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刷屏的“苹果人”“安卓人”划分,让不少网友直呼魔幻——什么时候买手机成了判定人生成败的标准了?(但是有一说一,iPhone17的升级,确实给了安卓不少压力。)
![]()
事情起源于某网红博主抛出的一套“手机阵营论”:用iPhone的,就是“苹果人”,标配得住好房、开特斯拉、逛山姆;用安卓的,则自动归为“安卓人”,仿佛连车油耗都更高、猫都不配品种。更离谱的是,连学历都要被贴标签:本科以上算“苹果”,大专三本成“安卓”……
![]()
更细致的是,还分了 “浓度等级”:苹果中的苹果、苹果中的安卓、安卓中的苹果、安卓中的安卓。最引发争议的是学历划分:本科以上算 “苹果学历”,大专、三本直接归为 “安卓学历”。
![]()
看似“玩梗”的狂欢,背后其实是流量逻辑下最老套的叙事:制造对立,激发情绪,收割传播。仔细想想,现实中谁身边没有几位用千元安卓机却事业有成的朋友?又有多少手握最新顶配iPhone却月月光的大学生?什么时候电子产品成了一个人价值、品味甚至阶层的代言人了?
![]()
在一个高度不确定的世界里,人们试图通过对消费品牌的选择,来寻找自身的定位和归属感。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