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饮用水是否越纯净越好?许多人认为“纯净即健康”,但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浩提出的“饮水三个层次”理论,打破了这一认知误区。他指出,好水不仅要安全,更应满足健康需求。本文结合权威研究,解读科学饮水的底层逻辑。
科学饮水的三个层次
王浩院士将饮水分为三个层次:安全水、健康水和功能水。安全水是指不含有害物质,能够避免介水疾病的水,这是饮水的底线要求。健康水则是在安全的基础上,含有天然矿物质,能补充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功能水属于更高层次,可改善生理状态,如具有抗氧化等特性。
长期饮用纯净水可能存在的风险
纯净水在去除有害物质的同时,也去除了所有矿物质。长期单一饮用纯净水,可能导致钙、镁等元素摄入不足,加剧“隐性饥饿”现象——即日常饮食中矿物质摄取不足的状态。
有研究显示,某些以海水淡化纯净水为主要饮用水的地区,居民血液中镁含量较低,骨质疏松发生率相对较高。水中矿物质通常以离子态存在,比食物中的矿物质更易被人体吸收,对儿童、孕妇及老年人的健康尤为重要。
天然水与纯净水的区别
天然水多取自山泉、水库等一类水源地,在安全的基础上保留了天然矿物质。纯净水则经过深度处理,除去所有杂质,包括矿物质。因此,天然水既能保障饮水安全,也能提供一定的矿物质补充,更适合作为日常饮用水。
白开水作为自来水经过煮沸处理后得到的水,保留一部分矿物质,是经济实用的健康水选择。
不同人群的饮水建议
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对矿物质需求较高,建议选择含有天然矿物质的饮用水。孕妇和老年人也应注意通过饮水补充钙、镁等元素,以支持胎儿发育和预防骨质疏松。
膳食结构不均衡、较少摄入奶类及蔬菜的人群,也可通过饮用天然水补充部分矿物质。
![]()
功能水与水源地保护
功能水有助于抗疲劳、抗氧化,适合运动员、高频熬夜人群等特殊需求者。对大多数人而言,优先选择安全、健康的饮用水即可。
水源地保护是健康饮水的基础。一类水源地水质良好,矿物质含量稳定,是健康水的重要保障。公众应增强水源保护意识,支持可持续发展。
总结
饮用水并非越纯净越好。健康饮水的核心是在安全的前提下,合理利用天然矿物质。建议根据年龄、身体状况及膳食习惯,选择适合的饮用水类别,并坚持“少量多次”的饮水原则。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