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 年,一声怒吼打破佛门平静。一位僧人,本应慈悲为怀,却手握屠刀,成了佛门 “杀贼” 的典范。
这背后藏着怎样的故事?周恩来总理曾亲笔写下 “上马杀贼,下马学佛”。这个破了杀戒的僧人,为何能成为开国大典上唯一的佛门代表?
巨赞法师俗名潘楚桐,1908 年生于江苏江阴。早年在上海大夏大学读书时,他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
后来,因领导小学教员罢教斗争,他遭国民党通缉。1931 年,他遁入杭州灵隐寺出家,法名传戒,字定慧,后改名巨赞。
在太虚法师教导下,巨赞法师潜心研读三藏经论,佛法造诣日渐深厚。但他不满足于青灯古佛的寺院生活,心里始终牵挂国家和民族的命运。
1937 年,卢沟桥事变爆发,抗日战争全面打响。七七事变后,正在湖南南岳讲学的巨赞法师,听闻日军铁蹄践踏祖国河山,生灵涂炭,怒不可遏地拍案而起:“佛门弟子若不能共纾国难,不如一只狗子!”
当时,南岳很多僧人秉持 “不杀生” 戒律,对是否参与抗战心存疑虑。巨赞法师却提出 “杀生为护生,斩业非斩人” 的观点。
他认为,为拯救苍生而杀贼,正是佛门大勇的体现。民族危亡之际,僧人不该置身事外,应当挺身而出保家卫国。
1939 年 4 月,周恩来前往南岳游击干部训练班检查工作。听闻巨赞法师的事迹后,他召见了巨赞法师和演文法师。
交谈中,周恩来对巨赞法师的爱国情怀和抗战主张十分赞赏,挥毫题写 “上马杀贼,下马学佛” 八个字。
周恩来总理解释:“阿罗汉首译即为‘杀贼’,今日本强贼屠我同胞,不除贼寇,何渡众生?此非杀人,乃除魔卫道!”
这一题词,不仅概括巨赞法师的理念,还成了南岳佛道救难协会的旗帜,激励无数僧众投身抗日救亡运动。巨赞法师将这八个字铭记于心,更坚定了 “以武护法” 的决心。
在巨赞法师倡导下,南岳佛道救难协会很快成立。协会成立后,巨赞法师首创 “战时知识训练班”,召集七十余名青壮僧侣道士,亲自教他们军事、救护、宣传等技能。
这些身着僧衣、臂佩 “佛” 字徽章的特殊战士,被编为宣传队、救护队、慰劳队,活跃在抗日救亡的各个战场。
在长沙街头,巨赞法师带领 “佛教青年服务团” 散发《七七二周年告同胞书》,呼吁同胞团结抗日。书中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的警句,振聋发聩,唤醒无数民众的爱国热情。
在衡阳城外,他们为出征壮士举办超度法会,为战士们送行祈福。著名诗人田汉赋诗赞曰 “锦衣不着着缁衣,敢向人间惹是非”,称赞僧众们的爱国壮举。
1940 年,协会流动工作团奔赴湘潭、湘乡等地,深入开展抗日宣传活动。他们还秘密执行暗杀汉奸、破坏日伪设施的任务,为抗战胜利出了力。
理妙法师曾潜入湖北敌后搜集情报,不幸被捕。面对日军的严刑拷打,他宁死不屈,最终被日军挖眼割鼻,惨烈牺牲。
理妙法师的英勇事迹,激励更多僧众投身抗战,为国家和民族的解放事业献出力量。
巨赞法师的抗争,不只是停留在宣传层面,他还亲自参与战斗,杀敌报国。1944 年,豫湘桂战役爆发,日军直逼桂林。
巨赞法师联合瑶族首领李荣保,在桂北山区设伏,准备给日军沉重打击。据日军战报记载,11 月的一个夜晚,一支 200 余人的日军先遣队踏入埋伏圈。
巨赞法师手持大刀,身先士卒,带领僧众与瑶族武装冲入敌阵。他勇猛无比,连斩数人,僧袍被鲜血浸透,却毫不退缩,嘶吼着 “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在他的带领下,战士们奋勇杀敌。经过激烈战斗,这一战歼灭日军 130 余人,仅少数日军逃遁。
日军对巨赞法师恨之入骨,称他为 “桂林恶魔僧”,还悬赏捉拿。但巨赞法师毫不畏惧,坚定地说:“杀生为护生,斩业非斩人 —— 今日破戒,愿下地狱!”
这一战让 “南岳佛道救难协会” 声名大震,郭沫若、田汉等文化名流纷纷声援。田汉还作诗 “独惜潇湘春又暮,花前跌坐竟忘归”,表达对僧众救国精神的敬佩与赞叹。
抗战胜利后,巨赞法师没停下脚步。他深知,佛教要在新时代继续发展,必须进行改革。于是,他提出佛教改革的 “生产化、学术化” 方针。
所谓 “生产化”,就是发扬 “一日不作,一日不食” 的农禅传统,组织僧众参与生产劳动,自食其力,革除以往 “饱食终日” 的弊端。
巨赞法师认为,只有通过劳动,僧众才能更好体会生活的艰辛,培养坚韧品质,同时为社会创造价值,赢得尊重。
所谓 “学术化”,就是倡导佛学研究,深入阐释佛教教理,提高佛教的文化品位,让佛教更好适应时代发展需求。
他希望通过学术研究,挖掘佛教教义中的精华,为人们提供精神指引,促进社会和谐进步。
1949 年 4 月,巨赞法师从香港抵达北京。他为佛教改革上书毛泽东及各民主党派,详细阐述 “生产化、学术化” 两大目标,得到广泛关注与支持。
1949 年 9 月,巨赞法师作为宗教界代表,光荣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会议。
10 月 1 日,他身着褐色袈裟,登上天安门城楼,见证新中国诞生,成为开国大典上唯一的僧人代表。
这一荣誉,不只是对巨赞法师个人的肯定,更是对广大爱国僧众在抗战中贡献的认可。邓颖超、叶圣陶等各界人士送花圈挽联,表达对他的敬意。
赵朴初先生赞其 “薪尽火传,法身久住”,高度评价他对佛教事业的贡献。
新中国成立后,巨赞法师积极投身佛教事业的建设与发展。他先后担任中国佛教协会筹备处副主任、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中国佛学院副院长等职务。
他为培养佛教人才、推动佛教文化研究、促进佛教界与社会各界的交流合作,付出大量心血。
同时,他还致力于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为社会主义建设贡献力量。
1984 年 4 月 7 日,巨赞法师在北京圆寂,享年七十六岁。他的一生,是爱国爱教的一生,是为国家和民族解放事业、为佛教改革与发展奋斗的一生。
他以僧人身份杀敌护国,又以学者姿态推动佛教改革。从 “上马杀贼” 到 “下马学佛”,他用行动证明,信仰的力量不在形式,而在担当。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