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停止给丈夫剥虾那晚,他重新爱上了我
结婚二十年,我把自己活成了李伟的第二个妈。
早餐鸡蛋剥好壳,衬衫每天熨烫挺括,他出差我跟在后面往行李箱塞胃药和维生素。
他却越来越像块捂不热的石头,抱怨我“琐碎”、“啰嗦”。
直到公司团建,新来的年轻女项目经理把一份漏洞百出的方案拍在他面前。
“李总监,你的团队就这种水平?重做!”
我亲眼看见他愣了两秒,眼底竟燃起一簇我多年未见的火光。
那晚他熬夜修改方案,像打了鸡血。
我默默倒掉那碗炖了四小时的鸡汤。
我开始把剥虾的功夫用来做市场分析,将熨衬衫的时间拿去考专业证书。
当他再次对我的“建议”嗤之以鼻时,我将一份详尽行业报告放在他办公桌。
他翻阅的手从随意到停顿,最后抬头看我,眼神复杂:“这是你做的?”
我不答,只问:“数据支撑在第三页,你认为这个切入点如何?”
他沉默了足足一分钟。
“很有价值。”他说。
今晚他主动约我讨论项目,眼睛亮得像二十年前。
原来男人渴求的,从来不是温顺的保姆,而是能与他并肩俯瞰山峦的同行者。
结婚二十年,我活成了李伟的第二个妈。
清晨六点,厨房的灯亮得刺眼。溏心蛋煮得恰到好处,我用指尖小心捻起,在冷水里浸一下,然后一点一点剥掉外壳,光滑白嫩,像个艺术品,摆进白瓷碟子。旁边的衬衫熨烫得棱角分明,每一道折线都透着我的精心。
他揉着眉心出来,坐下,目光扫过鸡蛋和衬衫,像扫过餐桌木头纹理一样自然。递公文包时,我絮叨:“胃药和维生素塞行李箱夹层了,出差少喝酒,记得吃。”
他嗯了一声,眉头几不可查地皱了一下,拿起公文包就走。关门声很轻,却像块石头砸在我心口。这些年,他抱怨得越来越多,说我“琐碎”、“啰嗦”,像只嗡嗡不停的蚊子。我所有的好,都成了他想拂开的尘埃。
公司年度团建,允许带家属。聚餐时,我习惯性地夹起一只油焖大虾,准备替他剥壳。那个新来的年轻女项目经理,叫苏琪的,突然拿着一叠文件走过来,直接拍在李伟面前。动作利落,带风。
“李总监,”她声音清脆,不带半分暖昧,只有公事公办的锐利,“你团队交上来的方案我看了,逻辑漏洞百出,市场数据滞后三年。拿回去,重做!”
一桌子的嬉笑瞬间冻结。几个下属屏住呼吸,偷偷看李伟的脸色。他可是技术总监,公司元老,多久没人敢这么当面驳他面子了。
我捏着那只虾,汁水沾了满手,黏腻不堪。
预想中的不悦没有出现。李伟愣了两秒,看着面前那个比他小十几岁、眼神却毫不退缩的女人,眼底竟倏地燃起一簇我多年未见的火光。那是被挑战、被点燃的光。
他没有发作,只是手指点了点那份方案,声音沉了下去:“具体哪里漏洞百出?”
苏琪拉过一把椅子坐下,语速飞快,条理清晰,一二三四,针针见血。李伟听着,眉头越拧越紧,却不是怒气,是一种全神贯注的投入。
那晚,他把自己关在书房,键盘敲得噼里啪啦响。我端去那碗炖了四个小时的鸡汤,他头也没抬,只挥挥手:“放那儿吧,没事别进来了。”
语气里的不耐烦,像根细针。我看着他伏案的背影,电脑屏幕的光映亮他半边脸,那是一种我久违的、充满生命力的专注。
我默默退出去,轻轻带上门,走到厨房,把那一锅精心熬煮的鸡汤,慢慢倒进了水槽。油腻的热气扑了我一脸。
原来,他不需要鸡汤。
我从柜子深处翻出落灰的专业书,报名了那个搁置已久的行业资格认证考试。我把研究菜谱的时间用来研究市场趋势报告,把追电视剧的晚上用来分析竞品案例。我不再追在他身后问明天想吃什么,也不再把他随口抱怨的打印机故障立刻找人修理。
当我再次对他正在构思的一个新项目方向提出担忧时,他习惯性地露出那种略带轻慢的神情:“你不懂,这方面我有经验。”
这一次,我没有争辩,没有絮叨,只是沉默地走开。
第二天,我将他项目可能涉及的两个细分领域的市场容量、政策风险、竞争对手布局、技术壁垒做成一份十七页的详尽报告,打印出来,放在他书房办公桌上,压在他的茶杯下面。
他晚上回来,看到那份报告,起初是随意地翻看。然后,翻阅的速度慢了下来。手指在某几页数据图表上停顿。最后,他抬起头看我,眼神是前所未有的复杂,惊诧、审视,还有一丝狼狈。
“这……是你做的?”他声音里带着不确定。
我没回答他的问题,只是用指尖点了点报告某一页:“关于你昨天说的技术优势,我认为可能存在误判。第三页有上下游产业链企业的访谈数据支撑,你可以看一下。另外,我个人觉得,如果从这个切入点入手,或许机会更大。”
我语气平静,像在讨论天气。
李伟看着我,又低头迅速翻到第三页,目光扫过那些密密麻麻的数据和引证来源。他沉默了,足足有一分钟那么长。书房里只有挂钟滴答的声音。
最后,他喉结滚动了一下,声音有些干涩:“……很有价值。这个切入点,确实更优。”
今晚,他推掉了一个可有可无的电话,主动坐到我旁边。
“你上次提的那个切入点,”他斟酌着词句,眼神里有光在闪,“我仔细想了,有几个细节还想再跟你聊聊……你什么时候有空?”
他的眼睛亮晶晶的,像极了二十年前,他第一次约我去图书馆讨论功课时的样子。
我忽然懂了。
男人真正渴望的,从来不是事无巨细的照料和无微不至的讨好。那只会让他们觉得窒息,觉得被看轻。
他们骨子里慕强,他们需要的是“尊重”。而真正的尊重,来自灵魂的平等对话,来自智慧的彼此映照。是你能与他并肩站在同一高度,俯瞰同一片山峦,并能指出他未曾察觉的幽深小径。
当你不再只是他生活里的保姆,而成为他精神上的同行者时,他的爱意,才会被真正点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