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带饭盒怎么了?
”湖南江永一位爸爸刚把这句话发进家长群,群里瞬间炸锅。
原来他儿子小宇连续三天中午只能啃同学分来的半根玉米,就因为坚持用自家那套印着奥特曼的小饭盒。
学校说“自愿换餐具”,可真把饭盒带进食堂,门口老师一句“统一消毒流程”,孩子就被晾在走廊。
三天饿肚子,回家第一句话是“爸爸,我是不是做错了什么?
”当爸的听完直接破防。
这事听着离谱,可翻翻隔壁株洲、江苏、广东的帖子,同款剧情一抓一把。
株洲那学校更绝,家长中午送饭,孩子被拦在食堂外,蹲在操场边扒拉土豆丝,冬天风一吹,饭没吃完先吃土。
江苏那边统一收餐具费,家长多问一句,班主任甩来一句“不交钱就别吃”。
广东家长群直接改名叫“午餐维权小分队”,每天打卡晒孩子饭盒,比谁家的菜叶子更绿。
合着现在孩子吃口热饭,还得先过五关斩六将?
说回江永。
黄先生拿着手机录像找校长,校长两手插兜:“调查期间不接受采访。
”转头却在办公室嘟囔“现在家长真难伺候”。
这话被隔壁班老师听个正着,转头就传进家长群。
家长们炸了:原来“自愿”是自愿交钱,“统一”是统一听话。
有家长翻出教育部文件,白纸黑字写着“保障学生基本生活权益”,可文件到了基层,就成了“领导一句话”。
最魔幻的是学校发的通知,红头文件写着“为食品安全考虑”,结果有家长偷偷溜进后厨,拍到的照片里,统一餐具堆在水池边,洗洁精泡得发白,抹布黑得发亮。
发群里不到十分钟,班主任挨个私信“请配合学校工作”。
配合啥?
配合孩子饿肚子?
其实这事掰开揉碎就一句话:学校把“管理方便”当成了“教育本身”。
怕担责就一刀切,怕麻烦就装听不见。
可孩子不是文件上的数字,饿三天肚子,回家连最爱的鸡腿都不香了。
黄先生说,儿子现在每天出门前都要问三遍“今天能带饭盒吗”,那小心翼翼的语气,听得人心里发酸。
有人支招:直接举报到教育局。
可黄先生试过,电话那头“已记录”三个字,等了半个月没回音。
倒是家长群里,有人分享了“实战经验”:每天中午轮流给孩子送饭,校门口打游击,保安一来就换家长接力。
听着像谍战片,可这是2024年,小学生吃口饭要靠家长玩潜伏?
说到底,学校忘了教育是“人”的事。
不是流程多完美,而是孩子能不能笑着吃完整顿饭。
江苏那学校后来怎么解决的?
家长集体拍了部纪录片《我的饭盒我的权利》,发到网上三天,校长连夜开会整改。
广东那学校更简单,家委会直接承包了食堂窗口,家长轮班监督,现在孩子吃饭能选三荤两素,饭盒随便带。
江永这事还在发酵。
黄先生把儿子饿肚子的照片打印出来,贴在了校门口的宣传栏上,旁边写着:“这是你们说的食品安全?
”保安想撕,被路过的家长拦住了。
有人说他冲动,可黄先生红着眼眶:“我儿子只是想吃口家里的饭,这要求很过分吗?
饭盒不大,装得下孩子的安全感,也装得下成年人的脸面。
下次学校再发通知,能不能先问问孩子:你是想让我们管得轻松,还是想让我们吃得安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