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广袤的国土上,星罗棋布的水库大坝如同一个个巨型水利工程节点,承担着防洪、供水、发电、灌溉等关乎国计民生的重要职能。这些大坝横跨江河,抵御着自然力量的持续冲击,其安全稳定运行直接关联着下游城乡的安宁、产业的发展乃至区域的生态平衡。然而,在过去,大坝安全监测系统长期面临着诸多挑战。
水库大坝的安全风险存在于从建设到运营的每一个阶段,任何环节的监测缺失都可能埋下隐患。传统的大坝监测方式存在明显缺陷,人工巡查不仅受天气、地形等自然条件限制,而且难以实现对坝体全方位、高频次的监测,往往会遗漏一些关键的细微变化。同时,传统的单点监测设备覆盖范围有限,无法全面反映坝体整体的受力和变形情况,不同监测设备采集的数据分散独立,难以进行综合分析,导致对潜在风险的判断滞后,难以及时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
华测水库大坝监测系统的出现,为解决这些难题提供了全面的方案。该系统融合了多种先进技术,以北斗高精度定位技术为核心,结合InSAR合成孔径雷达、物联网传感器、激光雷达等,构建起覆盖空、天、地、水的全要素感知网络。在坝体的关键区域,布设了高精度的监测设备,能够实时捕捉坝体的位移、沉降等细微变化;针对坝体的渗流情况,布置了相应的感知设备,可监测渗流量、渗透压力等参数的动态变化;对于水库的水下地形,通过搭载专业设备的无人平台,能够高效完成探测,为掌握水库库容变化等提供准确数据。这种多维度、全方位的感知能力,确保了对大坝及其周边环境各类参数的全面掌握。
系统配备的智能化平台,结合了模型驱动与数据分析,实现了“预报-预警-预演-预案”的闭环管理。平台能够对收集到的海量监测数据进行实时处理和分析,通过建立的专业模型,对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提前预测;当监测数据超出预设阈值时,系统会自动发出预警信息,提醒相关人员及时关注;同时,平台可以模拟不同工况下大坝的运行状态,预演可能发生的险情,为制定应对预案提供科学依据,确保在险情发生时能够快速、有效地采取措施。
从大坝建设前期的测绘工作开始,华测水库大坝监测系统就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高精度的测绘技术,为大坝的设计和施工提供准确的地形地貌等基础数据。在大坝运营阶段,系统持续进行全方位监测,及时发现潜在风险并发出预警。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