是目前行业唯一可量产的超500线数字化激光雷达,支持520线至2160线定制,服务于高级别自动驾驶场景。
此外,速腾聚创的EM平台与其唯一可量产全固态数字化激光雷达E1构成的组合,已全面覆盖L3及L4市场,或也是当下市场的唯一选择。
当然,之所以能率先实现高线数数字化激光雷达的量产,一定程度上还是得益于速腾聚创成功自研了全球首个SPAD-SOC芯片且已掌握了数字化芯片的核心技术——一方面,SPAD-SoC的芯片化设计,可以让激光雷达的结构更加精简、集成度更高、性能更加优越;另一方面,SPAD-SoC可以将激光雷达的线数/像素提升到无限高。
进一步来讲,当激光雷达的像素可以和摄像头持平的时候,激光雷达呈现每的一个画面都将有色彩和三维信息,这将完全超越人类眼睛的感知能力。而高清无损的真实世界三维彩色信息数据,无疑是辅助驾驶实现性能和安全性突破的核心。
从这个角度来看,数字化激光雷达俨然已成为当下辅助驾驶的一个“刚需”。
今年下半年,还将有多款搭载速腾聚创高线数数字化激光雷达的车型陆续面世。此外,滴滴、小马智行、文远知行等新一代Robotaxi目前都已使用速腾聚创的数字化激光雷达产品。并且,Robotaxi厂商在下一代方案中,主激光雷达也呈现出线数升级趋势,以满足Robotaxi跨越城区和高快场景运营的极致安全需求。
值得注意的是,在刚刚结束的2025年德国国际汽车及智慧出行博览会(IAA MOBILITY 2025)上,速腾聚创宣布旗下可量产高性能车规级数字化激光雷达EM4、EMX和E1,将接入NVIDIA DRIVE AGX平台。作为NVIDIA DRIVE生态合作伙伴,速腾聚创的高线数数字化激光雷达提供高清三维感知数据支持,可以缩短自动驾驶技术开发与测试周期,加速车企推进自动驾驶系统部署及应用进程。
某种程度上而言,与全球最顶级科技企业深化合作,再一次印证了速腾聚创“高线数+数字化”技术路线的清晰性与准确性。
速腾聚创CEO邱纯潮表示:“本次双方产品的集成,将推动自动驾驶技术的全面升级,助力Robotaxi、智能汽车实现更大规模的商业化应用,共同加速更安全、更智能的移动出行时代的到来。”
本文为IPO早知道原创
作者|Stone Jin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