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凌晨,王毅外长刚在电话里提醒鲁比奥“好自为之”,华盛顿时间傍晚,美国便迫不及待地对G7发出新一轮关税通牒,让其对中国、印度商品统一加征50%~100%的“惩罚性关税”。特朗普此举看似来势汹汹,实则是在打一场注定失败的仗。他妄图组建的G7 “关税联盟”,从一开始就注定是个死胎。如今的G7内部早已是一盘散沙,欧盟四大国正忙于应对能源危机与通胀,GDP增速集体“躺平”,英国新财相公开表示“不能没有中国资本”,德国经济部也急着给对华投资开绿灯,法国更是趁机抢占中国新能源车市场。
加拿大与美国的“关税仇”已深,特鲁多政府刚把美国19项产品列入报复清单,根本不可能跟随美国对华加税。而日本正处于“首相真空期”,各方势力在选举中混战,谁都不敢在“得罪中国”的议题上轻易开口。在这样的情况下,特朗普的G7“关税联盟”还未成型就已夭折。
而特朗普之所以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背后有着他的三重算计。其一,他把关税当“人质”,试图逼普京看“盟友脸色”,但如今俄军前线仍在推进,普京又怎会为了一个注定无法兑现的G7共识而让步?其二,他想用多边关税给自己解套,面对中国稀土出口的岿然不动,美国高科技、军工企业已难以承受压力,拉G7下水不过是想把美国独角戏变成西方大合唱,但这也只是他的一厢情愿。其三,他想为“台湾牌”争取时间,在福建舰出海试航的关键时期,试图在经济战场最后梭哈,但他的这些算计都无法掩盖一个事实,那就是美国已无力单独打赢对华贸易战。2018—2023年六轮加税数据显示,美国对华逆差未降反升,本土通胀贡献率还增加了1.2个百分点。若真落实新的关税,美国消费者一年将再掏670亿美元账单,核心通胀直接爆表,特朗普的“关税核弹”,最终只会炸伤美国自己。
过去,特朗普挥舞着“关税大棒”,几乎把盟友都打成了“伤兵”,如今更是打到了G7头上。这也导致盟友们纷纷躺平,欧盟启动全球门户计划,优先对华绿色融资;英国借沪伦通 2.0抢滩中国科创板;日本车企联合电池巨头,在华东新增两条全产业链;加拿大龙虾、钾肥企业组团参加进博会,展位面积扩大40%。特朗普的“对华包围圈”如今已变成了“对华欢迎圈”,这无疑是对他“美国优先”政策的巨大讽刺。相比之下,中国在这场贸易博弈中,手握市场牌、产业链牌和规则牌,只需以静制动。中国的超大规模单一市场是全球利润的避风港,产业链的完整和优势更是让美国有所忌惮,同时,中国通过RCEP、DEPA、金砖扩员、“一带一路”等多边舞台,对冲美国的单边霸凌。
特朗普的关税末日轮盘,注定转不出“让美国再伟大”的结局。他或许可以在推特上宣布胜利,但现实的经济数据和美国民众的感受会给出真实的答案。当G7集体对他的关税政策“已读不回”,当中国继续扩大开放的大门,华盛顿终将发现,被时代抛弃的不是中国,而是美国的“关税霸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