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开百度APP畅享高清图片
▲广东一水库边被放生大量猫,多只猫受惊落水,警方称将追查放生者。图/新京报
近日,在广东清远一水库边发生的放生猫事件,引发广泛关注。
网传视频中,一群人戴着口罩在广东清远市清城区迎咀水库区域放生大量猫,在陌生环境中,不少猫被惊吓后攀爬到树上,有的因受惊跳入水库,还有视频显示,几名在现场划桨板的路人将溺水的猫救上岸。
目前,警方已介入调查,表示将通过监控追查放生人员。当地政府也已通报:暂未发现溺亡猫只,主要水质指标均达标,动物卫生防疫部门正对周边环境进行清理消杀。公开资料显示,事发地迎咀水库是当地“饮用水水源地一级保护区”。不少网友担心,这次放生可能会影响当地水源。
盲目放生无论对生态,抑或对动物而言,都是一场灾难。将猫弃之于野,无异于将他们抛入困境。这些猫面临的不仅是食物短缺,还有温度变化、疾病传播等多重生存挑战。
更可怕的是,此类“放生”,在当地早已发生。据报道,2023年8月底,迎咀水库水源保护区曾惊现大量病死猫,系有人放生。据清点,现场有近60只死猫和100多只活猫,后被运至中山市猫咪救助站。工作人员检查发现,许多猫都携带猫瘟病毒。这种粗暴的“放生”行为,直接冲击着当地生态系统。
揆诸以往案例,放生乱象的背后,多是不科学的放生理念及与之相配套产业链的结合。放生理念源自佛教,本意是慈悲为怀与尊重生命,通过释放被捕捉的生灵,践行不杀生的戒律,培养对生命的怜悯之心。
但现实中,放生者不尊重科学,向环境中投入大量外来物种或不适宜野外生存的动物,这其中,“捉—卖—放”的黑色产业链更趁机牟利,将放生动物异化为交易商品,让慈悲也变了味。
据报道,有短视频账号于11月1日发布了多条放生猫的视频,视频背景即为清城区迎咀水库。视频文案介绍,“11月1日广东救中猫4565斤(每斤5元)、救大猫879斤(每斤8.5元),运费700元,合计5444斤约1120只猫30997元,放生进行中……”这种将生命以钱来量化,比拼功德的行为,已经背离了放生文化尊重生命的本意。而且,这也有博流量的嫌疑。
法律从未为这种“伪善”开绿灯。民法典就专章规定了“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责任”。此次清远警方表示“追查放生者”,正是法律对乱象的必要纠偏。
根治放生荒诞剧,只靠事后追查恐怕还不够。一方面还需细化放生规范,明确水源保护区等禁放区域,建立物种审核与放生备案制度;另一方面还要加强宣传引导,让公众明白科学救助远胜盲目放生,真正的慈悲在于尊重科学和生命。
从此前放生矿泉水的荒诞,到如今放生猫的残忍,这些不靠谱的放生事件反复提醒人们:善举的核心是责任,而非形式。真正的慈悲,不会让大量猫陷入生死绝境,不会让饮用水源面临污染风险,更不会以破坏生态为代价换取自我慰藉。
归根结底,放生不是一场自我感动的仪式,生命也不该成为功德表演的道具。
撰稿 / 宣法(媒体人)
编辑 / 迟道华
校对 / 李立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