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固始县大地铺金,水稻进入大面积收割期,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9月9日下午,在信阳市固始县胡族铺镇小河桥村高标准农田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86个水稻品种长势喜人,沉甸甸的稻穗相互簇拥,尽显丰收盛景。
基地里,来自淮滨的种粮大户专程观摩国标一级水稻,他难掩喜悦地说:"今年在固始试种的2个国标品种长势出众,预计亩产可达1300斤!"胡族区域站负责人石永军补充道,这两个水稻是豫申粮油集团订单式种植品种,不仅销路无忧,每斤收购价还比普通水稻高2角多。此外,产量高、抗性好、米质优的几款籼稻及麦茬稻表现同样亮眼,结籽率和饱满度均处于较高水平,除少数晚稻外,多数已成熟待收。
在豫申粮油集团,机器轰鸣不停,满载稻谷的运输车进进出出。正忙着收购农户稻米的公司负责人一边签字一边介绍:"现在是收割旺季,每天收购稻子1000吨左右,其中湿稻大约600吨,这些稻子经过烘干除杂后,或存储或直接加工成大米。"
这份丰收的背后,离不开现代农业服务体系的有力支撑。固始县农事服务中心聚焦为农服务"最后一公里",构建"1+X"综合服务功能体系,围绕耕、种、管、收、加、贮、销全农业生产环节,在全程机械化基础上融合农机、农艺、农资,为农民提供"一站式"全链条服务。目前,固始县正以县农事服务中心为样板,推动各乡镇建立农事服务中心、村级设服务站,逐步完善全县现代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同时创新采用"小农户+合作社+抱团公司"模式,推出订单式、保姆式、托管式3种服务,辐射带动周边村镇农户发展现代农业。
智能化技术更给农业生产注入新动能。固始智能育秧工厂拥有16套循环式苗床系统,春季能育6批次秧苗,一次可育约8万盘苗,满足3万亩良田插秧需求。当下虽为秋季育秧淡季,工厂却"变闲为忙",在苗盘上种植苋菜、香菜、红菜苔等作物,实现"一厂两用、一年几收"。工厂负责人程景介绍:"工厂配备水肥一体机,能根据芽苗长势和土壤干湿度自动化喷淋浇水,高温期需水多的植物早晚各浇一次。"
"如今,全自动智能化育秧设备实现水稻育秧从传统‘凭经验’向‘标准化’作业的技术革新,高标准农田建设有力推进水稻生产规模化、社会化、产业化进程,农事服务中心‘一站式服务’将农民从繁琐农事环节中解脱出来。"固始县农业农村局局长詹徽表示,这些举措不仅大幅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更为保障全县粮食安全、持续赋能乡村振兴提供了坚实后盾。(汪俊 金宏辉 汪亚娟)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