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章驰 实习生 张欣奕
这届网友真是人才!用AI,让大佬们唱、跳、rap 无所不能,玩儿得飞起。
前段时间,有网友用AI把雷军的声音生成了一段骂人的音频,在网上传得沸沸扬扬,有许多人以为这只是在玩梗或者恶搞,但其实已经涉及违法啦!在未获得授权的情况下,使用他人声音进行配音创作,侵犯了声音权人的合法权益;而现在大肆流行的AI数字人直播,未经许可,也是不可以模仿知名人物的。
但别以为这只是名人的烦恼,AI伪造的语音,还可能变成诈骗电话,甚至拐骗儿童的陷阱。之前就有博主自己测评,用AI语音和AI换脸技术生成视频,仅仅用3小时,就骗走了自己母亲2万元工资。试想,如果有人用AI生成语音,伪装成家长诱骗孩童,那该多么可怕!
今年9月我国正式开始施行《AI标识办法》,规定:所有AI生成的内容,都得打上“AI制造”的标签,比如AI生成的音频,要么开头就说“由AI生成”,要么就得带上一段特殊的摩斯电码节奏。这意味着,当我们接到可疑语音、看到可疑视频时,有“AI标识”就能够帮助我们拉响警报,降低辨别成本,成为我们的防骗利器。
当然, 咱们每个人用AI创作时,也请记得主动标一标,让我们一起打造一个更安全的AI新世界!
在《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及配套国标正式实施48小时内,21记者实测了35款应用,其中2款未在图片中标识AI,4款未在交互页面标识AI。尤其是APP内置的智能助手,具备深度思考、联网搜索、生成长文的能力,但没有按要求提示AI生成。《AI内容“持证上岗”首测:35款应用,谁是漏网之鱼》
11天后,21记者进行第二轮复测,重点排查了之前未按规定标识AI的应用。除了百度文库的图片标识还没有落实外,其他应用都已经修改到位。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