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家用计算机模型重现了歼-20双座版J-20S对F-22的对抗,地点设定在台湾北部空域。结果显示,歼-20在每轮对决中都占上风,主要是因为它带了两三架无人僚机。
这些无人机不是摆设,而是实时侦察、干扰敌方雷达,还能当诱饵吸引火力。F-22虽然隐身性能强,但单打独斗时容易被围攻。报道提到,歼-20的传感器融合技术在电磁干扰环境下还能锁定目标,而F-22的APG-77雷达探测距离只有200多公里,相比歼-20的300公里就短了一截。
导弹方面,歼-20的PL-15和PL-17射程更远,能从400公里外发起攻击,F-22的AIM-120顶多150公里。这差距不是小数目,实战中先手往往决定胜负。
《欧亚时报》特别强调,这不是飞机单挑,而是体系比拼。歼-20的AI算法让决策更快,僚机网络像一张网一样覆盖战场。模拟数据显示,如果单机对决,歼-20胜率只有10%,但加了僚机后直接调到95%。
F-22的机动性确实灵活,矢量推力能做桶滚动作,但面对多机协同就力不从心了。印度媒体分析,这反映出美国以往的空中优势在变弱,中国在AI和无人机整合上走得更前。
F-22停产于2011年,只有187架,而歼-20到2024年底产量已超200架,还在持续增加。数量上中国有明显优势,维护也更高效,美国F-22的维修复杂,常常一半以上趴窝。
有些美国专家反驳,说F-22在隐身和机动上还是领先,J-20的雷达截面更大,容易被先发现。
但《欧亚时报》在2024年12月的文章里反击,指出中国用氮化镓组件升级了歼-20雷达,探测能力三倍提升,能从更远距离锁定F-22。导弹载荷上,歼-20能带更多PL系列导弹,航程也长到2000公里以上,F-22只有1600公里。
这意味着歼-20能从远处发起打击,而F-20得靠近才能开火,风险更高。报道还提了电子战,歼-20的吊舱能干扰F-22通讯,让对手屏幕雪花一片,重置系统都来不及。
中国从2011年歼-20首飞,到2017年列装,发展速度让人佩服。早期用俄制AL-31发动机,推力不足,但2023年换上WS-15后,超音速巡航能力上去了。双座版J-20S在2024年投入使用,后座操作员专门管无人机群,这在美国F-22上没有对应设计。
F-22是单座,飞行员得一心多用,容易出错。《欧亚时报》认为,这设计差异让歼-20在未来空战中更有弹性,尤其在台湾海峡这种复杂地形。
印度媒体还比较了生产规模,中国脉动式生产线效率高,五倍于传统方式,美国F-22生产线早关了,升级慢。
美国空军太平洋司令肯尼斯·威尔斯巴赫将军在2023年说过,歼-20不是主导飞机,比不上F-22和F-35。但中国歼-20数量已超F-22,结合模拟结果,这话听起来有点自我安慰。
一些分析指出,F-22的优势在狗斗近距格斗,但现代空战更多是超视距打击,歼-20的长程导弹和AI正好吃准这点。印度媒体呼吁注意这个转变,中国战机体系已重塑规则,F-22显得过时了。
中国工业能力强,生产链完整,美国金融化重,制造跟不上。模拟胜率95%虽是数字,但反映趋势。两国竞争激烈,但也推动进步。谁知道下个十年会怎样,但现在,中国歼-20确实让F-22压力山大。
参考资料
歼-20+歼-35A!中国成为全球第二个双隐国家 极目新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