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陆弃
伦敦街头十多万人涌上街头,高举反移民口号,和警察正面冲突,26名警察受伤,25人被抓,场面混乱到像一场“内战预演”。而就在英国政府焦头烂额的时候,马斯克突然“空降”视频连线,喊话要英国“换政府、解散议会”。这一下,不只是抗议,而是彻底撕开了英国政治最要命的裂口。
周六,英国首都伦敦,上演了近代史上最大规模的右翼示威之一——“团结王国”抗议。主角是极右翼活动家汤米·罗宾逊。十万群众集结,喊的口号直指移民。警方本来以为来的人数不过万,结果一夜之间爆成几十倍。另一边,5000多名“反种族主义”队伍也在游行,两拨人马迎面相撞,火药味直接炸裂。警察夹在中间,结果自己成了受伤最惨的那一拨。
这场戏的关键,不只是人数暴涨,而是撕裂感彻底公开化。英国人分裂成两半:一边喊“保护民族自豪”,另一边骂“赤裸裸的排外”。你能感受到那种互相仇视的眼神吗?这不是意见分歧,这是社会撕开血口子,血肉横飞的那种。内政大臣马哈茂德赶紧出来喊“暴力不可容忍”,誓言要严惩打警察的人。但问题是,他说的话,谁还听?英国街头真实的吼声,比部长的声明要响一百倍。
就在这时候,马斯克登场了。是的,就是那个天天在推特煽风点火的硅谷大佬。他居然通过视频连线“意外现身”,直接呼吁英国“更换政府、解散议会”。你没听错,一个美国亿万富翁,隔着大西洋,给英国街头的抗议者喊话,要掀桌子。这要是在别的国家,那叫赤裸裸的政治干预。可偏偏,这是马斯克,他一开口,全世界媒体立刻把焦点从伦敦街头转到他身上。抗议组织者可能笑开花:免费多了一个“全球超级流量担当”。
马斯克为什么要跳出来?他之前就公开支持过汤米·罗宾逊和其他极右翼人物。这回,他算是彻底站队了。要知道,在英国,移民问题已经是政治核心议题。通胀没解决,医疗崩着,住房贵到离谱,老百姓找不到出口,移民自然成了“替罪羊”。这就是英国社会最危险的地方:真正的问题没人敢碰,最容易挑动情绪的移民,反倒成了突破口。马斯克一句“换政府”,说出了很多愤怒者心底的渴望。但问题是,这不是建设性建议,而是点了一把火。
更残酷的现实是,这场抗议没法当作一次“单纯的街头事件”。十万人上街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反移民情绪已经突破警察、政客能压制的阈值。你不能再假装“这是极端分子的闹剧”。当这么多人站出来,说明这是主流社会的一部分情绪。英国政府现在左右为难:要是强硬镇压,可能引发更大规模的冲突;要是妥协,那等于承认右翼的主张合法化。这是一个无解局面。
最让人无语的,是这事儿还发生在伦敦。伦敦可是移民最多、最国际化的城市,本应是“多元共生”的样板。结果现在变成最激烈的战场。更讽刺的是,同一天还有5000人游行反种族主义,和十万人规模一对比,瞬间被压得没声音。现实就是这么残酷:激进的愤怒总能盖过理性的声音。
放眼更大的格局,这场风波不是孤立。法国黄背心、德国反移民游行、荷兰农民抗议……整个欧洲都在爆同样的锅。移民问题只是导火索,背后是生活成本、经济停滞、政治无能。英国脱欧时喊的那些口号,什么“收回控制权”,结果呢?脱完欧,经济没起来,社会更分裂。今天的伦敦街头,就是当年的公投后遗症的最新爆发。
最后说一句,马斯克的“意外现身”,其实是一面镜子。英国抗议者需要的是现实的解决方案,而不是跨洋的亿万富翁在视频里点火。可偏偏,他的声音能迅速盖过现场所有喧嚣。这说明了什么?说明英国的制度权威早就摇摇欲坠,人民宁愿听一个美国商人的喊话,也不信自己政府的承诺。想想看,这才是英国最致命的危机:不是移民,不是街头,而是政治本身已经失去了说服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