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一位顺风车乘客在下单时,被平台的报价给结结实实地惊到了。
而让她心有不安的,并非因为价格太高,恰恰相反,倒是因为价格实在太过于便宜。7公里的路程,独享的价格仅需一块多,比公交车还要便宜。
当然,价格为什么会这么便宜,主要是因为获得了平台的优惠券减扣。
只不过,即便获得了平台让利,理应感到高兴的她,却引发了自己的一丝担忧:
“这个价格也低得太离谱了吧?我希望它的价格宁可高一点,起码正常。这种低的不正常的价格,说句老实话,我是真不敢坐!”
她之所以会不敢坐,是因为这个价格低到,让她担心司机会赚不到钱,而司机如果赚不到钱,又怎么能开心地接单,又怎么能提供更好的服务?
总之就是,平台的这种低价,这种优惠幅度,让一些更懂得体谅,和更有恻隐之心的乘客,都感到良心不安起来!
这样的一种心理,不光光是在顺风车,在网约车领域更是如此,或者说体现得更加明显。
因为在网约车领域,这种低价和运价优惠现状,更是非常典型和普遍。
现在很多城市的网约车订单,无论是中长途订单,还是长途订单的司机到手运价,都已经低于一块钱一公里,也就让一些司机惊呼:
“新一轮价格战即将到来!”
即便是这样的情况下,很多网约车平台还在孜孜不倦地给乘客们发放巨额优惠券,让乘客实现“零元购”。
只是,平台这么大的优惠,还是让乘客感到担忧,“我有券我都不敢用,一分钱打车,我怕司机捶我!”
对于网约车的低价现状,以及平台的巨大让利,并不是所有的乘客都在沾沾自喜,其中,也有不少人敏锐地察觉到当中可能存在的问题,以及潜在的隐患。
“以前打车司机都会有说有笑聊天,开窗开空调很配合,现在司机都是黑着一张脸,我都不敢说话。作为一个消费者,我真不觉得这是一种好的现象。”
在运价还保持一个相对合理水平的时候,司乘之间的关系就算不能说是非常融洽,起码不至于会像现在这么紧绷。
“网约车太便宜了”、“这一看就是不健康发展模式!”
原本,乘客、平台与司机之间,应该维系一个更好的平衡。但是,太低的运价,太大的让利,让乘客和平台都得到更多的好处的情况下,却让司机的权益受损。
长此以往,这个“三角关系”迟早失去基本平衡,后果不堪设想!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